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铝合金门窗哪里的好些
文章目录:
1、带领硕博军团研发无人机:85后工程师和他的团队驾驭“云朵”2、南充男子入室盗窃无果,铝合金窗户也不放过3、四川西充1300名人大代表“双走访”“摸回”500个问题
带领硕博军团研发无人机:85后工程师和他的团队驾驭“云朵”
黎涛 封面新闻记者 苏定伟
5月29日下午,一艘艘巨轮停靠在马六甲海峡的南端,等待报关进入马来西亚巴生港。七八架无人机从码头飞来,扫码后跟随悬停在巨轮,拍摄轮船上工作人员取样,将报关资料及样品送回码头。
这种“无接触式”大提高报关效率,而功臣却是万里之外的中国四川南充,一群年青的80后研发团队,领头的是一名85后工程师,四川驭云航空董事长、首席科学家王湲。
安全又高效,驭云无人机助力东南亚“报关”
巨轮巍峨高耸,停在巴生港外围的海面,离港口还有20多海里。阳光正好,海天一色,一架架“驭云”无人机从港口飞来,扫描上巨轮甲板上的二维码后,紧紧追随还在漂移的巨轮。无人机悬停在巨轮上空,吊下一个“篮子”,船上工作人员迅速采样,将样品放进“篮子”,无人机上的镜头全程监控采样过程。样品抽检后,无人机飞回码头,提交采样资料,初检合格的巨轮才允许进入巴生港货运码头。
马六甲海峡全长1080千米,连通印度洋和太平洋,被誉为亚洲的“海上生命线”,东西方之间的十字路口,每年通过马六甲海峡的船在十万艘以上。疫情过后,海运物流更是繁忙,位于海峡东南端的新加坡在整个海峡中呈扼守之势,成为全球闻名的港口。
每天出入港口这么多船只,原来都是人工初检,巨轮停在外海,工作人员乘坐小艇,攀爬到巨轮上取样,然后再乘坐小艇回到码头。疫情爆发后,这种初检有着极大的感染风险,能不能无接触就能报关呢?越洋电话打到四川南充“驭云”无人机研发团队,问他们能否解决无接触式报关问题。
王湲和他的团队日夜奋战,用了3个多月时间,终于研发一款精准的海上报关无人机,油动单旋翼,用的航空燃油,往返可以飞行100分钟。每架10万美元,新加坡一下订购了15架,每天同时起飞的至少七八架,安全高效,省时省力,大大提高新报关速度。
自制无人机,航拍半年“外快”挣了200万
王湲,生于1987年,地地道道南充人,本硕都是自动化专业。2010年硕士毕业后,进入上海一家外资公司,主要负责通用航空飞机的工业设计。2014年,好朋友苟亮来上海参加展会,两人一拍即合,准备搞航拍挣“外快”。
要搞航拍,设备从哪儿来呢?王湲自己画图纸,绕线圈,采购基础原材料叫铝全金门窗店“加工”,要求很简单,能起飞,能载重,做成一个很简易的无人机。两人带着自己很土很原始的无人机来到浙江横店揽活儿,生意爆好。
那时,剧组航拍是租用直升飞机,一个起落至少七八万,而且直升飞机还不能离地面太低,费用昂贵不说,还不方便。而王湲他们的航拍可以抵近,再抵近,一个起落收一万元。如果租用长长的摇臂,但最高也只有30米,而王湲的无人机可以飞到上百米、两百米。
两人分工合作,一个是“飞手”,操作无人机飞行;一人是“云台手”,负责摄影机的角度。两人的航拍就是将摄像机送到空中进行拍摄。
中央电视台《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第一季,还有许多电影的航拍服务,两人都提供了适时服务。有一段时间,他们曾跟随剧组到甘肃沙漠航拍,一块电池5公斤,一次要背十几二十块。需要航拍服务的,还得把航拍安排在周末,因为王湲平时还得上班。
半年时间,两人挣了200多万元“外快”,斩获“第一桶金”。
中国合伙人:“硕博军团”驾驭“云朵”
万万没想到,航拍服务还这么来钱!两人雄心勃勃,准备公司化经营。经过周密调查,两人果断扩大无人机航拍服务,转而投向无人机的研发、生产和培训。
2015年6月,他们在成都高新区成功注册“驭云航空”,来源于“驭繁化简,壮志凌云”。根在老家,根在南充,兜兜转转,两年后,“驭云航空”和南充市顺庆区政府签约,招商引资回到家乡发展。“驭云航空”拎包入住,将总部牵回南充。
此时又有两人加入“驭云”创业团队,一位是高校材料学教授、一位是毕业于西南交大通讯工程。4名创始人组成“硕博军团”,成为“驭云”最核心的研发团队。4人从初中时代就是以玩航模结识在一起的玩伴,都热衷于热爱航空航天事业。从大学毕业以后分别从事新材料,自动化设计,无线电通信,模具制造等工作。他们各司其职,成为最好的中国式合伙人。
