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1、德阳的开发商们舍不舍得投入成本?看看入户门就知道了2、国机重装的退与进3、盘点一下德阳豪宅TOP10,谁尿黄来滋醒我

德阳的开发商们舍不舍得投入成本?看看入户门就知道了

门,重要么?

中国人对红色大门的执念,大概来自于“朱门绣户”这个词的执念。朱门,就是大户人家的代表。

不过对于新时代的年轻人来说,猪肝红的大门,就是一个煞风景的存在。

有没有很眼熟?

猪肝红防盗门,颜色纯正,甚是煞风景。

总感觉国内的入户防盗门厂商好像都商量过似的,样子基本都差不多,颜色基本都是红彤彤。虽说质量一般不会差,但正因为这样,所以搞得比较尴尬。

关键是,开发商跟防盗门厂商好像也商量过,清一色猪肝红防盗门,要不然颜色还会深一点,变成猪血旺防盗门。

▲搜索防盗门,都是统一的棕红色。

很多人家里的入户门都是开发商标配的猪肝红。室外那一面,勉勉强强可以接受。室内这一面,试想当一个整体搭配和谐的房子遇上一扇违和感极强的入户门,那可真是“一门毁所有”。

醒目的棕红色门一装上,什么北欧日式马上土了三成,再美再贵的家具都遮盖不了。

换一扇吧?总觉得新房子的门本来质量还不错,你干嘛还要花几千块去换掉呢?不换吧,这颜色和很多装修风格不好搭配啊。

虽然这样门价格也不便宜,但开发商是不是真的很舍得投入成本,让业主今后不用纠结换不换门,同时也省一点换门的成本。

如果开发商愿意多投入一点成本,把千篇一律的猪肝红换成更为时尚的门。至少可以证明这个开发商很舍得,不是抠搜型的,为了品质愿意去增加成本。

但是,德阳有这样的开发商吗?

有,汇乐上院。

这是在汇乐上院清水样板间的实景拍摄,这样的门作为交付标准,和猪肝红对比一下效果立竿见影。

无论是色彩搭配,还是样式与形态都随便吊打猪肝红。直接免去了所有业主同一个烦劳,换不换门。这样的入户门,你舍得换吗?

比起普通入户门,汇乐上院每户标配的都是平开子母门。有什么优势不用讲了吧,不仅比普单扇门更大气、高端,在今后搬新家的时候你就知道,双开门有所随意,单开门有多憋死人。

就这样的门,成本自然贵多了。

平均每一扇比普通门的成本贵6000元以上,每一户看起来不是很多钱,但你要知道这样的一扇门可以买猪肝红几扇了。按汇乐上院大约900余户业主来算,开发商在这上面的成本投入就会增加500余万元。

如果再标配上智能门锁呢?

选用的是全不锈钢锁体(普通门为镀铬锁体),具有指纹、密码、刷卡、手机APP、机械钥匙五种功能,市场销售价你自己查一下,没有大几千怎么下得来。

我们每天生活节奏快,脑子就容易不够用,经常会出门忘带钥匙、忘记锁门;另外,有些智能指纹解锁不灵敏,智能变“智障”……

这些生活困扰,都不是事儿。5种轻松开门方法,轻松应对各种“疑难杂症”、突发情况。

对于品质的追求,汇乐上院当然不止这点。

比如,门窗使用的是断桥铝110型材,比普通型材更结实,型材越厚,隔热性、保温性能更好。

配合门窗,所有的玻璃都是低辐射Low-e玻璃6+12+6,比市面上已经足够好的5+10+5更好,当然成本也会更高。

所有窗户都是落地窗设计,不仅增加了建造成本也让业主改变了常规的生活习惯,让户型更加通透,采光更好。

你所看到的细节,都是汇乐上院努力追求的品质。

园林示范区、清水样板间、实体样板间都已呈现,且已经开放体验验房通道,欢迎购房者及业主参观。

好房子自己会说话。

国机重装的退与进

来源:经济参考报

中国二重自主设计、制造、安装、使用的世界最高等级8万吨模锻压力机,被誉为“国之重器”。资料照片

世界最大规格锻造操作机由国机重装旗下中国重型院研制。

资料照片

中国重型院自主研发的12000吨航空铝合金厚板张力拉伸机,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资料照片

260万吨/年沸腾床渣油锻焊加氢反应器由国机重装承制。资料照片

在国机重型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国机重装”)旗下的二重装备德阳基地内,一座100千瓦飞轮储能装置示范项目已上线运行,同时一座可以批量化生产飞轮储能装置成台套产品的智能工厂正在基地内建设,一期工程预计年内建成投产,产能达1000套/年。

