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1、山东临朐:行业“20强”大咖,缘何齐聚于此?2、南平铝业公司打造科技核心竞争力保持行业领先3、逐梦“铝”途勇担当

山东临朐:行业“20强”大咖,缘何齐聚于此?

新华社客户端济南10月19日电(张志龙 刘明志 刘瑞华)在第十一届中国(临朐)家居门窗博览会期间,备受行业瞩目的中国建筑铝型材行业历史性会议——2020年(第二届)中国建筑铝型材行业企业家高峰论坛也在华建铝业集团举办。广东兴发铝业、坚美铝业,福建省南平铝业等行业20强企业开展座谈,共同探讨新形势下建筑铝型材企业健康发展面临问题和解决方案,在“中国铝业之都”吹响中国建筑铝型材行业高质量、共发展的时代强音。

工业基础薄弱、交通也不发达的山区小县,能让全国铝型材20强企业齐聚临朐、共话发展,魅力何在?

近日,走进中国(临朐)高端铝加工产业园,华建15万吨高性能特种铝项目已经开工建设。据了解,该项目是华建铝业瞄准工业建材新领域新上的大项目,定位于更加先进的汽车轻量化、轨道交通、高铁等领域的工业型材生产。

“该项目总投资16亿元,是山东省重点建设项目。”临朐县铝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宋健介绍,将大力推动全县铝型材产业由普通建材向工业铝材、高端建材等方向转型,为推动产业链向末端延伸、价值链向高端迈进具有重要意义。

窥一境而知全貌,华建铝业的创新发展,是临朐县铝型材产业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临朐县不断加快铝型材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特别是“重点工作攻坚年”活动开展以来,全力搭建新旧动能转换载体,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上中下游产业链整合为着力点,强化产业集群发展、服务集聚配套,规划建设了“一园一院五中心”,“一园”即中国(临朐)高端铝加工产业园,“一院”即设立铝应用研究院,“五中心”即规划建设国家铝型材检验中心、会展中心、铝材交易中心、熔铸中心和物流中心,全力打造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体制机制创新先行区,努力跑出新旧动能转换加速度。

如果说硬件是产业发展的先导,那么政策则是产业发展的助推器。

2014年春,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蕴含着巨大机遇,早已摩拳擦掌的临朐大胆迈出了步子。

“为了在承接京津冀产业转移中抢占先机,临朐第一时间研究吃透政策,确定以铝型材深加工项目为承接重点,主动赴京津冀地区对接交流,针对相关企业开展精准招商。”临朐县招商和投资促进中心主任沈汝虎说。

为此,临朐成立了对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项目工作推进领导小组,组建了10个产业对接领导小组,多维度宣传推介,频繁赴京对接洽谈项目,邀请企业来实地考察。临朐充分借鉴工业综合体发展模式,上马中欧节能门窗产业园,统一规划设计,建设标准化多层厂房,配套展销中心、研发中心等设施,用以承接入驻项目。该产业园自2017年3月开建,还未建成,厂家就争相签约入驻。

不仅如此,临朐还创新招商办法,以华建铝业等龙头企业为主体,以国际知名品牌和国内一线门窗品牌为主要招商对象,组建专门驻点招商团队,实现了单个项目招商向“一招一片、一招一群”招商转变。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临朐高端铝业的“磁场”效应越来越强。

“2016年,我们的研发、加工、生产等环节从北京搬到了临朐。”京港亚门窗总经理熊建华说,相比区域条件、政策优势,临朐得天独厚的产业基础和上下游配套是企业最为看重的,投产后企业发展劲头十足,产能与去年同期相比扩大了一倍。

着眼于铝型材产业的转型升级,临朐县还在下一盘更大的“棋”。

近日,总建筑面积2万余平方米的国家铝型材及门窗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山东)施工现场一片繁忙景象,工人们正在进行一层主体工程施工。据介绍,这是继滕州国家机床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后,目前在山东省县级区域筹建的第二家国家级质检中心,也是全国第二家专业铝型材质检中心。

“中心将配备扫描电镜、直读光谱仪等行业内高精尖检测科研仪器设备200余台(套)及层次高、梯队化、科研化水平的人才队伍。”临朐县检验检测中心主任赵兴廷介绍说,将为整个山东及周边省市的铝型材生产企业提供强有力的质量检测和研发支持,真正形成产、学、研结合的有力载体。

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从单一买进卖出到简单挤压加工,到荣膺“中国铝业之都”金字招牌,再到如今制定行业标准、主导行业话语权,临朐坚持向项目要效益,向科技要空间要资源,向创新要质量,最终带来了铝型材产业集群的飞速跨越。

