东莞证券称汽车行业估值低
文章目录:
1、东阿农商银行:“智慧”让金融服务更美好2、老品牌,新面孔 哪些国产年货人气旺?3、东阿农商银行:“贷”出产业致富路
东阿农商银行:“智慧”让金融服务更美好
“小刘,又带着平板电脑来给咱们老百姓送服务、送资金啦!”近日,在高新区顾官屯镇马海村村委办公室,见到身穿红马甲的东阿农商银行金融服务队,村民马庆云开心地握住了客户经理小刘的手,聊起了家常。
手持移动智能终端,让金融服务走出银行网点,走向田间地头……这是2022年以来,东阿农商银行以智慧金融为手段,践行普惠金融理念,助力乡村振兴的场景。借助金融科技力量,重塑传统金融行业经营模式、业务流程,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悄然增强,方式也得以快速更迭。
面对乡村振兴新形势、新要求,东阿农商银行以智慧营销系统应用为抓手,以党建共建活动为切入点,积极探索“智慧乡村+普惠金融”模式,通过“无感授信、有感反馈、便捷用信”模式,全面推进整村授信,真正把普惠金融送到千家万户,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截至目前,已完成10个乡镇,550个村庄的授信,授信覆盖面达100%,授信户数8.42万户,授信覆盖率达66.42%,授信金额235亿元。
服务模式再优化
“真是太方便了,我根本不用出门,用手机扫一扫,填填基础信息,没想到当天他们就上门帮我办理了贷款。”提起前几日的经历来,东阿县铜城街道南关村村民刘亚飞开心的说。
刘亚飞多年来一直从事蔬菜种植业。今年年初,他准备继续扩大规模,增建2座高标准蔬菜大棚。春耕即将来临,他还需要购进农资,临时资金周转不开。一筹莫展的他在刷朋友圈时看到东阿农商银行的审贷二维码,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便点了进去,填写了信息。在接到刘亚飞的线上贷款申请后,东阿农商银行铜城支行副行长姜蒙蒙随与其取得联系,为其办理了“信e贷”贷款,并成功发放了20万元的信用贷款。
全新的服务模式,全新的客户体验,源自于东阿农商银行充分发挥金融科技优势,更好地为客户提供高效、便捷、泛在、一站式综合性金融服务的积极实践。该行积极发挥系统平台优势,实现普惠服务全覆盖。一是重新梳理“整村授信”流程,利用“智慧营销系统”将线下传统业务流程环节搬到线上,实现智能化客户筛选、客户评议,以“无感授信”的形式形成普惠贷款基础额度。二是利用“智慧营销系统”大数据分析功能,掌握客户业务特点,精准识别,做足营销准备。一方面以网格为单位,进行客户特征、业务共性分析,寻找同类客户业务拓展点。另一方面,制定符合“有能力、有收入、无不良嗜好”的“两有一无”客户准入标准,依托“智慧营销”系统充分分析客户画像,以打造“全产品”客户为目标,提前确营销重点。三是运用“智慧营销系统”,一对一将授信额度、利率等信息以短信形式、电话对接形式反馈到客户本人,同时通过客户经理驻点,邀约客户现场办公,确保农户及时掌握授信信息,实现“线上+线下”的授信“有感反馈”。截至目前,目前已对全县84164户进行了授信,授信覆盖率66.42%,授信金额235亿元。
田间地头下深功
3月24日,在东阿县鱼山镇大姜村,村民一早就来到了村委院子。原来,当天是东阿农商银行“红马甲”金融服务队前来开展驻村服务的日子。大姜村地处偏僻,在村民姜大磊看来,与往年的春耕时节相比,今年可是大变样了。
“往年我们村现在正是最忙的时候,如果要办理各种金融业务需要跑十几地去办,浪费很多时间。现在好了,有了这支服务队,在家门口就能办理各种金融业务,很方便,帮助我们解决了大难题。”姜大磊深有感触地说道。在驻村服务期间,该行充分利用移动智慧柜员机、移动终端等机具“灵活性”的特点,将金融服务延伸至群众家门口,有效满足村民足不出户的金融需求,真正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注重深入田间地头,在田间阡陌、村落农院,为广大农民送去身边的、有温度的金融服务,是东阿农商银行今年以来最为注重的转变。为提升金融服务质效,提高村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今年以来,东阿农商银行实现“下沉式”驻村驻点服务,充分利用“红马甲”金融服务队“灵活性”的特点,进村庄、社区、市场、企业,对客户需要办理的激活社保卡、手机银行开通、挂失、申贷等业务实现全部现场办理,实现了把银行搬到老百姓的身边,甘当“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金融“店小二”,真正把便捷服务送到每位客户身边。
为确保工作实效,该行严格执行驻村(社区)办公制度,农区客户经理每人每周在管辖村庄驻村办公不少于三次,城区支行网格化营销每周不少于三次,上门走访了解金融需求、进行普惠授信,全面推广“无感授信、有感反馈、便捷用信”信贷服务理念。截至目前,全行客户经理已走访行政村500多个,累计驻村走访1513次。(张璋)
老品牌,新面孔 哪些国产年货人气旺?
