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断桥铝门窗
文章目录:
1、凡人诗词诗歌选2、爱心捐赠暖人心 助力防疫第一线3、杭州西湖的景点介绍
凡人诗词诗歌选
(第一期)
若兰/作者
五律?甲辰春游德昌公园
春园观胜景,假日与孙游。
宝塔飞云影,平湖竞彩舟。
断肠英烈死,景仰智才谋。
施礼段公敬,尊前作久留。
五排?游古隆中
襄阳史志传,结伴访名贤。
祠院碑文立,隆中智慧连。
林幽飞细雨,径曲隐耕田。
寻至草堂外,精华睹眼前。
举旗成大业,三顾意诚然。
为解霸凌苦,军师谋在先。
摇扇施妙计,对策几相诠。
七律?游襄阳古城
览胜襄阳访古城,粼粼汉水照新晴。
登临古道装炮手,瞻仰钟楼敬旧生。
岁月悠悠风物过,乾坤朗朗景星明。
此游最喜孙欢乐,诫子书前几共鸣。
七律?访白吟浪村
慕名专访步长堤,梅雨霏霏客眼迷。
头顶田荷当碧伞,身临水岸话青溪。
村民有梦三千韵,古渡无声万里犁。
虾稻飘香勾味蕾,清风引蝶逐高低。
七律?芒种有吟
绿了新苗麦己黄,紧锣齐鼓正农忙。
田间大嫂除禾草,陌上幺姑理豆秧。
尤喜禾因虾禁毒,还期食有德传扬。
安全口福生原野,愿把诗情寄远方。
江城子?观老年书画社演出感怀
小城才俊聚华堂,鬓如霜,又何妨?出彩人生,书画庆重阳。
闲退不忘家国事,歌发展,颂湖乡。 舞台亮点意飞扬。
淡颜妆,韵流长。凤舞龙飞,道说语高昂。润笔十年冬暑往。情满目,笔生香。
水调歌头?游锦绣谷
初夏日晴好,览胜到庐山。拾阶而上,身临峰顶胆心寒。峻岭千重叠翠,万壑沉浮涛碧。风舞意绵绵。更有石林景,逸想醉无边。
戏灵猴,闻鸟语。乐幽闲。断桥听史,洞内佛祖谒诚虔。好运池边洗手,求得平安康健。感慨路盘旋,攀陡觅平仄,难得几回看。
拾翠羽?初夏南洲
河柳婆娑,涔水满塘荷馥。
近农家,紫花修竹。丹霞翠拥,仔鸡寻逐。莺唱曲,庭院子孙攻读。
一阵东风,轻拂学庐清族。铸辉煌,梦圆加速,看成功路,汗流营筑。金榜名,高校志才随录。
鹧鸪天?学制止咳茶感吟
跑步三圈刚到家,友人呼唤采枇杷。清风送上飘香韵,晨曲迎来溢彩霞。 金粒粒,绿丫丫。铁钩网袋不愁赊。弓身拾起深情果,川贝冰糖煮好茶。
沁园春?家乡赋
大美南洲,塔映红霞,水映高楼。望公园一角,苍松翠柏,诗墙汇雅,鸟语啾啾。
花海罗文,涂鸦小院,四季花香引客游。西南眺,警示碑文睹,难却心愁。
同胞三万遭蹂,
血水染河尸横旧丘。
喜将军后代,田园振兴,养虾种稻,道业无忧。
公仆勤廉,公民贤义,学子鲲鹏展壮猷,看天地,日丽晴空朗,添彩神州。
与诗缠绵的日子
读唐诗宋词
萌生了写诗填词的念头
爱意的梦
象一条直线
与如诗的圆相切
我只能在表面浅尝
用文字排解心底的感伤
我的眼前多了一丝亮光
带孙是奶奶的主题
拖地、洗衣的宁静是我构思的温床
在平平仄仄的土壤里
我深情种下了歪歪扭扭的诗行
在老伴鼾声的乐章里
梳理一个个简单的音符
让诗流畅
良师益友的点悟
茅塞顿开
启承转合
是通往高山的桥梁
在繁杂的日子里
汗水把苦涩沉吟
有诗的秋天
我用点滴的收获
细心喂养我的羔羊
稚嫩与单纯
喊痛了我的过往
可否将一份热恋
拥抱今夜的月亮
作者简介
蒋兰英,女,笔名:若兰,湖南益阳人。1956年12月出生。中学教师,已退休,热爱写作,对诗词习作情有独钟。现为南县诗词家协会理事,在《中国诗歌网》上经常发表古诗词和新诗作品。
▲图片:本文作者
声明: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宣传正能量,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校核:李沙
编辑:凤鸣
爱心捐赠暖人心 助力防疫第一线
疫情无情,人间有爱,在当前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南县社会各界纷纷行动起来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
3月27日,县政协南洲组10名政协委员先后来到桂花广场、中央公园、东红社区、宝塔湖社区等地,为奋战在防疫一线的工作人员送上矿泉水、方便面等慰问物资,希望能为抗击疫情出一份微薄之力。
