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晚间,医药流通企业瑞康医药(002589.SZ)发布2017年年报,2017年度实现营业收入232.9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9.14%;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10.0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0.66%。

瑞康医药同时发布2018年一季报,2018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1.2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3.2%;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2.803亿元,同比增长53.84%。

瑞康医药方面称,增长主要源自全国营销网络的布局完成和医疗器械业务的快速增长。2018年公司将全面完成“31个省级平台+10条核心业务线”的布局,并推动旗下分子公司全面接入SAP信息系统。

瑞康医药2004年成立,主要面向医疗机构和零售渠道搭建直销网络,目前其主要业务板块包括:药品、医疗器械和耗材、医疗后勤服务、移动医疗信息化服务、医疗产业第三方物流、中医药等。公司行业排名从2010年的第38位升至2017年的第11位。

医药流通行业近年来改革动作重重,兼并重组步伐加快、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随着“两票制”改革不断深入,影响着医药流通的业务模式转变。

瑞康医药方面表示,其一开始选择的是“直销业务模式”,与现行医改的“两票制”政策高度一致。从上游医药工业供应商供应至商业企业,然后由商业企业供应至医院、药店等终端,中间不再有其他流通环节。

目前,瑞康医药已经在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实现全国直销渠道建设,与遍布全国的3万多家医疗机构建立业务往来。在山东市场,公司对规模以上公立医院、基层医疗机构的覆盖率分别超过98%、96%。

瑞康相关负责人表示,“瑞康的销售模式是为全国7000余家生产企业在30000余家医疗机构直接开户并开展配送和推广服务,从成立起就已经做好了两票制的准备,两票制的全面实施对我们来讲是个利好消息。”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未来直销业务模式将成为中国医药商业主要经营模式,医药制造企业配送订单将流向区域配送能力强,终端覆盖率高的流通企业。

另据年报显示,瑞康医药业务中,医疗器械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逐年上涨。药品价格水平逐年下降,药品流通市场销售总额增速有所放缓,与之相对应的是,医疗器械和耗材仍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医疗器械配送推广业务因需求旺盛、品种多、专业要求高、创新速度快等特点,毛利水平更高,目前正处在高速发展阶段,未来想象空间巨大。数据显示,当前器械流通年增长率约23%,药品流通已进入平稳发展阶段,年增长率约12%

从2013年进入器械流通业务以来,瑞康医药在2017年实现销售规模73.33亿元,进入全国层面的第一梯队。近三年,该板块收入分别为10.51亿元、28.99亿元和73.33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分别为10.77%、18.56%和31.48%。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影像测量仪系统

ogp影像仪

上海影像测量仪特价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