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1、“融圈”“延链”“转型” 向“新”力让资阳玩明白了 | 万千气象看四川·资阳2、这个春节 雁城“颜值在线”秩序井然3、资阳乐至:着力打造成渝中部特色鲜明的铝材产业高地

“融圈”“延链”“转型” 向“新”力让资阳玩明白了 | 万千气象看四川·资阳

来源:【资阳融媒】

“作为全省唯一直线连接成渝‘双核’的城市,我们坚持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总牵引、以成资同城化为战略支撑,全力助力成渝地区中部加速崛起。”10月31日,省政府新闻办在蓉举行“万千气象看四川”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资阳专场,资阳市委副书记、市长赵浩宇介绍。

近年来,“产业”“开放”“创业”已成为资阳向“新”发展的一张亮丽名片。发布会上,资阳就如何加快打造特色鲜明、质量优异的产业发展新高地,加快建设成都都市圈现代化产业新城和成渝地区中部崛起示范区等进行了发布和解读。

“融个圈” 气象一“新”

2021年6月,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如期投入运营,资阳主城区到天府国际机场仅需40分钟。

2023年12月,成自宜高铁正式开通,资阳西站同步投用,资阳正式步入“双高铁时代”。

2024年9月,四川省首条跨市域轨道交通线路——轨道交通资阳线正式通车运营,成资从此“一轨相连”。

“一机场、一地铁、三高速、四高铁”,近年来,资阳通过打通成渝双城大通道、畅通成渝中部大循环,织密成资同城“交通圈”。

一轨连双城。

路畅通,业兴旺。近年来,资阳寻觅城市合伙人的步履不停,随着交通互联互通不断紧密,两地产业合作不断加强,资阳着力“都市圈”、融入“双城圈”的步伐不断加快。

近段时间,“低空经济”成为了工业发展的热点话题。

“如今我们将研发总部放在成都,把生产基地落在资阳,对企业的扩容发展大有裨益。”成都精石智控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刘青坦言,要实现壮大发展,需要多地多点布局,但作为民营企业,技术、资金、场地都是问题,以往苦于找不到“娘家”,成资同城化的协作发展,让企业迎来了发展的曙光。

2020年,资阳与成都共同探索建立全省首个跨区域协同创新中心——成资协同创新中心,促进“成都研发、资阳转化,成都转移、资阳承接”。未来,还将有无数个“科技梦”在这里“展翅高飞”。

除建立成资协同创新总部基地外,资阳围绕建圈强链,已推动成资400余户企业协作配套,加速融入成资同城的“产业生态圈”。同时,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外商直接投资总量连续2年仅次于成都,在全省率先获批运营进口保税仓、出口监管仓,对外贸易伙伴已达143个国家(地区)。

加速融圈,火爆“出圈”。“成渝之心、巴蜀门户”是资阳的优势所在,打造内联外畅、高效通达的开放之城,更是资阳将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的战略所在。

“延个链” “新”兴向荣

10月初,四川各市州纷纷晒出前三季度成绩单。投资,是资阳成绩单上的高分项。

前三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5.8%。其中,工业投资增势强劲,同比增长56.4%,高于全省平均38.6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3位,对全市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47.5%,拉动投资增长14个百分点。

伴随着投资结构的持续优化,重大项目汇聚成势,工地开工、设备进厂、产线达产,“热辣滚烫”的项目现场直观展现资阳的产业活力。

10月17日,在四川仕净高效太阳能电池片生产制造基地项目建设现场迎来最新进展,一期厂房主体钢结构施工已完成90%,机电设备将在本月进场。

建设中的四川仕净高效太阳能电池片生产制造基地项目。

与此同时,在距离雁江50公里的乐至也传来好消息:资阳乐至奋安新型高端铝合金型材西南基地项目一期工程的3栋厂房已经全部完工,预计在11月底可全部完工,建成投用。

在资阳,产业成链,不止单点突破,更是系统集成。

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铝型材产量2102万吨、增长7.9%,其中工业铝型材占比持续提升,汽车、光伏领域增长迅速。

“乐至奋安铝业西南制造基地建成投产后,新型高端铝型材年产能可达20万吨。”在今年7月召开的市委工作务虚会上,乐至县委主要负责人表示希望下步能与仕净太阳能、中车资阳机车、百威啤酒等市内有较大用铝需求的龙头企业达成合作,推动全产业链发展。

四川仕净高效太阳能电池片生产制造基地项目,是资阳建市以来引进落地的首个百亿级项目,也是资阳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重大成果。