3月28日,南县工商联负责人带领南县诺贝尔瓷砖、联华建筑、好彩印刷等企业负责人,到南洲镇东堤尾社区慰问抗疫一线人员,送上矿泉水、牛奶、方便面、八宝粥等慰问物资。
据了解,3月22日,县工商联在接到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通知后,便立即选派3名干部下沉一线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同时向全县广大会员企业、各商协会发出“同心战‘疫’,坚持就是胜利”的一封信,鼓励他们以实际行动为抗击疫情贡献力量。
3月28日,南县总工会充分发挥“娘家人”作用,筹拨20万元专项资金,联合南洲镇共同启动“抗疫有我暖心盒饭”服务活动,帮助解决核酸检测采样点工作人员就餐、饮水等生活保障问题,将党和政府的温暖传递到抗疫一线。当天,共送出1500多份盒饭到各个核酸检测采样点工作人员手中,让他们在高强度的工作之余,按时吃上一顿暖胃又暖心的可口饭菜。
3月28日,振升断桥门窗工作人员来到城区多个交通防控卡点、封控点,向一线防疫人员捐赠爱心物资,包括面条300斤、八宝粥20件、牛奶20件、凉茶20件、鸡蛋60件、水果400斤、矿泉水20件、功能饮料20件以及雨伞50把,希望以点滴爱心之举,凝聚起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强大抗疫合力。
在防疫的“战场”上,人人都是战士,处处皆是感动。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南县人民用另一种方式与始终坚守岗位、不畏艰险的抗疫一线人员,同心聚力,共同战“疫”!
杭州西湖的景点介绍
西湖,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龙井路1号,杭州市区西部,西湖景区总面积49平方千米,汇水面积为21.22平方千米,湖面面积为6.38平方千米。
西湖南、西、北三面环山,湖中白堤、苏堤、杨公堤、赵公堤将湖面分割成若干水面。湖体轮廓呈近椭圆形,湖底部较为平坦,平均水深2.27米,最深约5米,最浅不到1米。西湖天然地表水源是金沙涧、龙泓涧、赤山涧(慧因涧)、长桥溪四条溪流。西湖地处中国东南丘陵边缘和中亚热带北缘,年均太阳总辐射量在100—110千卡/平方厘米之间,日照时数1800—2100小时。[1]西湖及周边分布着100多处公园景点,历代有“西湖十景”“新西湖十景”“三评西湖十景”之说,有60多处国家、省、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20多座博物馆,著名景点有断桥、雷峰塔、西泠印社、长桥、钱王祠、净慈寺、苏小小墓等。
2007年,杭州市西湖风景名胜区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2]2011年6月24日,“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正式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中文名
西湖
外文名
The West Lake[4]
地理位置
中国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风景名胜区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
开放时间
全年 全天开放
西湖十景之三
灵隐禅踪
灵隐财院
灵隐禅踪为三评西湖十景之一。灵隐寺,始建于东晋咸和三年(公元328年),已有一千六百余年的历史,为杭州最早的古寺名刹。地处杭州西湖西的山岭之中,背依北高峰,面迎飞来峰,两峰挟峙,山地平缓,四周林青木秀,鸟鸣山幽,云飘雾浮。开山祖师为西印度僧人慧理和尚,他在东晋咸和初,由中原云游入浙,行至武林(即今杭州)山中,见有一峰而叹曰:“此乃中天竺国灵鹫山一小岭,不知何代飞来?佛在世日,多为仙灵所隐”,遂于峰后建寺,名曰灵隐。
六和听涛
六和听涛
