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1、福建南安:高质量发展 汇筑千亿之城2、福建南安:高质量发展 汇筑千亿之城3、南安:16万建材不翼而飞,竟是他们监守自盗

福建南安:高质量发展 汇筑千亿之城

从传统农业县到工业强市,从崎岖不平的乡村路到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从“2元摩的跑遍整个城”到中国宜居宜业典范市……撤县建市25年来,南安市完成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蝶变。

发展成就催人奋进,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时不我待。2018年来,南安市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紧紧抓住推动高质量发展正当其时的机遇,以“南安人经济”与“南安经济”的有机融合为抓手,集“南安人”之力共推“南安经济”高质量发展。2018年,南安市经济总量迈入千亿城市行列,在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的大道上阔步向前。

南安市区一瞥。

主导产业“给力”

带动经济增长

撤县建市25年来,南安坚持工业立市,紧抓实体经济不放松,形成一批专业化特色明显、产业链体系完整、企业聚集效应显著、经济活力强劲的主导产业,“无中生有”地培育出石材陶瓷、水暖厨卫、机械装备、鞋服轻纺、光电信息等特色产业集群,推进全市向“工业强市”迈进。

2018年以来,南安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主导产业做强做优,努力培育发展新动能。1月—11月,全市工业增加值完成500.13亿元,78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规模产值2218.10亿元,比增14.2%,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比增36.9%,产值超亿元企业达到409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入库超510家,数量居全省各县(市、区)第二位。

中国石材城石板材生产车间。

为帮助工业企业进一步发展,南安还持续落实各级优惠政策,及时兑现各项专项补助措施,有效落地减税政策,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积极创造良好营商环境。今年以来,该市共兑付优惠政策资金达4.82亿元,减免税收超5亿元,为17000多家企业减负超2.08亿元。

聚力南安人 共建新南安

自古以来,爱拼敢赢的南安人不断走出南安,走向世界各个角落,众多南安侨亲先贤事迹不胜枚举。多年来,作为连续25年侨捐超亿元的县级市,南安取得的每一份成绩,都与每一个海内外南安人密不可分。

尤其改革开放以来,世界各地的南安人纷纷抱团,树立起“南商”品牌。目前,异地南安商会已有71家,并有100多个海外社团和11个海外商会。

南安闽发铝厂车间内,铝膜板焊接机器人正有条不紊地焊接着铝挤压型材。

在此基础上,近年来南安创新“社团 商会”机制,进一步增强异地商会、海外社团、海外商会的影响力。该市举办世界南安同乡联谊恳亲大会、世界南安青年联谊大会等全球性大会,打造农订会、石博会、水暖泵阀交易会、“泛家居主题活动周”等大型经贸活动平台,出台拓展“乡贤经济”回归创业工作方案,成立创业运营管理平台等,进一步团结遍布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内外南安人力量,形成南安人的“全球朋友圈”,助推“南安人经济”与“南安经济”有机融合。

这一工作成效斐然:目前,1705家企业回归南安,涉及水暖阀门、机械装备、鞋服轻纺等行业,已纳税4.059亿元。

全新动能迸发 引领转型崛起

为充分发挥产业优势和“南安人经济”优势,进一步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加速融入“互联网家装”时代,南安创新提出发展“泛家居”产业联盟的战略构想,创立“政府 联盟 公司”模式,通过泛家居产业链全域化改造,以新生产引领新消费、打造新动力。

一路走来,南安“泛家居”产业项目逐步从蓝图走向现实。目前,南安泛家居产业联合会会员企业已达上千家,并升格成立福建省泛智能家居产业联盟。全市泛家居类超亿元企业达140家,泛家居产业年产值近900亿元,自主运营的线上多功能平台上线运作,泛家居约旦线下体验馆2018年4月开馆,绿色泛家居建材展贸项目、美的智慧家居科创项目落地开工,中部“智谷”破茧而出。

九牧厨卫智能座便器生产车间内,工人正在组装座圈加热部件。

“智谷”之外,还有“芯谷”。作为“泉州芯谷”核心区,位于石井镇的南安园区规划面积约33平方公里,目标定位为打造化合物半导体产业基地。一个全新的集聚高新产业、智能制造产业的载体平台正在建设,区域经济新增长极正在形成。