“可以依托仕净项目,开展光伏玻璃项目招引,同步引进药用玻璃、耐高温玻璃等特种玻璃企业,加强玻纤链的发展。”光伏产业的引进,也让安岳县委主要负责同志看到了协同发展的机遇。

放眼全国,各地都将产业链培育放在重要位置,未来产业的竞争,不是单个产品、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产业链、产业集群之间的竞争。

近年来,资阳在不断完善已有产业“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的同时,将产业布局逐渐向区县一体靠拢,推动资阳产业之树更加固本荣枝。

“转个型” 向“新”逐“高”

“6小时,我们就能通过3D打印,为顾客生产定制牙冠。”“2023年数字化正畸产品全年产值是2020年的3倍。”这里是“中国牙谷”,也是中国口腔装备制造技术升级发展的温床。

鸟瞰中国牙谷。

发布会现场,面对记者“如何发挥临空、高新主阵地作用,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提问,高新区、临空经济区党工委书记唐文给出的答案是:向“新”突破、向“质”发力、以“产”落脚。

“中国牙谷”地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腹心地带,乘坐成渝高铁,从资阳出发20分钟抵达成都、1小时到达重庆。

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交通优势,资阳把建设“中国牙谷”作为“一号工程”,举全市之力为之,吸引了国际国内知名口腔企业争相落子。

截至2023年底,中国牙谷已聚集110户企业合力发展,235个牙谷产品走出资阳、迈向全球,并创造园区规划和建设面积、产业链完整度及产量“三个全球第一”。

在融合创新中,资阳不断向智能化、绿色化和高端化赛道发起挑战。在支撑资阳高质量发展的另一翼——资阳临空经济区内,已入驻一大批智能制造企业。

这几天,四川越海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FANBOT小贩机器人正忙着进行实地训练,再过不久,它就要正式“上岗”了。

FANBOT小贩机器人。

FANBOT小贩机器人是市面上首款智慧零售推销机器人,凭借独特的高效交互优势,可携带大量商品在复杂环境中寻找消费者,进行商品和信息的推广、售卖服务;目前,小贩机器人已在展会、商城、交通枢纽等人流密集场景中应用,打造智慧零售新增长曲线。

与此同时,与四川越海科技有限公司同处一园的星河动力新一代固体飞行器研发生产基地项目内也正干得火热。

星河动力作为我市商业航空领域的重点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预计年产值10亿元,年纳税额1亿元。自今年7月投产以来,目前已完成15发靶弹组装,首发商业火箭谷神星一号已进场,正在进行部件组装。

智能机器人,叩开未来“传送门”;商业航天,全速起航新赛道;中国牙谷,“咬”出一口齿链条……资阳,正锚定融合化、集群化、生态化趋势,加快推进口腔医疗器械、轨道交通装备等优势产业延链强链,推动航空航天、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建链优链,加快构建以工业为主导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竞速新赛道,奔向新未来,资阳坚定且执着。

全媒体记者 李晓菊

本文来自【资阳融媒】,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这个春节 雁城“颜值在线”秩序井然

清洗路面。

抑制扬尘。

机扫作业。

清理摊点。

抢修设备。

管好公厕。

规范秩序。

值守热线。

□ 陈元根

新春佳节,万家团圆,全市主要街道和各大公园、广场人潮涌动、熙来攘往。

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系统干部职工放弃与家人团圆的机会,坚守岗位,尽心尽责地做好城市管理工作,确保雁城市容整洁、秩序井然,让全城人民过上一个欢乐祥和的新春佳节。

一半以上城管执法人员坚守岗位

2019年春节期间,市城管执法局城管执法支队确保50%以上的干部职工坚守一线,尽责履职,为广大市民群众营造了规范、有序的节日城市环境。

城管执法保持高压态势,各执法大队进一步强化对辖区街面的规范管理,持续开展对占道经营、流动广告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整治。

柔性化开展占道经营管理。一是对城区背街小巷便民摊点摆放进行再清理、再疏导、再规范,逐项疏导规范取缔占道经营1000余处、骑门摊600余处、占道牌匾300余块。二是加强对临主要街道再生资源回收、机动车清洗维修、塑钢铝合金加工等占道经营店铺的执法管理,规范30余家进店经营。三是加强对流动摊的巡查管理,疏导规范各类占道流动摊点1500余处。四是对春节商家占道经营促销、销售烟花爆竹加强管理,严禁在主干道占道销售,规范商家整洁有序开展促销。

开展广告店招设置整治。一是对城区污损破旧、影响市容的广告店招进行规范管理。二是提前介入并加大新建临街建筑物广告店招设置指导力度,春节期间共规范市城区流动广告宣传20余起、维护户外公益广告10余处。

