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新政频出万能险可望告别“拔苗助长”

经过两轮严格监管,万能险的高增长风险有所缓解,但保监会公布的保险行业11月数据显示,以万能险为主的单月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又创出7个月来新高。

“万能险11月的反弹估计与部分险企年底冲业绩有关。”一名小型保险公司高管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万能险明年1~3月还会有一波增长,“一方面是因为‘开门红’冲刺,另一方面则是为了赶上新条款之前的‘末班车’。”

这里的“新条款”正是今年9月出台的《中国保监会关于进一步完善人身保险精算制度有关事项的通知》,该政策对于死亡保险金额或护理责任保险金额与累计已交保费或账户价值的比例、万能保险责任准备金的评估利率上限等均进行了更严格的规定,对于不符合该通知要求的保险产品,要求在2017年4月1日前全部停售。

事实上,除9月的新政外,保监会还于3月发布了《关于规范中短存续期产品有关事项的通知》,对于中短存续期产品进行严格限制。

第一财经记者采访的多名行业分析师均表示,虽然万能险11月的数据出现反弹,但在严格的监管环境下,明年万能险规模的高增长态势将不再持续。

万能险再难“冒头”

频繁举牌背后,走“资产驱动负债”路线的中小险企通过万能险迅速做大规模。而在这些险企的推动下,万能险规模水涨船高。

保监会23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以万能险为主的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今年1~11月已达1.12万亿元,同比增长67.48%,较1~10月增长7.29%。事实上,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在今年10月末已突破万亿元,达1.05万亿元。

第一财经记者梳理发现,尽管累计保费变动不大,累计新增保费的同比涨幅也较今年3、4月份高峰时的超过200%下降至70%以下的水平。但如果将数据换为单月保费,今年3月和9月针对中短存续期产品的“史上最严”新规出台之后,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的规模出现了两轮下跌,但11月的数据又出现了反弹。

具体来看,在今年1~3月保险公司最为重视的“开门红”时期,保险业的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规模单月均有1900亿~2000亿元。但到了4月,“开门红”冲刺阶段已过加上保监会3月份发布的监管新规,当月的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随即环比下降47.36%,此后两月继续下跌,并在6月创造了507亿元的年内单月最低新增规模。

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规模7~9月缓慢回升至620亿元左右,但保监会关于规范人身险的两个重磅文件9月推出后,10月份的数据再次下跌10.57%至551亿元。刚刚过去的11月,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规模再次反弹至763亿元,虽较年初“开门红”阶段已缩小很多,但与10月相比,其环比增长也高达38.32%。

但多名行业分析师表示,在严格的监管环境下,明年万能险规模的高增长态势将不再持续。

事实上,万能险这一通过期限错配造成资金池风险更是被监管层所察觉。除上述3月、9月出台的监管新政外,保监会主席项俊波在12月13日专题会议上表示,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打赢从严监管和防范风险攻坚战。坚守“保险业姓保、保监会姓监”不动摇。要分清保障与投资属性的主次。

瑞士再保险中国总裁陈东辉表示:“在当前经济放缓的情况下,中国保险业更应该回归保障本质,注重风险管理,而不应该仅习惯于短期思维、忽略了保险业务的长期特性,通过市场化改革、运用科技手段,保险业可以在缩小财险和寿险保险缺口方面大有作为。”

平安证券非银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缴文超表示,监管政策的核心是将万能险长期化,对中短存续期产品实施更加严格的总量控制,并通过提高短线扣费以及对于一年期万能险的严格限制等方法实现,逐渐化解万能险产品存在的风险,引导行业健康发展,回归“保险姓保”的本质,而非完全否定万能险。但不可否认的是,在监管的强压下,2017年万能险的总体规模可能会略有收缩。

倒逼中小险企转型

在严厉监管的大背景下,想凭借万能险快速增长的中小险企面临转型。

从保监会公布的数据可以发现,万能险业务规模增长较快的多是中小险企。“保险黑马”安邦人寿尤其抢眼。其1~11月的原保险保费收入为1053.22亿元,同比增长109%;而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为2108.44亿元,同比增长高达602%。

安邦集团近年来发展迅猛,代表万能险的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今年前11个月增长情况更是遥遥领先于行业平均水平。

不过,一位保险分析师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首先,这只是个案,不能代表行业的趋势;其次,安邦人寿保费收入及万能险今年整体增长迅猛,所以同比增幅抢眼,但是11月环比增速已经在明显下降。”

第一财经记者对比此前数据发现,安邦人寿11月的保费收入和万能险保费接近微增。1~10月,安邦人寿原保险保费收入为999.89亿元,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为2068.55亿元。由此计算,安邦人寿11月的保户投资新增交费为39.89亿元,环比增长仅为1.92%。

监管成效确实已在安邦等一些险企中逐步显现,类似安邦人寿11月万能险保费收入小幅微增的现象也发生在了恒大人寿、前海人寿两家险企身上。

第一财经记者统计发现,11月单月,恒大人寿代表万能险的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增长115.83亿元,环比增长16.06%;前海人寿的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增长54.45亿元,环比增长7.64%。

“保险业是一个具有规模效应的行业,没有渠道、规模优势的中小保险公司为了迅速做大规模,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可以较为方便地吸引到保费的投资型万能险就会自然成为公司最初发展的首选。”上述小型保险公司高管表示,“很多公司也都清楚,这并非长远之计。想要可持续经营,最终还是要转型。”

事实上,近几个月万能险的平均收益率已经开始走低。华宝证券数据显示,8月份万能险平均收益率为4.799%,较前一月下降4.1个基点,环比下降0.85%。

一些保险公司将目光放在了回归新业务价值率较高的保障型业务,也有保险公司在增加保障型业务的同时也开始将“兴趣点”放在投连险上。

投连险全称为投资连结保险,顾名思义,这是种更加偏向于投资理财的产品。根据保监会数据梳理,11月单月投连险独立账户新增交费环比也高达38.75%,创下今年环比之最。

不过,上述保监会9月份新规也规定,自2017年1月1日起,对于投资连结保险产品、变额年金保险产品,应按照中短存续期产品的定义要求进行评估和报告。今后投连险的销售规模或许也将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第一财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