目前,园区已投入35亿元,总投资333亿的三安高端半导体系列项目落地动工,计划5年投产、7年达产,预期实现工业产值270亿元和年税收30亿元;同步开展精准招商,引进首家半导体封测项目和首家半导体设备项目,致力培育千亿级、航母级半导体产业集群。

打造人才强市 积蓄发展动力

被确定为省第二批“人才强市”试点、省“机械装备产业人才集聚基地”,全市人才资源总量达15.65万人,新建国家级星创空间1家、泉州级专家工作站17家……

2018年以来,南安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打造省“人才强市”试点和省首批产业人才聚集基地为动力,深入实施人才“港湾计划”,率先落实编制“周转池”制度,正式启动常态化高层次人才申报及身份认定工作,加速产学研深度融合,以人才优先发展,服务、支撑、引领产业发展。

德林机械生产车间内,技术人员正在测试自主研发的智能金属铸造设备。

截至目前,南安市已核定引进30名高层次人才专项事业编制,吸引泉州市高层次人才368人、南安市高层次人才2145人;2018年兑现人才津补贴1500多万元,给予高层次人才每人20万元至300万元授信额度;规划建设“1 2 2 N”覆盖市、镇、企三级多领域的“人才之家”,打造“南安智酷”信息化服务平台,全面优化人才生活工作环境。

福建南安:高质量发展 汇筑千亿之城

从传统农业县到工业强市,从崎岖不平的乡村路到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从“2元摩的跑遍整个城”到中国宜居宜业典范市……撤县建市25年来,南安市完成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蝶变。

发展成就催人奋进,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时不我待。2018年来,南安市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紧紧抓住推动高质量发展正当其时的机遇,以“南安人经济”与“南安经济”的有机融合为抓手,集“南安人”之力共推“南安经济”高质量发展。2018年,南安市经济总量迈入千亿城市行列,在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的大道上阔步向前。

南安市区一瞥。

主导产业“给力”

带动经济增长

撤县建市25年来,南安坚持工业立市,紧抓实体经济不放松,形成一批专业化特色明显、产业链体系完整、企业聚集效应显著、经济活力强劲的主导产业,“无中生有”地培育出石材陶瓷、水暖厨卫、机械装备、鞋服轻纺、光电信息等特色产业集群,推进全市向“工业强市”迈进。

2018年以来,南安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主导产业做强做优,努力培育发展新动能。1月—11月,全市工业增加值完成500.13亿元,78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规模产值2218.10亿元,比增14.2%,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比增36.9%,产值超亿元企业达到409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入库超510家,数量居全省各县(市、区)第二位。

中国石材城石板材生产车间。

为帮助工业企业进一步发展,南安还持续落实各级优惠政策,及时兑现各项专项补助措施,有效落地减税政策,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积极创造良好营商环境。今年以来,该市共兑付优惠政策资金达4.82亿元,减免税收超5亿元,为17000多家企业减负超2.08亿元。

聚力南安人 共建新南安

自古以来,爱拼敢赢的南安人不断走出南安,走向世界各个角落,众多南安侨亲先贤事迹不胜枚举。多年来,作为连续25年侨捐超亿元的县级市,南安取得的每一份成绩,都与每一个海内外南安人密不可分。

尤其改革开放以来,世界各地的南安人纷纷抱团,树立起“南商”品牌。目前,异地南安商会已有71家,并有100多个海外社团和11个海外商会。

南安闽发铝厂车间内,铝膜板焊接机器人正有条不紊地焊接着铝挤压型材。

在此基础上,近年来南安创新“社团 商会”机制,进一步增强异地商会、海外社团、海外商会的影响力。该市举办世界南安同乡联谊恳亲大会、世界南安青年联谊大会等全球性大会,打造农订会、石博会、水暖泵阀交易会、“泛家居主题活动周”等大型经贸活动平台,出台拓展“乡贤经济”回归创业工作方案,成立创业运营管理平台等,进一步团结遍布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内外南安人力量,形成南安人的“全球朋友圈”,助推“南安人经济”与“南安经济”有机融合。