当前,我国飞轮储能装置市场规模预计在千亿元以上。其核心部件飞轮的直径不到60厘米,在二重装备生产的一系列“大国重器”中实属“小不点”,并且与工业母机、大型铸锻件和核电石化容器等主要产品没有直接关联。但正是这小小的飞轮,见证了历经60多年光荣与风雨的二重装备朝着新兴装备制造领域再出发。

“经过连续七年深入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们已从一家具备极限制造能力的制造企业,转型成为集科工贸于一体、覆盖全产业链的高端重型装备集成服务商,正齐头并进地推动传统领域转型升级和新兴领域开拓创新。”国机重装董事长韩晓军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

6月8日,国机重装重新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简称“ST国重装”,证券代码601399。此时,距其前身二重重装主动退市已过去五年。五年间,国机重装通过扭亏脱困与二次创业,回归良性发展轨道,连续四年实现盈利。

退市、减债

生死“急救”无缝对接

2013年7月,国务院批准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机集团”)与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二重”)实施联合重组,挽救当时深陷连续巨额亏损的中国二重。

始建于1958年的中国二重是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制造基地,是该领域少数具备极限制造能力的企业,曾研制出诸多中国“首台”“首套”,解决了一系列国家“有与没有”的难题,为共和国工业发展立下赫赫战功。近些年,人们熟知的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技术“华龙一号”、C919国产大飞机里的部分关键零部件都出自中国二重。

然而,这样一家“国宝”企业,却因下游的钢铁等行业持续低迷以及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事件等因素影响,自2011年起连续亏损。至2014年末,中国二重负债总额超过248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近134%,其中,有60多亿元银行贷款逾期,企业面临重大困境。

同时,受连续亏损影响,中国二重所属主业上市公司二重重装于2014年被暂停上市;若继续亏损,2015年将遭遇强制退市,直接关系到5万多名中小投资者的切身利益。因此,化解二重重装的退市风险成为中国二重重组后的当务之急。

中国二重要想重新站起来,必须恢复自身“造血”能力。经反复研究,国机集团决定“以退为进”,对二重重装实施主动退市。2015年5月21日,二重重装从上交所摘牌,并于7月20日在股转系统挂牌转让。至此,5万多名中小投资者利益实现平稳过渡,整个过程零投诉,成为我国启动资本市场退市改革以来的首个成功案例。

“脱困保卫战”首战告捷后,国机集团及中国二重又立即着手推进248亿元的债务重组。事实上,中国二重的债务不仅数额庞大,结构也极为复杂,除了25家银行的带息金融负债159亿元外,还有2000多家债权人的非金融债务,包括融资租赁、保理、中票、企业债等特殊融资工具。

2015年,中国二重通过“以股抵债+现金偿还+保留债务”的综合偿债方案,高效推进司法重整程序,两个月内债权人会议高票通过重整计划,实现了“快进快出”。

重整后,中国二重资产负债率从134%降至90%左右,每年节约利息支出约6亿元,为扭亏脱困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与空间。

在法制化“止血”的同时,国机集团也在中国二重内部推开一系列降成本、去产能举措:通过提前退养、离岗休养、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等分流途径,将中国二重在职职工从1.3万余人减少至7600人左右,年减少综合人工成本支出约5亿元;出资近40亿元收购盘活八万吨模锻压力机、镇江出海口基地、成都工程中心大楼等重大资产,既减轻了中国二重的运营压力,又保留了核心竞争力。

三年精准攻坚马不停蹄,中国二重不仅如期完成了扭亏脱困的阶段目标,还在2016年、2017年分别实现利润5.3亿元、5.7亿元,成为近年来中央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功的案例。

改体制、引战投

二次创业“满血复活”

活下来并不是中国二重的终极目标。早在二重重装主动退市时,公司就向投资者承诺争取尽快重新上市。但要想兑现这一承诺,就必须彻底改变企业旧的生产经营模式,重新锻造市场竞争力。

统计显示,中国二重先后为中国及世界市场提供了超过200万吨的重大技术装备。老二重人为此而自豪,但也能清醒地看到短板:业务板块过于单一,只精耕于制造,长期处于价值链的最底端。

“常常是总包公司分一块的项目,二重就做一块的设备。”国机重装战略投资部部长李国庆告诉记者,重型装备行业单件小批量生产的特点,使得企业的经济效益难以同步发展,这也是中国二重在改革中必须要解决的根本问题。