六和听涛,三评西湖十景之二。六和塔位于西湖之南,在钱塘江畔月轮峰上。北宋开宝三年(公元970年),当时杭州为吴越国国都,吴越王为镇住钱塘江潮水,派僧人智元禅师建造了六和塔,现在的六和塔塔身重建于南宋。取佛教“六和敬”之义,命名为六和塔;又名六合塔,取“天地四方”之意。清乾隆帝曾为六和塔每层题字,分别 为:初地坚固,二谛俱融、三明净域、四天宝纲、五云覆盖、六鳖负载、七宝庄严。
岳墓栖霞
岳墓栖霞
岳墓栖霞是西湖著名景点之一。岳墓背靠栖霞岭,位于苏堤北面,每当夕阳西下时,岳墓上便有了一道道霞光,非常绚美,因而得名“岳墓栖霞”(2007年被评为“三评西湖十景”之一)。景名中的“栖霞”贴切而有内涵,既巧妙地借用了岳墓所在地栖霞岭的地名,借景栖霞岭,同时又以此借喻岳飞的碧血丹心,尽忠报国,心昭天日。岳墓栖居霞彩之地,意境可观,而且,“栖霞”二字更宣示了这位民族英雄在《满江红》中所描述的“八千里路云和月”的意境。离离墓草映晚霞,清风伴月写丹心,这一景名也给美丽的西子湖增添了无尽的历史沧桑感。岳王庙是为纪念民族英雄岳飞而建。始建于南宋嘉定十四年,明景泰年间改称“忠烈庙”,经历了元、明、清、民国时兴时废,代代相传一直何存到现在。现存建筑于清康熙五十四年重建,1918年曾大修,1979年全面整修,使岳庙更加庄严肃穆。
东部平原湖区主要湖泊之三
洞庭湖
洞庭湖
洞庭湖,古称云梦、九江和重湖,处于长江中游荆江南岸,跨岳阳、汨罗、湘阴、望城、益阳、沅江、汉寿、常德、津市、安乡和南县等县市。洞庭湖之名,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因湖中洞庭山(即今君山)而得名。洞庭湖北纳长江的松滋、太平、藕池、调弦四口来水,南和西接湘、资、沅、澧四水及汨罗江等小支流,由岳阳市城陵矶注入长江。洞庭湖古代曾号称“八百里洞庭”。20世纪90年代末,据水利部门测算,有面积2579.2平方公里(一说2740平方公里)一般称中国第二大淡水湖;如果加上湘、资、沅、澧四水和“长江四口”1300多平方公里洪道面积(一说1.878万平方公里),两者合计,由有3879.2平方公里(或4040平方公里)。湖盆周长为803.2公里,总容积220亿立方米,其中天然湖泊容积178亿立方米,河道容积42亿立方米。洞庭湖是长江流域重要的调蓄湖泊,具强大蓄洪能力,曾使长江无数次的洪患化险为夷,江汉平原和武汉三镇得以安全渡汛。洞庭湖是历史上重要的战略要地、中国传统文化发源地,湖区名胜繁多,以岳阳楼为代表的历史胜迹是重要的旅游文化资源。也是中国传统农业发祥地,是著名的鱼米之乡,是湖南省乃至全国最重要的商品粮油基地、水产和养殖基地。名片图:从君山看洞庭湖
西湖
西湖
西湖,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龙井路1号,杭州市区西部,西湖景区总面积49平方千米,汇水面积为21.22平方千米,湖面面积为6.38平方千米。西湖南、西、北三面环山,湖中白堤、苏堤、杨公堤、赵公堤将湖面分割成若干水面。湖体轮廓呈近椭圆形,湖底部较为平坦,平均水深2.27米,最深约5米,最浅不到1米。西湖天然地表水源是金沙涧、龙泓涧、赤山涧(慧因涧)、长桥溪四条溪流。西湖地处中国东南丘陵边缘和中亚热带北缘,年均太阳总辐射量在100—110千卡/平方厘米之间,日照时数1800—2100小时。西湖及周边分布着100多处公园景点,历代有“西湖十景”“新西湖十景”“三评西湖十景”之说,有60多处国家、省、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20多座博物馆,著名景点有断桥、雷峰塔、西泠印社、长桥、钱王祠、净慈寺、苏小小墓等。2007年,杭州市西湖风景名胜区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2011年6月24日,“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正式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洪湖
洪湖