这一工作成效斐然:目前,1705家企业回归南安,涉及水暖阀门、机械装备、鞋服轻纺等行业,已纳税4.059亿元。

全新动能迸发 引领转型崛起

为充分发挥产业优势和“南安人经济”优势,进一步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加速融入“互联网家装”时代,南安创新提出发展“泛家居”产业联盟的战略构想,创立“政府 联盟 公司”模式,通过泛家居产业链全域化改造,以新生产引领新消费、打造新动力。

一路走来,南安“泛家居”产业项目逐步从蓝图走向现实。目前,南安泛家居产业联合会会员企业已达上千家,并升格成立福建省泛智能家居产业联盟。全市泛家居类超亿元企业达140家,泛家居产业年产值近900亿元,自主运营的线上多功能平台上线运作,泛家居约旦线下体验馆2018年4月开馆,绿色泛家居建材展贸项目、美的智慧家居科创项目落地开工,中部“智谷”破茧而出。

九牧厨卫智能座便器生产车间内,工人正在组装座圈加热部件。

“智谷”之外,还有“芯谷”。作为“泉州芯谷”核心区,位于石井镇的南安园区规划面积约33平方公里,目标定位为打造化合物半导体产业基地。一个全新的集聚高新产业、智能制造产业的载体平台正在建设,区域经济新增长极正在形成。

目前,园区已投入35亿元,总投资333亿的三安高端半导体系列项目落地动工,计划5年投产、7年达产,预期实现工业产值270亿元和年税收30亿元;同步开展精准招商,引进首家半导体封测项目和首家半导体设备项目,致力培育千亿级、航母级半导体产业集群。

打造人才强市 积蓄发展动力

被确定为省第二批“人才强市”试点、省“机械装备产业人才集聚基地”,全市人才资源总量达15.65万人,新建国家级星创空间1家、泉州级专家工作站17家……

2018年以来,南安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打造省“人才强市”试点和省首批产业人才聚集基地为动力,深入实施人才“港湾计划”,率先落实编制“周转池”制度,正式启动常态化高层次人才申报及身份认定工作,加速产学研深度融合,以人才优先发展,服务、支撑、引领产业发展。

德林机械生产车间内,技术人员正在测试自主研发的智能金属铸造设备。

截至目前,南安市已核定引进30名高层次人才专项事业编制,吸引泉州市高层次人才368人、南安市高层次人才2145人;2018年兑现人才津补贴1500多万元,给予高层次人才每人20万元至300万元授信额度;规划建设“1 2 2 N”覆盖市、镇、企三级多领域的“人才之家”,打造“南安智酷”信息化服务平台,全面优化人才生活工作环境。

南安:16万建材不翼而飞,竟是他们监守自盗

早报讯(记者苏玮杰 通讯员周明蓉 文/图)泉州南安一处在建工地复工在即,不料原先堆放的建材却一夜之间被搬了个精光,而始作俑者竟是自己人......

近日,南安市公安局溪美刑侦中队接报警称:溪美街道彭美一在建工地的铝合金窗框、推拉门窗被盗,价值16万余元。接警后,溪美刑侦中队立即联合溪美派出所、合成作战中心全力开展案件侦破工作。

通过调取监控视频,侦查员发现在前一天21时许,有两名男子驾驶一辆白色面包车频繁往返被盗现场,经过延伸轨迹,该车辆最后停放于在一废品回收站门口,此处极有可能是他们销赃之地。

经过进一步摸排分析和实地调查走访,侦查员锁定了犯罪嫌疑人身份——汪某良、杨某阳,两人身份并非什么“天外飞贼”,而是该工地的监工和采购员,活生生上演了一幕“监守自盗”。

当天16时许,杨某阳、汪某良在工地附近被成功抓获。同时,侦查员也在废品回收站查获了部分被盗的铝合金窗框。被抓时两人都有点不可思议,离案发不到8小时,没想到警察这么快就找上门。

经查,杨某阳平时负责工地的采购和维修工作,而汪某良则为工地的质量监督员,由于疫情停工,两人见工地上堆放的铝合金窗无人看管,遂萌生了合伙盗窃倒卖的想法。而为了更好搬运,作案时他们还将铝合金窗的玻璃打碎,将值钱的窗框运走。没成想前一天忙前忙后对铝合金窗下手,第二天就被绳之以法进了“铁窗”。

目前,两人因涉嫌盗窃罪被南安市公安局依法采取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系统门窗

隔热门窗

高端门窗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