基于这样的考虑,国机重装于2018年3月正式挂牌成立。作为国机集团的二级子公司,国机重装下辖四大板块:二重(德阳)重型装备有限公司(简称“二重装备”),主营制造生产业务,并承接原二重重装下的所有资产、负债、业务、资质和人员;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简称“中国重型院”)面向冶金、重型装备制造等行业进行综合性装备技术研发、设计;中国重型机械有限公司(简称“中国重机”)以工程总承包、带资运营、贸易和服务为主营业务,承担国机重装制造能力“走出去”的任务;国机重装成都重型机械有限公司(简称“成都重机”)是国机重装打造的立足西南地区的又一国际工贸平台。

换句话说,国机重装集合了行业领先的国家级科研院所和全球拔尖等级的极限制造能力,具有从科研、制造到国际工程贸易的全产业链优势。这样的配置在全国同行业中也不可多得。

“国机重装及所属企业的优势资源及业务互不相同、互有缺项,通过科工贸协同、优势互补,可形成‘研发+制造’‘研发+制造+工程总承包’‘研发+制造+海外贸易’等多种形式的完整产业链。”国机重装总经理助理、经营发展部部长倪德重对记者说,多样化的内部协同不仅形成企业发展的良性循环,相较于外部协同而言也有更高的稳定性。

同时,工贸企业的融入也为国机重装打开国际市场的大门,打破过去单一国内市场的局限。目前,国机重装正积极投身“一带一路”建设,在全球40多个国家(地区)设立营销分支机构;以EPC模式承建了百余项海外重点工程,形成“开发一批、签约一批、执行一批”的海外项目良性循环;以BOT模式成功进行海外投资,并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

在国机重装的“1号文件”《2018-2020年总体战略》中,公司的战略主旨明确为“科工贸协同,国际化驱动”。

2016年,时任二重重装铸锻公司机加二车间党支部书记、副主任的张义强通过选拔考试,赴中国重机老挝南俄4水电站项目开展为期三年的工作交流,任该项目的项目现场经理助理。从制造企业的生产单位来到工贸企业的海外项目部,张义强强烈感受到了市场竞争意识和系统性思维的重要性。

“在二重这样的传统国有大企业里,我们生产车间需要专心做好产品并按期交付。对客户满不满意、产品盈不盈利、市场竞争等方面重视不够。但在老挝,我要参与项目的安全、质量、成本、进度、协调各方等管理工作,逐步转变了工厂化的管理观念和既有的固定思维模式。”张义强说,老挝驻外的经历让他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好的管理是可以为企业创造巨大价值的。

事实上,在张义强赴老挝之前,二重已经着手对内部架构进行大调整,将过去以各部门和车间为主体的生产单元重新构建为重机、铸锻、核电石化、运输等业务板块,各板块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

“过去是各个环节‘各管一摊’、分段核算,现在是一个项目从销售、设计、研发、生产交付到售后‘一条龙’跟到底。”现为二重装备重型机械工程公司重机厂党总支书记、副厂长的张义强说,新模式下员工的市场意识、质量意识、成本意识和风险意识均有所增强,各个环节能够精准控制成本,从而使单个订单的利润回报更高;同时,还带来产品质量提升、交付期缩短等效益,受到客户认可。

打破老工厂体制的束缚,建立起与市场接轨的生产经营机制,是国机重装着力提升企业可持续经营能力的手段之一。2018年底,国机重装还完成了定向发行,落实了国有资本金权益,并从产业链上下游相关中央企业中引入了东方电气、三峡控股、中广核控股、国新资产以及结构调整基金等5家战略投资者,资产负债率进一步降至60%以下,产权结构得到优化。

2018年、2019年,国机重装分别实现营业收入95.2亿元、92.7亿元,利润总额6.2亿元、6.4亿元,保持了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势头,并满足了申请重新上市的各项要求。2019年12月12日,国机重装正式向上交所提出重新上市申请。2020年3月13日,上交所根据上市委员会的审核意见,同意了国机重装重新上市的申请。

集成、高端

加速拥抱“更大市场”

近年来,国机重装“大作”频频,不仅成功研制了12000吨航空铝合金厚板拉伸机、19500吨自由锻造油压机、新型智能化热模锻压力机等重大成套装备,还成功研制了百万千瓦级超超临界火电高中压转子、百万千瓦级核电常规岛转子、百万千瓦级水电水轮机铸锻件、重型燃气轮机复合转子、国内最高水头长龙山抽水蓄能机组转子中心体等高端铸锻件。