北京长楹天街源丁农场门店,顾客在选购滋补品。
本报记者 康 朴摄
近日,山东省临沂市迎春惠民年货大集开门迎客,300多家老字号和诚信商家入驻,吸引众多市民置办年货。
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摄
春节临近,人们挑选春联、福字、灯笼等年货,红红火火迎接新春佳节。图为1月13日,江苏南京市民在一家商贸城内选购春节饰品。
苏 阳摄(人民视觉)
北京市朝阳区长楹天街购物中心人流如潮,永辉超市更是人声鼎沸,各式灯笼、印有富贵平安和福字的中国结高低错落,从天花板垂下,营造出喜庆祥和的气氛。
年关将近,年味渐浓,到了办年货的的时候,吃喝、穿戴、日用,哪样也少不了,家家户户都为此忙碌着。
集市、展销会、商超,还有电商平台,早早办起了年货节,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挑花了眼。
消费者的购物车里都有什么?和往年相比有什么变化?哪些国产品牌的年货受到青睐?记者出入商场超市集市展会,探访电商,带你看看今年的年货市场。
新营销,老品牌延续强势
“趁周末先赶紧准备点,一趟可办不下来,超市、商场,还有集市,得去好多地方。”北京市朝阳区长楹天街永辉超市里,市民王女士把几个便宜坊烤鸭礼盒塞进已经满满当当的购物车。“有些老字号年年买,过年嘛,就是吃个熟悉的味!稻香村糕点买给老人,烤鸭走亲访友带几盒,老字号大家都爱吃,心里有底。”
“从多点统计数据来看,在北京,以全聚德、牛栏山、三元为代表的‘京味’年货礼盒比较畅销;在浙江,消费者偏爱绍兴花雕酒,53度飞天茅台也榜上有名。”多点Dmall合伙人刘桂海表示。
老牌产品的货架常常被顾客围得严严实实,而一些生面孔常常无人问津。
“我们店里也是一样,今年新出的牌子的确不如老品牌卖得好。”超级物种北京区域总经理赵璞对记者坦言。“新上的牌子,大家看看就走了,愿意尝试的人很少,还是选老牌子更放心。果蔬类也是一样,像农夫山泉的17.5°橙这几年深受消费者喜爱,欢乐果园的水果也卖得很好。”
目光转向中国西南。四川成都世纪城会展中心人头攒动,新春年货购物节热火朝天,一如四川红油火锅。1月11日是开展后的第一个周六,暖阳高照,超过8万人涌进会展中心,各类展馆让人应接不暇。
彭州九尺板鸭、自贡冷吃兔、剑门土鸡、金华火腿、大连海产等琳琅满目,四川当地和全国各地的土特产、老品牌,让人垂涎欲滴,多年来形成的稳定品质在消费者心中扎下了根。
老品牌紧跟营销新趋势,同样是产品延续强势的重要因素。
“准备好没有,所有女生!来喽,长城干红来喽!还有8000套,6000套,1000套,没了,来下一个……”12秒钟,一款6瓶装长城解百纳干红便被李佳琦直播间的粉丝们抢购一空。
伴随着中国不断降低关税,国产红酒面临的竞争更加激烈。长城葡萄酒在年货节期间,借助电商直播、网红带货取得了不俗的销售成绩。
精准营销同样功不可没。多点Dmall通过个性化、数字化等方式,融合线上线下,助力武汉中百超市的长城干红葡萄酒一星销量同比增长1.4倍。
在没有暖气的南方,空调成为很多家庭过冬的必需品。可如何在年货节的激烈竞争中赢得消费者呢?
美的空调的答案是用流行元素搭配年俗文化,唤起消费者关于年俗年味的美好回忆。
在发起“为家乡年俗打榜”线上活动的同时,美的还推出几段动画短片。在动画《腊月歌》里,“二十三,糖瓜粘……二十七,买美的!……三十晚上看春晚,美的空调拜大年!”欢快的配乐和改编的歌词让人忍俊不禁,也把“美的年货节,温暖中国年”的营销口号记在心里。
摒弃单一的促销打折,从消费者的情感需求出发,以有趣、走心的营销方式,勾起人们关于年俗的共同记忆,这不仅是一次年货促销,更是品牌建设的一种新尝试。
新元素,年轻人引领潮流
过年亲友团圆聚会,自然少不了喝酒,除了白酒红酒黄酒啤酒,还有哪些选择呢?
