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姐妹因85万反目成仇,法院用这种办法让她们冰释前嫌
近日
石龙法庭遇到两个案件
一个因钱和姐姐反目成仇的妹妹
一个被拖了3年货款的东莞企业
两者都有一个共同点
他们与对方都有着500公里的距离
但这并没有难倒
东莞市第一人民法院的工作人员
因钱生恨,亲姐妹反目成仇
申请执行人张某冰与
被执行人张某系亲姐妹
2015年起,姐姐张某因生意周转不间断
向申请执行人张某冰借钱
截至2018年,姐姐共欠下妹妹85万元
随后张某一直推脱不还
双方感情交恶
执行人员为此曾采取过多种措施
如冻结银行账户、限制出境、
曝光失信被执行人等
但张某仍拒绝履行债务
并将执行人员的办公电话拉黑
但这并没有难倒法院的工作人员
鉴于申请执行人在东莞,被执行人在阳江
在矛盾尚未调和的前提下
频繁约谈当事人会增加当事人的成本
也不利于案件进展
为此
法庭执行人员通过执行团队微信建群
对双方矛盾的焦点一一进行剖析
但一开始调解工作并不顺利,双方一说话就互相掐架,被执行人曾一度退群。但在执行法官的耐心协调下,这两姐妹终于达成和解,互相向对方道歉。
百公里外的公司倒闭,货款打水漂
2017年,因被执行人金某电子公司资金链断裂,拖欠申请执行人东莞市某实电子材料公司95万元货款,申请执行人提起诉讼后,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因被执行人拖延履行最后一期货款,申请执行人申请强制执行。
在此过程中
被执行人金某电子公司拟进行重组
在赔偿、遣散工人后一直积极筹集资金
偿还案涉货款
并多次与申请执行人协商还款事宜
未曾逃避执行
但因被执行人曾拖欠款项
双方信任关系破裂
被执行人的方案并没有得到申请执行人的认可
执行人员遂通过建立团队微信群
组织双方调解
500多公里的距离缩短在一个微信群中
经过执行人员的耐心劝说
终于找到双方均能接受的平衡点
不得不说
法院的办事效率实在高效
尽管双方有着巨大的空间距离
但通过执行微信团队
成功克服时间与空间上的难题
并让以上案例的双方达成和解
那,什么是执行微信团队?
实施一个半月以来效果显著
东莞第一法院45个执行团队
共添加1504个当事人
对978宗执行案件进行处理
促成执行和解179宗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