“国机重装正在构建 ‘一体两翼’发展格局:‘一体’,即以研发制造为主体,重点突出创新引领;’两翼’,即以工程承包和投资、贸易与服务为支撑,统筹国内外两个市场。”韩晓军告诉记者,国机重装正加快推进传统领域转型升级,着力解决“卡脖子”难题,有力支撑国家自主可控;同时,还抓住战略性新兴产业机遇,加快推进新兴领域开拓创新,着力培育新的增长点。

在与中国二重重组之初,国机集团投入专项研发经费10亿元,支持中国二重加快科技创新及成果产业化。目前这项“长线投资”已撬动新产品新增销售订单超16亿元。其中,大型粉煤热解装备、系列化飞轮储能装置、油气污染物处理装备、垃圾熔融裂解处理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品正加快产业化步伐。

国机重装科技发展部高级主管高林自2007年进入中国二重后,一直在科技部门工作。他明显感觉到,过去几年间企业的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在提速。

高林告诉记者,在传统体制下要研发新产品,往往是企业内部组一个团队,花三四年时间来研究,拿出产品后再去推广,不仅周期长,成本也高,并且现实的困境是大家还是把主要精力放在生产上,只是顺便做研发。如今,国机重装的创新思路更加开阔、不拘一格,往往凭借在制造领域的长期积累沉淀,与有技术资源或市场资源的企业强强联合,以包括混改在内的多种形式共同推进前沿技术尽快落地开花。

“我们不再‘闭门造车’,创新的积极性和专业性更强,更贴近市场需求,节奏也更快了。”国机重装科技发展部部长王卫红说,“快节奏”的创新也倒逼着市场部门主动出击去寻找机会。

从单一制造企业到集成服务商,国机重装还在酝酿多种新业务,潜力有待进一步释放。

“中国二重60多年来所积累的深厚‘家底’正展现出她的巨大价值,发挥科工贸协同优势,必将成为国机重装下一步发展的新动能。”韩晓军告诉记者,公司完善的检验检测平台、大件物流运输体系等在未来都将公共化,这将使企业能够快速切入高端服务业等“赛道”,衍生出新的经营模式。

盘点一下德阳豪宅TOP10,谁尿黄来滋醒我

前几天晚上睡不着,翻了一下自己朋友圈。

大家都晓得我COLDMAN,混迹德阳楼市10年,老江湖了。2017年朋友圈发了一套房子,140㎡横厅,湖景房顶楼带泳池的跃层,大落地窗。

7800元/㎡。

在当年,这妥妥的就是豪宅级别产品了,109万勒。可惜,这套湖景豪宅我就看了一眼清水。不知道被哪位兄弟买走了,好想看哈现在啥子样子。

今年是2023年,德阳的豪宅已经变了,也多了起来,各种款式,各种型号,各种花色。大家发现了没有,豪宅其实一直都存在,只是在跟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即便到现在,也还落后成都两三代。但是,相比过去那几年,有了本质化的变化。

终极原因是啥?有人知道吗?

最近,有个朋友在找冷大侠,想要买一套5房3卫,大横厅的板式大平层,面积200左右,有点打脑壳。

借此机会,盘点一下今年德阳的豪宅top10,看看德阳现在的豪宅产品大概都是什么价位?

第一名

凤翥澜山均价10744元/㎡(2023年全年网签均价,以下同理)

在我眼里,凤翥澜山是很纯粹的。

无论是中式风格的示范区园林,还是高端匹配度多功能会所。包括现在实景呈现的外立面,高窗玻比,干挂的石材,铝板等等,具备豪宅的基本要素,也有豪宅的品相。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户型

给人的感受很与众不同,修成现房后更实际,品质看得见【详情】。

目前全叠墅产品,上中下叠都有。今年最贵的一套下叠,14栋。总价约216万,单价1.18万/㎡。

第二名

绿地半山雲庐均价9588元/㎡

自从供销社成了半山雲庐的总承包方,同时也成为智慧之心和旌湖名门的最大股东后,信心倍增。

就半山雲庐本身的产品而言,也是充满了特色的,南低北高的地势,纯叠墅的氛围,在产品线上,还多了中平可选择。赠送也是超级大,最大的赠送200多㎡。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户型

然而我还是看上了上叠的U型大露台。

今年最贵的第一套房子,总价约240万,17栋下叠。

第三名

同森锦樾1号均价9565元/㎡

这套是同森锦樾1号的1期1号楼的3号房,198㎡三房,现在这栋楼是一套都没有了。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户型

