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市位于江西省东北部,介于北纬 27°48′~29°42′,东经 116°13′~118°29′之间,处于四省交界之地。东西宽 210 千米,南北长 194 千米,全市土地总面积 22791 平方千米。其中,山地面积 2342 平方千米,丘陵区面积 14436 平方千米,平原区面积 6013 平方千米,分别占全市总面积的 10.27%、63.34%和 26.39%。

上饶自然资源丰富。截止 2012 年,境内已发现 27 个矿种,100 多处产地。黑色金属矿藏有磁铁矿、赤铁矿、褐铁矿、钒矿、叶腊石等。其中钒分布在石狮、煌固、清水等地,储量约 (V205) 47.3 万吨。有色金属矿藏有金、银、铜、铝、锌、钼、铌、钽、铍、铀等矿。铜矿矿点多,其中船坑铜矿储量为 D 级金属 2 万吨。铌钽矿产地灵山,较大矿点有南山、苏桥前汪等。非金属矿藏中,磷矿岩产地八都、清水、象山。石灰石分布广、产地多,其中石狮矿体储量为 17877 万吨,属大型碳岩矿床。此外,还有丰富的固体可燃矿藏,如烟煤、无烟煤、石煤等。

上饶在江西省具有重要地位。它是江西省下辖的地级市,自秦置九江郡,汉置豫章郡,三国属鄱阳郡,唐改鄱阳郡为饶州、并置信州,明末改信州路为广信府,新中国成立后置上饶专区,后改为上饶市,沿用至今。上饶自古为鱼米之乡,历来是全国全省重要的商品粮、棉、油、鱼、猪基地。工业上形成了 “有色金属、新能源、机电光学、新型建材” 四大主导产业,旅游方面拥有世界遗产地 3 个、5A 级旅游景区 3 个、4A 级旅游景区 32 个。2022 年,上饶全市生产总值 3309.7 亿元,“三纵三横” 高速公路网络覆盖境内,沪昆高铁、合福高铁在此交汇,构建的 “2 小时生活圈” 覆盖了杭州、福州、南昌、合肥等省会城市。

二、历史沿革

(一)古代变迁

在先秦时期,上饶辖境最早为周之番邑,属楚东境。秦统一天下后,县地属九江郡余汗县。汉代,县地隶豫章郡余汗县。三国时期,上饶主属吴国扬州鄱阳郡。到了西晋,上饶并入葛阳县,属鄱阳郡。南朝宋年间,析葛阳县复置上饶县,属鄱阳郡。

隋开皇九年,鄱阳郡改称饶州,县地再次并入葛阳,后葛阳县易名弋阳县,县地随弋阳隶饶州。唐武德四年,析弋阳东境复置上饶县,乾元元年始设信州,市境主属饶、信二州。宋元时期,上饶分属饶、信、歙等州路,均隶江浙行中书省。明清时,上饶主属饶州府、广信府。

(二)近现代历程

民国元年废府,各县直属于省。民国三年设道,上饶主要属江西省豫章道、浔阳道两道,其次属安徽省芜湖道。1949 年 4 月到 5 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解放上饶各县。6 月,置赣东北行政区,驻地上饶县广平镇。9 月,赣东北行政区撤销,所属各专区划归江西省辖。1949 年上饶专区专员公署驻上饶县。1950 年,由上饶县城关区析置上饶市。1952 年,并上饶、浮梁两专区合设鹰潭专区,后更名上饶专区。1953 年县级景德镇市升格为地级市。1968 年上饶专区改称上饶地区。1983 年,鹰潭市升格为地级市,上饶地区的贵溪、余江 2 县划归鹰潭市,乐平县划归景德镇市。2000 年,撤销上饶地区和县级上饶市改设地级上饶市,原县级上饶市改称信州区。2015 年,撤销广丰县,设立上饶市广丰区。2019 年,上饶县撤县设区更名为广信区。

三、县区名称由来

(一)上饶市

上饶市得名于境内原上饶县(现广信区)。关于 “上饶” 二字的由来有二:一说因境内物产丰盛,被誉 “山郁珍奇,上乘富饶” 而得名。一说因地处上饶江(今信江)之畔而得名。隋开皇九年置饶州,这片土地便开始了它的历史篇章。随着历史的变迁,上饶逐渐成为四省交界之地的重要城市,其地位也日益凸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上饶历经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发展与变革,成为了如今江西省东北部的重要地级市。