时至今日,“驭云”的研发团队由150多名大学毕业生组成,除了4个组建团队成员是“80后”,其他的均是“90后”,团队平均年龄30岁。吸引了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校毕业生。在研发团队不断的探索和实践这下,一堆堆零配件“变成”应用于环保、摄影、农业、林业、电力、公安、消防等领域的无人机。
放飞梦想,“驭云”一飞冲天,各地分公司或控股公司相继成立,浙江公司主要负责零部件生产、总装;新疆公司主要生产农用无人机,主要为新疆棉花机械化服务;南充总部主要是研发军警无人机。2019年,“驭云航空”接受安信依托辅导,迎接科创板上市。
应用领域宽:“驭云”瞄准全球做生意
一次为期5天的俄罗斯展览,让王湲看到了无人机的巨大商机,俄罗斯是能源大国,地广人稀,输油管道如何巡检?中亚国家农业的播种、打药、施肥等,马来西亚棕榈树的植保,印尼火山的监测,长江、黄河某个区域的水质变化等。高速交警监测路面违规车辆;环保执法深水取样,或在排烟口采集样本等等,这都是“驭云”广阔的市场。“我们就是提供一个高空飞行的平台,下面搭载什么物件,安装什么软件,完全可以根据用户个性化需求,亮身订制。”
采访时,团队正测试在无人机上挂上照明灯,东航客机在广西梧州坠毁搜寻时,王湲在想,能不能在飞机坠落的核心区挂一盏照明灯?经过测试,一款照明无人机问世,悬停在离地面40层楼高的上空,方圆5公里如同白昼,可以昼夜不停地搜救。一名逃犯逃进深山,警方已锁定狭小的区域,但到底在哪儿?“驭云”大显身手,飞到这个特定区域,利用热成像精准找到逃犯。
随着无人机越来越多,“黑飞”怎么办?“驭云”团队正在进行侦测、驱离、迫降和溯源四项研发工作,他们的无人机反制系统广泛用于飞机场,“驱离就是用电子围栏,建成一个5公里在的半球形区域,无人机无法进入;迫降就是修改特定区域的卫星定位,将‘黑飞’无人机诱骗下来。最难是溯源,‘黑飞’的人到底在哪?”
王湲的办公室除了各种无人机模型,还有一个大大的地球仪,昭示“驭云”的全球野心,王湲和他的团队已经瞄准全球做生意,从空中到陆地,再到水中。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南充男子入室盗窃无果,铝合金窗户也不放过
小案件关乎大民生,一些侵财盗抢骗案件虽然案值不大,但与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成为影响群众安全感的治安痛点。西充公安牢固树立“大案不放过,小案不放松”的理念,筑起“破小案护民生”的坚强防线,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3月23日上午,西充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寻踪觅迹,成功破获1起入室盗窃案,抓获犯罪嫌疑人谭某。
▲犯罪嫌疑人被抓获归案
“警察同志,我家进了小偷,窗户玻璃被取走了,玻璃碎了一地,太可怕了,你们快来啊。”2月下旬,110指挥中心接到一群众报警求助。接到出警指令后,民警迅速赶赴现场。
到达现场后,民警立即进行现场勘查,并对周围居民摸排走访,同时调取周边监控展开分析研判。
很快, 一名曾因盗窃被判处刑罚的前科人员谭某进入警方视线。但因谭某一直居无定所,且有一定的反侦察意识,要抓获其归案不是一件易事。为尽快破案,刑侦大队与情报、网安等部门多警种联动,通过缜密侦查、不懈努力,最终将犯罪嫌疑人谭某抓获。
在大量证据面前,谭某交代了在西充县城某小区居民屋内盗窃铝合金门窗的犯罪事实。原来,谭某一直游手好闲,没有经济来源,生活拮据的他总想找机会偷东西换钱。当天,在县城东门桥附近晃荡的谭某潜入附近一小区的居民家中,他四处搜寻发现没有东西可偷后,不甘心“两手空空”的他便将卧室的铝合金窗户取下,敲碎玻璃,将边框偷走卖给废旧品收购站。
▲犯罪嫌疑人指认作案现场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虽然你盗窃的物品价值不高,但入室盗窃严重威胁到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触犯了刑法,这一行为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民警这样对懊悔不已的谭某说道。