今年最贵的一套,总价约200万,单价1万/㎡。

刚好最近有一套同森锦樾1号一期正临湖的中间楼层,199㎡临湖大平层,房东硬亏40万出售。

第四名

美信国际花园城均价9249元/㎡

美信国际花园城是很强势的,直接把房子修成了现房,地处成熟得不能再成熟的黄河片区。外立面用汤臣一品一样的干挂铝板,这在德阳至今都是NO1,无人能超越。

物业对业主要求非常高,要求封窗户都整齐划一,我觉得这是一个高品质小区应当具备的操作。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户型

它也是目前德阳最贵的在售高层楼盘,5号楼的平均单价都是过万的。

今年最贵的一套,5号楼1号房,面积171.93㎡,总价185万左右。

第五名

世家雍锦湖均价8704元/㎡

德阳本土房企的高品质楼盘,细节做得非常到位,到现在走进去依然是令人心情愉悦。无论是架空层还是地下室,还是入户大堂,标准层,方方面面都值得点赞。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户型

同时又是湖景房,而且是板式大平层,所以一直都很贵,价格上万也很正常。今年最贵的一套,6号楼湖景房的尾盘,面积194㎡大平层,总价近200万。

第六名

梧桐骊府均价8567元/㎡

德阳经开置业的又一力作,开辟了德阳豪宅新版图。2梯2户板式大平层,270°甲板大阳台,电梯入户。正朝柳梢堰实地公园,绝美景观面。

同时经开置业在梧桐骊府的产品打造上,倾注了非常多的心血,投入了非常高的成本,无论是地下室还是酒店入户大堂,甚至是配置了一栋梧桐人家业主的专属酒店。高级得无与伦比,引领德阳豪宅没问题。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户型

作为新盘,也才开盘不久。所以,目前还不是它最高总价。暂时性2号楼141㎡大平层当个头牌,总价121万。

第七名

文德湖屿树均价8553元/㎡

文德湖板块唯二两块最低容积率的地块,产品涵盖8F真板式洋房,小高层纯跃层,2梯4高层和3梯6高层产品。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户型

大门风格别具匠心,独树一帜。小区园林示范区有腔有调,所展示的洋房交付品质可圈可点,有才有料。有氧地下室,大气明亮。板式洋房太稀缺,价格已经起飞。

今年最贵的一套,22#楼跃层1号房,135㎡总价约203万。

第八名

万景进园均价8460元/㎡

小区隔壁就是青衣江路小学,产品涵盖上中下叠墅、小高层板式洋房,2梯6高层。容积率同样是该板块最低的之一。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户型

西子湖园林实景纯正中式风格,造价昂贵。两层地下室凸现开发商有态度,架空层的装修、地下车库的装修、以及精装双入户大堂处处都是高标准。

今年最贵的一套30号楼叠墅,1号房,面积136㎡,总价约236万。

第九名

中盛金尊御府均价8004元/㎡

两次提前交付不一般,产品细节更不一般,中盛金尊御府的品质更是一般人做不出来的。从园林到标准层,从地下车库到入户大堂,细节扣得比我狠。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户型

虽不是超大面积段的改善小区,但在所有楼盘当中,有自己的想法和路数,标准给得很到位。今年最贵的一套13#楼4号房,面积132㎡,总价约110万。

第十名

文泰蔚蓝半岛均价7920元/㎡

从期房到现房,蔚蓝半岛是一个逐渐被大家发现的宝藏楼盘,小区内的用材用料都是德阳市面上见不到的标准,比如三玻双腔断桥铝,护墙板上墙,定制入户门,干挂大理石入户大堂等等,小区园林有种景区既视感。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户型

小面积段今年卖疯了。今年最贵的一套,12号楼2号房,面积222㎡,总价215万。

第十一名

汇乐上院,均价7690元/㎡

汇乐上院的风雨连廊是德阳首个,也是唯一一个。地下室的标准打得非常高,窗户材料也是用的6+12A+6的LOW-E,以及110型材的断桥铝。产品面涵盖纯正的上下叠墅、小高层、高层产品。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户型

今年已经提前交房,今年最贵的一套9号楼下叠,面积183㎡,总价约229万。

Ps:top10按照小区整体均价排序主要取典型楼盘当中今年网签成交总价最贵的一套。因为如果完全按总价排,可能一个楼盘就占了一半多。

TOP各有各的特色优势,也能充分体现出当下德阳市场“豪宅”的产品面,品质力,细节控,质感等等。也足以作为德阳现阶段的品质楼盘代表,但绝不是全部。

别墅门窗品牌

高端铝合金门窗

隔音降噪门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