洪湖,位于湖北省南部洪湖市、监利县之间,长江与东荆河间的洼地中。湖面高程25米,常年水面350平方公里(1980年代中水位),2008年面积348.2平方公里(洪湖市政府2018年数据为348.33平方公里)。东西两侧与长江相通,是鱼类繁殖的良好场所。湖区南部黑鱼湾至螺山一带每年冬季雁鸭麇集,水禽资源丰富。洪湖在水文特征上有众水所归之势,汇水区内面积径流主要通过四湖总干渠入湖,并经若干涵闸与长江相通,实现洪水的调蓄。东南顺靠长江黄金水道,西北有四湖总干渠流入湖区。洪湖是中国第七大淡水湖,湖北省第一大湖,是中国生态系统保存较好、水质唯一整体达到二类标准的大型淡水湖泊。有“湖北之肾”的美称,兼具供水、灌溉、湿地生物栖息地、养殖、航运和旅游等多种功能。国外专家称之为“世界濒危物种的主要栖息地”,2008年列入“国际重要湿地”,也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浙江四大名湖之三
西湖
西湖
西湖,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龙井路1号,杭州市区西部,西湖景区总面积49平方千米,汇水面积为21.22平方千米,湖面面积为6.38平方千米。西湖南、西、北三面环山,湖中白堤、苏堤、杨公堤、赵公堤将湖面分割成若干水面。湖体轮廓呈近椭圆形,湖底部较为平坦,平均水深2.27米,最深约5米,最浅不到1米。西湖天然地表水源是金沙涧、龙泓涧、赤山涧(慧因涧)、长桥溪四条溪流。西湖地处中国东南丘陵边缘和中亚热带北缘,年均太阳总辐射量在100—110千卡/平方厘米之间,日照时数1800—2100小时。西湖及周边分布着100多处公园景点,历代有“西湖十景”“新西湖十景”“三评西湖十景”之说,有60多处国家、省、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20多座博物馆,著名景点有断桥、雷峰塔、西泠印社、长桥、钱王祠、净慈寺、苏小小墓等。2007年,杭州市西湖风景名胜区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2011年6月24日,“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正式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东湖
东湖
东湖,位于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皋埠街道云东路,从汉代起,石工相继在青石山凿山采石,形成险竣的悬崖峭壁和沉幽深潭。清未会稽名士陶渊明的第45代孙陶浚宣筑堤围湖,形成东湖。经过数代百余年的装点使东湖的山、水、石、洞、桥、堤、舟楫、花木、亭台楼阁俱全,成为融秀、险、雄、奇于一体的江南园林。东湖属于绍兴市东湖景区管理处管理。东湖经千年开凿,成峭壁深渊,湖内有陶公洞、仙桃洞等景点;碧潭岩影,空谷传声,景色奇绝,号称“天下第一水石盆景”,为浙江三大名湖一。东湖还富有历史意义,孙中山、陶成章、徐锡麟、鲁迅等都曾到过东湖,陶成章遇难后,绍兴人民为纪念英烈,在东湖建立了陶社。2008年,东湖景区被命名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南湖
南湖
嘉兴南湖,旧称陆渭池,又称马场湖、滮湖,位于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地处嘉兴市城东南部,中心地理坐标:东经120°76′,北纬30°76′;景区占地面积约5.86平方千米,核心区占地面积2.76平方千米。京杭大运河嘉兴段主流经过北丽桥、城北桥至西丽桥分二水,一水向东入西南湖,一水向西仍为运河。秀水在绕城经过濠河,流入南湖。嘉兴南湖,由运河各渠汇流而成,上承长水塘和海盐塘,下泄于平湖塘和长纤塘,南湖四周地势低平,河港纵横。湖南北长,东西狭,水域面积约624亩,水深2至4米。2007年01月06日,浙江省旅游局公布南湖风景名胜区列为“浙江最值得去的五十个景区”;2010年5月,南湖景区创建为第一批全国廉政教育基地。2011年09月0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批准南湖旅游区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