目前,谭某已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西充公安提醒您
做好入室盗窃防范工作
要注意以下几点
1、无论是高档小区,还是普通住房,务必要安装防盗门和安防等级较高的防盗锁,窗户要安装坚固的防盗窗栅,窗栅选材要注意厚度和硬度;
2、大额现金切忌存放于家中,要及时存入银行,有临时需要存放的贵重物品,要分散存放于隐匿地点;
3、养成随手关门的好习惯,出门即使时间再短也要用钥匙反锁窗户、房门以及阳台门,夜间关窗和开启房门小锁。防止各类闲杂人员骗门入室,窥探虚实,伺机作案;如遇收费、检修、查表、查线、安装、快递等人员,要提高警惕、辨别真伪,必要时要与其单位联系求证;
4、发现被盗后,要第一时间报警,注意保护好现场,减少踩踏、减少触摸。发现小偷正在行窃时,应保持清醒头脑,切忌大呼小叫、和窃贼硬拼,防止行窃者狗急跳墙,造成更大的伤害,在不被发现的情况下应迅速报警,若来不及报警可就近求助邻居抓获现行。
来源:西充公安
四川西充1300名人大代表“双走访”“摸回”500个问题
赵荣 封面新闻记者 汪仁洪
“资金周转怎么样?”“还有哪些需要我们帮你解决的困难?”7月15日,四川省南充市西充县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张洪波带领市、县人大代表,到多扶工业园区开展“双走访”(走访企业、走访群众)活动。 西充县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县1300余名省、市、县、乡(镇)人大代表,正分批走进全县250余家重点企业和部分困难群众家中,把受疫情影响的企业和群众的底数摸清、问题找准,以便更精准地为企业纾困、为群众解难。
摸清底数找准问题
7月15日,位于西充县多扶工业园区的“正佳门窗”,机器飞转,裁断、焊接、拼装、品检、打包、装运……工人有条不紊地赶制门窗。 7年前,“正佳门窗”落户多扶工业园区,生产铝木复合、铝塑复合、铝合金、塑钢、普通铝合金门窗等。目前,“正佳门窗”已成为南充金属门窗厂行业知名企业。
张洪波是南充市人大代表,也是西充县人大代表。他走进车间,一边参观一边同“正佳门窗”负责人王显阳打开话匣子。
“现在订单量如何?”
“订单饱和,工人加班加点还忙不过来。”
“原材料供给和物流能否有保障?”
“现在原材料、物流都没有问题。”
“有什么困难需要我们帮你解决?”
“现在工人紧缺,如果能帮忙找些工人就好了。”
“生产对员工技术有什么要求?”
“生产门窗对员工的技术要求不高,本地一般村民都可胜任。”
张洪波当即拨通该县就业管理服务局负责人电话,为一番协调布置后,“正佳门窗”用工难问题解决了。
当天,张洪波还到“润坤机械”、“宇天真空”等企业走访。每到一处企业都详细与企业负责人了解经营发展中遇到的困难;与工人了解工资待遇等情况。对能立即解决的困难进行现场处理,不能现场解决的问题,梳理好后送相关部门、领导会商处理。
“双走访”收集到500余个问题
人大代表张洪波一行深入车间了解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寻求解决办法,只是西充县开展人大代表“双走访”活动的一个缩影。
据西充县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县把“为企业纾困、为群众解难”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制订了《关于开展人大代表走访企业、群众工作方案》,根据“就近就地”原则,组织1300余名省、市、县、乡(镇)人大代表,成立了县级工作组48个、乡镇工作组21个。重点聚焦实体经济和民生问题,选取了全县250余家重点企业和部分困难群众,把受疫情影响的企业和群众的底数摸清、问题找准。
据了解,西充县人大常委会以“全面兑现落实‘援企稳岗’政策”、“脱贫攻坚不落一人”、“‘互联网’+产品营销”等为具体“抓手”,以“‘1+N’人大代表在行动”、“人大代表走基层、进社区”等为形式开展“双走访”活动,结合自身实际,主动收集汇总相关情况,详细填报《代表开展“双走访”登记表》、《代表开展“双走访”情况统计表》等工作台账。
截至目前,西充县四级人大代表收集到企业和群众反映的问题500余个,已成功解决问题100余个。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