加强非机动车停放管理。针对春节期间购物人员增多的实际,对人员聚集区、商业区停车场进行重点监管,加大执法处罚力度,杜绝停车乱象发生。及时规范非机动车乱停乱放,对随意停放非机动车的市民当场规劝,引导至指定位置停放,对无序停放且找不到车主的非机动车辆搬离至指定位置摆放整齐。要求临街门店引导顾客将三轮车、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等非机动车于指定位置摆放整齐,维护店前环境秩序。春节期间整治规范非机动车乱停乱放2000余起。

为进一步营造文明、和谐、喜庆的节日氛围,在坚持依法行政的前提下,实行人性化执法,彰显“人情味”,对情节较轻的违法行为,以教育、劝导为主。始终坚持“管理与服务相结合,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严格管控节日期间的流动摊点、店外经营、大型户外广告、临时性宣传等方面的违法违规行为,切实保障辖区重点场所和主要路段的市容环境秩序。

1000余名环卫人奋战一线

2019年春节,为给广大市民和外地来客营造一个干净、整洁、舒适的新春佳节环境,市城管执法局环卫处全体干部职工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温馨,顾不上节日的欢乐,面临城区车流、人流成倍增加,生活垃圾剧增,摆摊设点增加,道路油污、瓜果皮、纸屑等大量增加的情况,1000余环卫人一如既往地发扬敢打硬仗、善打硬仗工作作风和不怕吃苦、甘于奉献的精神,始终坚持奋战在第一线,有效保持了环境卫生良好质量和无一安全事故发生的好成绩。

以重叠保洁、延长清扫保洁时间确保环境卫生质量。春节期间,由于天气晴朗,出行的市民很多,部分地方人流水泄不通,丢弃的瓜果皮、甘蔗皮、小吃餐具等垃圾显著增多,极大地增加了清扫、保洁、垃圾清运的作业难度和工作量。为此,市城管执法局环卫处及时调整思路,立即指导各环卫所:在广场公园周边、娱乐场所周边和车站、商业繁华区域每天从早晨7点至晚上10点半,采取增加作业人员重叠保洁、延长清扫保洁时间,值班人员、管理人员、工段长错时就餐或吃工作餐,值班人员、管理人员、工段长交叉、重复检查,重点区域安排双岗加强保洁等方式,全天候确保城区主、次干道的街道环境卫生质量,让市民始终在干净、整洁、优美的环境中度过新春佳节,市区环境卫生质量稳步提升。

机械化彰显威力。针对春节期间车多、人多的实际情况,切实推进主要干道机械作业全覆盖,尽最大可能减轻一线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冲洗洒水向小街小巷延伸,做到主次干道每天冲洒水不少于1至2次,次干道和能进入的小街小巷冲洗不少于1次,4辆喷雾车和3辆炮车继续强化喷雾降尘的作业区域,以最大可能抑制城区扬尘;继续探索市中心城区隔离护栏清洗模式,清洗滚动化从一周2次增加至春节期间一周3次,确保标识、标线清晰,春节期间出动洒水车、机扫车、喷雾降尘车1500余台次,用水15000余吨。

做好59座直管公厕管理。一是全力做好幸福大道移动公厕和城区11座直管公厕升级改造后的开放和管理,确保春节期间为/*市民如厕提供方便。11座公厕安装了崭新的灯箱招牌,为市民夜间寻厕提供便利,制作了新的标示标牌和装饰画,摆放了绿色植物,放置了洗手液、卫生纸。二是按照“七无八净”的标准,做到“无污水污垢、无蛛网积尘、无污渍、无积粪、无尿碱、无蚊蝇、无臭味,门窗净、隔板净、镜面净、台面净、蹲位净、便池净、墙壁净、地面净”,全面做好城区其他直管公厕的管理,要求公厕管理人员随时做好公厕清洁,积极为市民服好务,全面提升公厕管理水平。

调集力量,确保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春节期间,垃圾量急剧增加,如清运、处理不及时,堆积时间稍长就会发出阵阵恶臭,将影响过节的祥和气氛。节日期间,环卫处每天出动2台装载机和所有清运车辆,组织人员,克服繁重的工作任务,停人不停车,12小时不断地重复作业,集中全力清运生活垃圾,确保了生活垃圾的日产日清,日清运、处理垃圾最高达到615.43吨,垃圾清运、转运量每天最高近120车。2月4日至10日,共清运生活垃圾2700余吨,餐厨垃圾入场量2.53吨,应急全膜化可移动渗滤液处置系统处理量697吨,渗滤液车间处理量845.7吨,排放量591.99吨。

