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15 14:56 | 温岭日报-浙江新闻客户端 | 记者 陈远笛

“你们能来,我真高兴!”1月12日上午,在志愿者们的安顿下,王由顺阿公安坐在家门口的藤椅上,看着忙前忙后的身影,他满心感激。当天,20多名温岭市箬横镇爱心联盟的党员志愿者为滨海镇新横径村特贫老人王由顺维修房屋。

孤寡老人生活艰难

王由顺阿公今年88岁,未成过家,目前已无直系亲属。如今,他靠领取每月的低保金,独自生活在父母遗留的一间两层老屋中。

一双破烂的胶鞋、一件满是脏污的破棉衣、杂乱的胡须和头发,无不显示着老人生活的艰辛。虽是两层老屋,但王由顺仅住在一楼的前半部分,几平方米的空间里放着一张低矮的床,床上的薄被满是脏污。一楼的后半部分因漏雨,已废弃使用,堆积着不少杂物和垃圾。一张陡峭且没有扶手的木梯,是一楼和二楼的连接通道。“二楼更脏,刚上去时我们都踩不下脚,只能先把垃圾和杂物清理了。”爱心联盟的负责人江国清说,看到老人住在这样的环境中,志愿者们都很心疼,二话不说就干了起来。

因年轻时犯过错,王由顺直至70岁才返回家中居住。“刚回来的前几年,他还能种田维持生计,没过几年就做不动了。”邻居王夫根告诉记者,因丧失劳动力,老人很多时候都需要依靠邻居、村民们的接济。“这间房子大概五六年前就开始漏了,常听他念叨想修一修,但一直没下文。”王夫根说,王由顺所住的房子已有30多年历史了,年久失修,虽然有心维修,但他实在有心无力,只得放任老屋的漏雨面积越来越大。

挂心走访已两年

“第一次来到这里,我就惊呆了。本应该是窗的位置,却只剩下窗框,真不知道是怎么生活的。”爱心联盟的信息调查员江东春告诉记者,第一次见到王由顺,是在两年前。“那时,我刚好路过新横径村,看到他在桥头哭,我就上去问他为什么哭。”王由顺告诉江东春,因房屋破损,屋里的蚊子很多,他被蚊子咬得十分难受,只能跑出来哭泣。随后,江东春第一次走进了王由顺的家。

“哪怕调查走访了那么多户人家,他的家一直被我记在心上。”然而,不论江东春如何解释,王由顺都不肯让志愿者们帮助其修理房屋。“他觉得我们是骗子,所以拒绝了我们很多次。”在多次劝说无果的情况下,江东春只得暂时放下,但王由顺破败的家时时在他脑海闪现,让他挂怀不已。

“这么一拖,就拖了一年多。”江东春说,事情出现转机,是因为他的坚持。看到老人家里没有床,只能裹着衣服在房间里瑟瑟发抖,他找到新横径村村委会,帮助老人将村里闲置的一张床搬来;看到老人的生活空间只有几平方米,他帮助老人整理了部分堆积的杂物和垃圾……一件件小事,改变了王由顺的想法,让他觉得江东春是一个好人。“他的房梁有一根断了,我趁机提出,我们来帮他换一根新的。”最终,江东春的坚持,打动了王由顺,他欣然同意志愿者们前来为他修理房屋。为了制订出更加详细的修缮计划,江东春前后走访了七八次,把所需维修的项目、尺寸,以及需要采购的物资一一确认后,才召集了志愿者们共同行动。

抓紧修屋好过年

安装铝合金窗户。

当天,爱心联盟的党员志愿者们为王由顺进行了屋顶大翻修,并选购、更换了铝合金门窗,更换了老旧电线,对杂乱的室内进行了整理,并安装了坐便器等。

“快过年了,我能住上温暖的房子,心里真高兴。”看着正在大翻修的房子,王由顺高兴得合不拢嘴。江东春告诉记者,此次“暖居”行动,仅整修残破屋瓦就花费近2000元。此外,考虑到老人没有洗手间,日常生理情况仅靠一只油漆桶解决,他们又为老人安装了一个坐便器。再加上房梁和其他整修,总计费用在5000元左右,全部由党员志愿者们出资。“这几天得赶一下工期,让老人在过年前就能住上温暖的房子,过个好年!”

江国清说,这一年满是回忆,“我们共计开展了20次‘暖居’行动。自2013年起,至今已帮助282户家庭困难的老人、特困家庭修葺了房屋。”虽然较前两年来看,这一年的数量略有减少,但帮扶方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以前,我们更注重房屋维修,一般屋漏了,就赶紧修。而现在,我们在走访上花的时间更多了,就是为了更准确地了解被帮助家庭的需求,做到精准帮扶。”此外,江国清还表示,“暖居”行动不仅是修葺房屋,还更多地关注被帮助人的后续生活。接下来,他们还会为王由顺老人选购碗筷、被子、桌子等生活必需品,让他能够安稳过个新年。

隔热隔音门窗

别墅门窗

高端铝合金门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