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消费贷业务风险特征 (通过丰富征信替代数据,将新市民等信用白户纳入征信体系)

今年3月,银保监会、央行联合发布《关于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提出,银行保险机构要针对新市民在创业、就业、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重点领域的金融需求,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加强产品和服务创新,完善金融服务,高质量扩大金融供给,提升金融服务的均等性和便利度。

安佰刚介绍称,目前日照银行共有65万新市民客户。《通知》发布后,该行进一步升级新市民服务,推出“城市新邻里”新市民金融服务品牌和六个方面18项服务措施,为新市民提供了更有针对性、更彰显温度的服务。

例如,强化创业就业支持方面,加强创业担保贴息贷款、即时贷等产品供给,为新市民优先匹配政府贴息产品,对市场、商圈等优质新市民集群实行批量准入服务,符合条件的企业办理相关经营类信贷产品时,根据支持新市民就业情况等提供利率优惠。截至7月末,为支持新市民创业及就业投放各类经营贷款余额达到50.87亿元。

强化消费场景支持方面,围绕购房等生活消费场景,推出“新市民安居贷”“新市民信用卡”“新市民贷”等新市民专属信贷产品,配套相关利率特惠和保底额度等权益。截至7月末,累计为新市民发放各类消费贷款21.63亿元、办理信用卡2.97万张。

安佰刚同时介绍了日照银行在服务新市民时发现的一些的困难:缺乏明确的统计口径、精准识别难度较大、风险防控难度较大。

统计口径方面,安佰刚表示,新市民群体是动态变化的,目前各级监管机构均未对新市民明确具体统计口径,虽然山东银保监局根据银保监会新市民定义,结合山东实际,初步将新市民划分为“进城务工人员”“新就业大中专毕业生”“投靠或陪伴子女人员”“其他原因常住人口”四类主体,但该四类主体仍然缺少明确的统计标准。

精准识别方面,安佰刚表示,新市民群体有高净值人群,但更多是长尾客户,分布行业种类多、就业企业规模小且分布广泛,新市民与雇佣平台大多建立临时性的合作关系,工作场所、工作时间存在不确定性。同时,由于劳动关系和劳动性质的特殊性,新市民流动性较大,金融机构无法及时掌握该部分客群的最新状态,增加了客群的精准识别难度。

“受以上因素影响,金融机构在系统内对该部分客群无法建立标签,无法精准识别并为其提供定向精准服务,影响了专属权益和特惠产品推介、金融知识宣传等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安佰刚称。

风险防控方面,安佰刚认为,新市民群体的特点决定该类客群中很大一部分具有工作稳定性相对较差、无居住型房产、人员流动性大等特点,且劳动报酬大多非工资化,在社会福利保障方面还不够充分,且该类群体违约成本相对较低,违约率相对较高。

“这些特点导致该类客群无法享受更加充分的银行产品和服务,尤其是办理贷款等业务时,额度等方面可能存在一定限制,且一旦发生违约,银行难以采取有效措施或风险缓释手段挽回损失,针对该类客群整体风险防控存在难度。”安佰刚表示。

对此,安佰刚提出由监管机构进一步明确新市民数据统计口径,在地区性范围内形成统一的统计标准;持续完善新市民各类社会福利保障两点建议。

完善新市民各类社会福利保障方面,一是通过差异化财政补贴政策,鼓励银行支持新市民进城金融服务。在创业就业贷款财政贴息的基础上增加针对该类客户群体的住房贷款、消费贷款财政贴息,通过财政贴息方式,分担新市民贷款利息,让银行在保证风险和收益的前提下,也让新市民享受到更优惠的贷款利率;二是通过政府介入,引入具有国有背景的担保公司,为银行向新市民发放创业就业及消费贷款提供担保,共同分担风险。

“解决新市民信用白户问题,要以提升信用白户贷款的覆盖面和可得性,帮助该类新市民群体实现首贷为目标,通过丰富征信替代数据,用合理合规的方式将新市民等信用白户纳入征信体系。”在谈及面向征信白户提供新市民群体金融服务时安佰刚表示。

第一,可强化银政合作。安佰刚表示,建议探索通过政务数据共享等方式辅助评估新市民等信用白户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政务数据具备高权威性、高准确率以及高可信度,市场化个人征信机构可以充分利用政务数据为信用白户开发征信产品,金融机构可以将其引入风险模型,衍生出多样化的贷款产品。

第二,强化银企和银村合作。安佰刚表示,可充分聚焦新市民群体户籍乡村及就业企业,加快推动农村地区“整村授信”工作,提高来自农村地区的新市民授信覆盖率。同时,对新市民职工较多的优质企业开展职工团体授信合作,以农村和企业等新的评估形式作为风控补位。鼓励银行机构对部分优质村落和企业试点运行,逐步建立企业或村组主导,银行推动,新市民参与的有效联动机制。

第三,强化三方支付等非金融渠道合作。探索在银行流水、社保、纳税等基础上,增加更多的收入认定方式,如增加客户微信、支付宝等常用账户流水来甄别其收入能力和还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