(二)信州区

信州区原为上饶县地,已有 1700 多年历史。唐乾元元年筑城墙已来,历为州、府治所。乾元元年,上饶县再度析出重置,隶于江南东道信州。自此,这片区域便与信州紧密相连,2000 年改设为信州区,沿用至今。

(三)广丰区

唐武德四年,设永丰镇,以镇北有永丰山而得名,属饶州上饶县,此为广丰建制之始。乾元元年,置信州,同时析上饶县东南部置永丰县,并益以衢州须江县(今江山市)之西南地,治永丰镇,是为建县之始,隶信州。元至元十四年,隶江浙行省信州路。至正二十年,朱元璋部将胡大海攻取信州路,改广信府,辖永丰县,仍隶江浙行省。清沿明制,雍正十年,准江西巡抚谢昊奏,因与吉安府永丰县同名,改广信府永丰县为广丰县。2015 年改区,开启了新的发展篇章。

(四)德兴市

五代南唐升元二年置县,取 “山川之宝,惟德乃兴” 之意而定名。德兴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已有人类居住。东汉建安八年置乐安县,后历经多次变更。南唐时期,因地产银,设邓公场,后升邓公场置德兴县。此后,德兴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发展,成为一座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

(五)上饶县

东汉建安年间,魏、蜀、吴三国分立,县地属吴。建安初,吴析余汗县东境置上饶县,一说因傍上饶江(今信江)得名,一说因 “山郁珍奇” 得名,属豫章郡。此后,上饶县历经多次废立,在历史的浪潮中起起伏伏。

(六)玉山县

玉山建县已有 1300 余年历史。始建于公元 695 年,分衢州须江(今浙江省江山市)、常山和饶州弋阳三县之一部置县,隶江南道衢州。因境内有相传天帝遗玉而成的怀玉山而得名。从建县以来,玉山县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在历史的进程中不断发展。

(七)铅山县

南唐保大十一年置县。因永平镇西四里有铅山,遂以山名县,隶信州。1949 年 7 月,县治所迁河口镇。河口镇因地处闽浙赣边,有水运之便,形成周围省、县的货物集散地。明清时期商业盛极一时,号称 “八省码头”,为江西四大名镇之一。

(八)横峰县

横峰于明嘉靖 39 年建县,原名 “兴安”。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地处闽、浙、皖、赣四省要冲。明嘉靖年间以弋阳县之横峰寨置兴安县。1914 年改为横峰县,因县北有横峰山而得名。

(九)弋阳县

弋阳历史悠久,据《今县释名》记载:“县治在弋水之阳,曰弋者,以水形横斜似弋也。” 据《太平寰宇记》:“水口有大石,面如镌成弋字,故名。本后汉之葛阳县,隋开皇九年改鄱阳郡为饶州,葛阳属之。同年上饶县又并入葛阳。次年失县印,奏请迁移县治。开皇十二年,县治迁于弋江之北,改名弋阳县。

(十)余干县

秦始皇二十六年建县,讫今已有 2231 年历史。以境处余水之干得名为余干县。在漫长的历史中,余干县历经多次行政区划调整,但始终保持着其独特的历史地位。

(十一)鄱阳县

秦始皇二十六年置番阳县,治今址,以处番水之北得名,属九江郡。吴芮时为番令即此。西汉名鄱阳县,属豫章郡。建安十五年属鄱阳郡,为郡治。三国吴赤乌八年鄱阳县还治今址。在历史的长河中,鄱阳县一直是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

(十二)万年县

明正德七年析鄱、余、乐、贵边徼之地设县,以县治于万年峰之阳而得名。建县时隶饶州府。清,隶属仍旧。在历史的发展中,万年县虽然规模较小,但也有着自己独特的发展轨迹。

(十三)婺源县

婺源的解释,归纳各派说法,大致可以分为三种:一是以 “婺水绕城三面”,故名;二是 “旧以县本休宁地,曾属婺州,取上应婺女之说”,故名;三是 “以县东大镛水流入婺州”,故名。自公元前 221 年到解放前属安徽管辖,今是上饶市下辖县之一。婺源以其独特的徽文化和美丽的自然风光而闻名于世。

断桥铝门窗

隔热门窗

系统节能门窗品牌

高档隔热隔音门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