抢修环卫设施设备。针对春节期间垃圾量迅速增多和车辆超负荷运作等实际情况,修理厂维修人员24小时待命,切实做到了随报随修,共维修公厕8座次、三轮车75台次、维修机动作业车辆45台次,外出维修车辆2次,外出抢修三轮车故障10次,收集车箱6个,维修中转站3次,使整个春节假期期间运行车辆、设备设施的突发故障事件降到最低,全力保障了春节期间环卫设施设备的完好正常运行。

节日期间,处领导、管理人员分班每天轮流值班,与一线环卫工人一道,加班加点地忙碌,用辛勤的劳动和汗水换来了城市的洁净和靓丽。同时还对九曲河外包工程的环境卫生工作采取全天候督查、检查、考核的方式,确保了环境卫生质量的整体平衡与稳步提升,圆满完成了春节期间环境卫生和安全生产工作任务。

“12319”城管服务热线及时受理诉求

资阳“12319”城管服务热线受理人员及相关工作人员放弃假日休息,坚守岗位,接听市民来电,为市民排忧解难,确保节日期间市民的诉求不落空。

春节假期期间,“12319”城管服务热线对所受理交办的问题,采取“两条腿走路”措施,一边派发工单一边电话通知,快速高效处理群众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用实际行动打造“人民满意的城管热线”。

2月4日至2月11日,“12319”城管服务热线共受理各类诉求80件,处置50件,处置率66.67%。

春节长假结束,还没来得及休息的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系统干部职工又投入到了新的工作之中,他们按照“一全五化”的要求,以城市精细化管理提升为载体,以“四城同创”为契机,持续深入推进城区市容市貌“十大专项治理行动”,扎实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和“牛皮癣”专项治理,持续书写城市管理新的辉煌,为建设“成渝门户枢纽、临空新兴城市”贡献力量!

资阳乐至:着力打造成渝中部特色鲜明的铝材产业高地

日前,在位于乐至经开区的四川乐至奋安新型高端铝合金型材西南基地,在大型机械的协助下,工人们全力以赴,撸起袖子干劲十足,建设现场一片繁忙景象。

“目前二车间已经基本完工,设备正在有序进场;一车间和三车间正在进行设备基础施工。另外,宿舍楼的装修和总坪管网施工也在同步进行中,整体一期工程预计9月底能完成。”四川乐至奋安新型高端铝合金型材西南基地项目管理人员邓朝阳介绍。

四川乐至奋安新型高端铝合金型材西南基地。周媛摄

据悉,四川乐至奋安新型高端铝合金型材西南基地项目隶属中国铝型材前五强、十大领军品牌奋安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乐至县2022年引进的重点制造业项目之一。该项目总投资23亿元,占地517亩,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建成后主要生产新型铝型材,包括各种高端工业型材及新型建筑型材,其中工业型材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光伏等领域。

“我们把四川奋安铝业项目作为‘一号工程’,坚持定期调度、倒排工期、加强保障,全力确保奋安铝业西南制造基地9月30日前实现试生产。”乐至经开区有关负责人表示,该项目的建成投产将为乐至主攻发展汽车轻量化铝型材和3C电子铝型材构件,配套川渝两地汽车和电子信息2个万亿级产业,逐步形成汽车零部件和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提供有力支撑。

不久前召开的县委十五届八次全会提出,要聚焦以奋安铝业为核心的铝材产业链,加大延链、补链、强链步伐,着力打造成渝中部特色鲜明的铝材产业高地,逐步形成汽车零部件和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今年以来,资阳市乐至县紧紧抓住“双循环”“双城记”“双高铁”等时代机遇,聚焦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攻坚季”活动,成立汽车轻量化铝型材、3C电子铝型材构件招商团队,大力推动产业链招商、活动招商、以园招商,积极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引领带动强、投资效益好的产业项目,为乐至县打造成渝中部特色鲜明的铝材产业高地奠定基础,为推动“工业强县”注入新动能。

“乐至在发展铝材产业方面有政策支撑、区位优势、市场需求和现实基础这些有利条件,我们有信心把这一产业做大做强。”乐至县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乐至将依托川渝两地汽车和电子信息两大万亿级产业集群,坚持“产业兴县、工业强县”理念,以新型工业化为重点,以“大规模设备更新”和制造业“智改数转”为抓手,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聚焦以奋安铝业为核心的铝加工产业链,加快强链延链补链步伐,推动铝材产业集群集聚发展,着力打造成渝中部特色鲜明的铝材产业高地。(周媛)

高端门窗品牌

隔音降噪门窗品牌

隔热隔音门窗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