目前,临朐已在铝材行业创建中国驰名商标和山东著名商标24件,“山东名牌产品”18个,国家级专利200多项,年产值320多亿元。(完)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新华社

南平铝业公司打造科技核心竞争力保持行业领先

7日,南平铝业公司的季度科技例会上捷报频传,今年初公司设定的10大重大科技项目均取得了不同层面的突破性进展,这10项将为南平铝业公司挺进汽车轻量化铝材等高端商用铝合金市场打下坚实基础。

近年来,在铝业市场遭遇价格寒冬的状况下,南平铝业公司不断加强科技研发力量, 仅“十二五”期间企业先后有16个项目列入国家、省、市级重大(重点)科技计划专项,企业坚持每年自主立项100项科技攻关项目,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带动企业实现2014年度主要产品产量、销售量两位百分数的比增,同时,企业再度荣获“中国铝业百强企业称号”, 今年1至4月份,企业在产量与销售量方面依然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目前,南平铝业公司是国内同行中唯一同时拥有国家创新型企业、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认可实验室、铝合金型材国家(国际)标准试验研究基地四块“国字号”铝业科技金牌的企业,正是这些“国字号”的科技引擎带动南平铝业公司持续领跑行业第一方阵。

这些“国字号”科技引擎有着怎样的威力?联动聚合力、增力拓市场、加速占高地——这三者自内而外,展现了南平铝业公司的科技爆发力,时时惊艳市场。

常态创新 联动聚合力

3月份,南平铝业公司董事长陈伟刚刚获得了南平市科技界的最高奖项——南平市科学技术奖重大贡献奖(全市仅有两名企业家获奖),2015年,南平铝业公司针对新开发的市场又适时推出了十项重大技术专项课题,由陈伟董事长兼总工程师挂帅主抓,目前,各个项目已经取得较为实质性的技术突破。

陈伟深有感触地说:“自上而下的科技联动创新已经成为南平铝业公司的全员的文化自觉。”自2005年起,南平铝业公司就构建了全员科技创新机制,10年积淀,全员科技创新已经成为企业的文化内驱力。每年企业都要在全厂征集、论证遴选近百项科研课题,由公开竞聘的18个专业学科带头人(即技术主管工程师)牵头,成立相应的课题小组,逐项制定实施方案,按照计划进度推进实施,每年底由技术中心组织验收和成果评审,按照实际成效,评出相应等级的南铝科技成果奖,并拨出100万元给予奖励。10年间,通过这一科研激励机制,近千项科技创新项目不断在生产中实施,保持了南平铝业公司的行业领先地位。

科研致用 增力拓市场

2014年,“南铝铝产业链全维管理信息化系统集成平台”项目获评省科技进步奖,在这套系统中,针对收集市场信息的系统为企业开展有的放矢的科研提供有力支撑。目前,南平铝业公司已经将汽车轻量化铝材的研发作为进入汽车市场的重要突破口,已与多家下游生产企业建立了合作研发关系,拓展铝合金在交通运输领域轻量化应用市场将成为南平铝业公司下一个新的增长点。去年,南平铝业公司就瞄准交通领域高端工业材用铝市场开展科研,全面启动汽车、铁路机车、船舶、航空、军工5项高端产品国际认证工作,承担完成的福建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交通领域用高端铝合金产业化项目” 已通过省级验收,实现了年产2万吨交通领域的高端铝合金产业化能力。

此外,去年,南平铝业公司针对市场需求开展的科技创新亮点频闪:发挥世界领先水平的熔铸设备优势,瞄准市场高品质圆铸锭需求增长的态势,开展科技革新,使得全年产销量均实现翻番;攻关高附加值铝型材,工业材销量超过3万吨,比增17%;铝板带产品实现合金化转型,合金产品订单比例从上年的52.1%上升到80%以上。

行业领衔 加速占高地

日前,南平铝业公司再度完善了《南平铝业五年科技创新滚动五年计划(2015-2019)》,科技领先、行业领衔再度上升到公司的战略管理层面。

去年,南铝公司为主起草单位参加了“铝合金建筑型材”等20多项国家、行业标准制修订,其中参与起草的GB/T 7999“铝及铝合金光电直读发射光谱分析方法”等8项国家和行业标准通过审定,使得南铝公司再度成为行业标杆。此外,去年公司还获得授权保护的技术专利19项,目前,南平铝业公司经国家知识产权局授理的技术专利达到了407件,专利数量稳居全国铝业前列。