长楹天街超级物种门店里,一位“90后”女孩在品尝几款颜色艳丽的果酒。“白酒度数太高,口感很冲,喝完以后脑袋发懵,果酒度数更低,而且口味更丰富,这个展台就有荔枝、青梅、蜜桃等不同的选择,很适合女孩子们聚会时喝一点。”
“繁醉花亭来北京推广时间不长,消费市场还没有完全打开,而在南方市场更受欢迎。”销售员介绍。
总体而言,果酒在国内仍属于新面孔。河北石家庄的“90后”小刘夫妇自己创了个果酒品牌,叫“撞墙”,专做山楂酒和青梅酒,产量不高,但已积累了稳定的顾客群体。经过几个月的酿造,赶在新春来临之际上市。
“酒品严重同质化,我们想给追求新意的年轻人带来一些不一样的味道。”小刘对记者说。
除了“双11”“6·18”这些电商平台打造的网络购物节,春节前是人们购买电子产品的另一个高峰时段。在年轻人引领下,电子产品成为年货的重要品类。尤其是这两年,中国手机品牌集体崛起,2019年5G信号基站建设进度加快,5G手机成为很多年轻人购物清单上的新宠。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庆余年》里,饰演王启年这一角色而人气暴增的演员田雨,来到京东之家线下门店,作为“星店长”直播带货,OPPO、荣耀、小米等多个国产品牌的5G手机受到消费者热捧。
年货品类不断丰富,传统年货也被玩出了新花样。春联是家家户户必备的年货,可总是“人勤三春早,地肥五谷丰”“年年好,步步高”也缺乏新意,不落俗套的“90后”、“00后”,把他们对生活的独特期许写进了春联里:“脱贫脱单不脱发,穿金穿银莫穿帮”“变美变帅颜值爆表,有钱有闲升职加薪”……不挂科、不加班、不出Bug,学生、白领、程序员各种“脑洞大开”的奇思妙想给年味带来新意,一门特色的定制春联生意也在兴起。
“90后”王文杰在淘宝开了一家网店代写春联,他能模仿多种字体,包括女生喜爱的圆体,男生喜爱的行楷。“现在正是代写春联的旺季,天猫年货节每天都有100来个订单,最多时能写300多副。”王文杰说。
统计数据显示,1月7日前的15天里,已有253万人上天猫搜索了“春联”关键词,春联的销量比去年翻了一番,春联销量的猛增离不开年轻人对个性春联、定制春联的需求。
新爆款,“送健康”持续升温
回家过年、看望老人、走亲访友,总不能两手空空,有人要包装好看,但是越来越多的人把送健康当作首选。
“要是送给气血不足的老人,建议您搭配黄芪当归,像你们这种年轻白领,老熬夜,睡眠差,就应该来点人参山茱萸五味子酸枣仁,久坐不动、体内湿气重可以搭配茯苓陈皮山药太子参。”
长楹天街源丁农场门店里,售货员流利地向顾客介绍着几种搭配,引起记者的兴趣。
“能看看你们的配方吗?”