2014年,南平铝业公司书写了一个国际科技合作的大手笔,再度占领了行业技术与市场的高地。通过与世界500强企业、全球铝业巨头挪威海德鲁集团历时三年的合作,开展了铝合金熔体净化处理相关装备与工艺技术攻关,全面提升了我国铝合金熔体净化处理产业化技术水平。项目成果获得3项技术专利,参与起草完成了1项国家标准、1项行业标准。该项目的科研成果迅速获得了产业化应用,南平铝业建成了一条年产能5万吨的高品质铝合金材料生产示范线,已产业化生产了一系列高品质铝合金产品,当年为南铝年新增产销收入超过6亿元。

面对科技竞争力不断打开的市场局面,南平铝业公司加快推进福州罗源的南铝铝材加工有限公司的建设,该项目已于去年10月21日动工,拟投资2.75亿元,计划分三期建设,第一期将在年底建成,单元体幕墙、隔热断桥铝合金门窗、铝木门窗、加工铝模板等一系列国内领先产品将在这个新厂问世,在科技领先、行业领衔的战略上,南平铝业公司再次蓄势待发。□黄旭辉 林光磊

逐梦“铝”途勇担当

8日,记者在南平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见到副总经理葛永梅时,他正与技改指挥部成员商讨南铝公司年产8万吨绿色低碳高端铝合金材料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的相关事宜。

“这个技改项目我们要力争在国庆前完成并投产,给祖国75周年华诞献礼。”葛永梅说。

1987年,22岁的葛永梅走出校门,到南铝型材车间担任技术员。当时能到全省知名的南铝公司上班,他深感荣幸,决定在此大展身手。这一干就是37年。

37年时间,他深耕铝业领域,从一名技术员起步,在技术改造创新中耕耘,一步步成长为技术尖兵、行业专家,多次参与公司各项重大生产活动与技术创新工作,为企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今年“五一”前夕,葛永梅荣获2024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从车间技术员到铝加工分厂生产技术科副科长、科长,再到生产经营处副处长、生产安全环保处副处长,虽然职务在变,但葛永梅的工作劲头始终如初,永远冲锋在前。2000年10月,南铝公司赋予了葛永梅新的使命,担任南铝工程公司总经理。

十多年的一线工作经历,让葛永梅积累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能够胜任不同的岗位。他发挥了一位优秀“舵手”的作用,带领着南铝工程公司这艘航船破浪前进,公司产品逐步从省内走向全国。

“我们不断深化铝产品在建筑工程领域的绿色低碳应用,从单一门窗加工安装拓展到铝模板、铝幕墙等建筑装修装饰的全过程,企业年收入从百万级发展到超七亿,成为福建省建筑门窗、幕墙工程‘双龙头企业’。”葛永梅颇为自豪。

时间来到2020年,葛永梅再次履新,担任南铝公司副总经理,分管设备技改工作。

“我这辈子和技术分不开。”葛永梅笑着说,这些年,南铝公司紧紧抓住绿色低碳发展机遇,不断推动技术装备升级,作为公司的分管领导,自己很幸运能参与其中。

2020年以来,葛永梅认真贯彻落实南铝公司“重点发展工业铝型材,提升产品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水平”的战略部署,积极协调各参建单位,先后建设了国内先进的高端工业铝型材生产线、4条新能源电池托盘生产线,并根据客户需要进行适应性改造,为南铝以优质产品巩固深化与特斯拉、宁德时代等新能源汽车、电池领域行业头部企业的长期合作关系,实现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疫情防控期间,他根据快递公司疫情防控物资的运输需要,加快完成权属企业——闽铝轻量化公司相关设备设施的适应性改造,大幅提高了轻量化物流车的生产效率和交付力度。

与此同时,作为南铝公司领导班子成员,葛永梅积极参与谋划并推动南铝“十四五”规划战略总布局和总目标落实落地。

2021年,根据南铝公司“一核两翼、东进西扩、三大基地”的“十四五”规划战略总布局,葛永梅作为南铝罗源新基地项目的主要负责人,带领项目组成员克服异地建厂的各种困难,积极推广应用屋面光伏发电等先进技术,实现新基地两个子公司项目顺利投产,为南铝公司“产值百亿级、绿色低碳型”第三研发制造产业链基地的扬帆启航作出了贡献。

“我只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谈及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葛永梅表示,“我将继续发扬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践行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笃行实干,奋勇向前,为南铝的发展和进步作出更大贡献。”(卢国华)

高端系统门窗

高端断桥铝合金门窗

门窗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