“没有纸质的,都在这儿了。”售货员用手指了指自己的脑袋。
“来过几次,觉得效果还不错。因为工作太累,锻炼少,还不忌口,生活方式不太健康,所以经常来这配几个方子泡水调理一下身体。”在附近工作的白领程女士对记者说,“快过年了,给家里的老人也买点。”
发源于上海的源丁农场,把来自长白山的优质中草药带给快节奏的现代城市,为人们置办年货提供健康选择。
不少高端滋补养生品也被列入年货购物单。京东大数据研究院数据显示,今年年货节,燕窝、阿胶、灵芝孢子粉成交额分别增长263%、122%、71%。老字号国货成为年货爆款,东阿阿胶250g成交额同期增长近15倍。
茶叶也是一种健康而且不容易出错的礼物。
记者翻了翻长楹天街购物中心一家茶叶店的销售记录,正山小种、金骏眉等红茶和大红袍、安溪铁观音等乌龙茶成为这些天最走俏的品种,而碧螺春、龙井等绿茶的销量则少了许多。
“红茶暖身养胃,适合冬天饮用。过年的时候人们大鱼大肉吃得多,营养过剩,乌龙去油解腻效果好。”销售人员解释说。
注重健康消费是各个年龄段消费者共同的倾向。
“3,2,1,上链接!……没了,还能加吗?”在以“90后”、“00后”为主要受众的李佳琦的年货节直播间里,近6000元的按摩椅几秒钟就销售一空。京东统计数据显示,按摩器、按摩椅类销售额同比增长近200%。中年群体偏爱颈椎仪,购买人数增速最快,分别达到72%和61%。
除了保健养生,过年期间出现头疼脑热、感冒发烧怎么办?不愿出门,医院又人满为患。“孩子告诉我用阿里健康App就能跟专家问诊,在线买药直接送货到家。”北京市民郑女士说。
阿里健康推出互联网医疗,小病问诊、慢性病复诊、处方在线流转、医保在线支付、药品配送到家,全流程在线诊疗购药体验,堪称“一次不用跑”。
父母安康是孩子最大的心愿。春节回家,买一张“父母体检卡”,陪老人做一次全面体检,排查身体隐患,成为晚辈尽孝心的重要方式。此外,抗衰老、口腔健康、毛发种植,阿里健康还推出多种类型有形商品和服务,满足不同群体的诉求,让健康和美丽陪伴新年。
人间最美是团圆,消费趋势在变,年味也会不断有新意,但过年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盼望与期许、中国人深层次的文化基因与共同记忆没改变。国产品牌只有抓住这其中的契机,才能在春节消费市场中占据有利位次。
东阿农商银行:“贷”出产业致富路
近年来,为满足辖内鱼山镇客户日益增长的优质金融服务的需求,东阿农商银行单庄支行深入推进四张清单工作,开展深耕三农专项客群固化营销“一村一座谈”活动,将整村授信与网格化营销深度融合,为客户提供方便金融服务。通过开辟信贷“绿色通道”,以产业发展带动辖内自然村发展,因村施策开展信贷帮扶,坚持普惠性原则,深化产品创新。
今年41岁的徐大叔是鱼山镇王古庄村村民。早年间,徐大叔一直在外务工,一家老小全靠他打零工的收入生活,日子过的捉襟见肘。后来,赶上镇上返乡创业的热潮,徐大叔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返乡创业,在村中承包了近百亩田地搞种植产业,但由于农作物价格波动大,几年下来不但没有致富,反倒负债累累,这个“打击”让他失去了信心。但眼看着2021年一路上涨的粮食价格,仔细考虑后,徐大叔打算“放手一搏”,再次进军种植业。
这一次他铆足了劲,但资金缺口让他犯起了愁。一筹莫展之际,东阿农商银行单庄支行在王古庄村召开“一村一座谈”的客户经理小刘讲解的“鲁担惠农贷-农耕贷”给他带来了希望。了解情况后,单庄支行工作人员上门进行实地调查,顺利为其办理了25万元“鲁担惠农贷-农耕贷”贷款。有了资金的支持,徐大叔开启了经济作物种植之路。当年末,他种植的大豆、玉米、小麦等经济作物全部出售后,回笼资金20余万元。今年,徐大叔又加入了辣椒苗培育项目,承包了3个大棚,踏上了绿色产业致富的“高速路”。
“多亏了东阿农商银行的资金支持,让我的致富路、创业梦重新燃起了希望!”徐大叔感叹。
无独有偶,范坡村的养殖户刘先生也有着与农商行的不解之缘。
“这么多年在家务农,基本没啥收入,多亏了咱农商银行,让我有了富起来的本钱!”说这话的是鱼山镇范坡村村民刘先生。2019年,刘先生在东阿农商银行单庄支行办理了5万元“信E贷”,加之自身多年的积蓄,购进20只鲁西黄牛搞起了养殖。
细心呵护、苦心钻研,经过努力,刘先生当年就见到了效益,让他尝到了甜头。2021年的2月份,刘先生琢磨着扩大养殖规模,可在新修牛棚的过程中资金出现了困难。在与村民的闲聊时,从村内的“村村通”大喇叭上得知了东阿农商银行今天晚上要来村里开展“一村一座谈——金融服务讲座”。抱着听一听、试一试的心态,刘先生申请了30万元的“创业贴息贷”。
在东阿农商银行的助力下,如今的他,已经是村里知名的养殖大户。他们只是东阿农商行深耕三农专项客群固化营销“一村一座谈”活动的受益群众的缩影,像徐大叔、刘先生一样致力于经营发展的“新农人”还有很多。
大河流日夜,慷慨歌未央。推动东阿县域的经济发展的进程中,非一日之功,作为扎根东阿县域的本土银行,东阿农商银行将强化责任担当,围绕扎根县域的人缘地缘优势,不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深度渗透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精准赋能零售类客户发展,以优质的金融服务,为东阿县域的经济发展贡献农商力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