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水之流:1992年 放开的1429点

似水之流:1992年 放开的1429点 更新时间:2010-10-21 6:54:12 第1页:刘鸿儒:开荒修路人第2页:8.10事件的前前后后第3页:中国股市发展需要公平   刘鸿儒:开荒修路人

1992年对于中国的证券市场而言,是一个不平凡的年头。年初,邓小平在视察南方时就证券股市发表重要讲话,结束了社会主义国家该不该有证券市场的争论。同时,在这一年的10月,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也正式成立了。担任首任证监会主席的,是中国股市的创始人之一,为我国资本市场奠基立下汗马功劳的刘鸿儒。

飞机上拯救股市

刘鸿儒,1930年生,东北吉林省榆树人。50年代进入人民大学攻读研究生,后到吉林大学任教。1955年,刘鸿儒前往当时的苏联求学,并在4年后获得苏联莫斯科大学经济专业副博士学位。在出任证监会主席职位之前,刘鸿儒先后担任过中国人民银河处长、局长、农业银行副行长等职位。可以说,丰富的专业知识以及深厚的工作经验,为他出任证监会主席一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90年春,深圳经济特区三个交易窗口突然火爆起来。人们争相购买股票,并期望能从股票投机中实现一夜暴富的梦想。股票的供不应求导致了股价的迅速上涨,1990年5月25日到6月27日,仅仅一个月的时间内,深圳仅有的5只上市股票价格的涨幅分别达到:深发展100%,万科380%,原野210%,金田140%,安达380%。与此同时,全国各地的资金仍在向深圳源源不断地聚集。远在千里之外的上海,股票交易也受到了深圳的市场情绪影响,产生了过热的苗头。这种情况引起了中央高层有关领导的关注。面对股票交易所引发的混乱和负面情绪,高层对于要不要搞证券市场产生了分歧。有一些意见认为凡是股份制和股票市场都是资本主义私有化的产物,中国搞社会主义不能走那条路,主张取消已经开始的股份制改造试点和股市建设。

股市还要不要搞? 1990年11月深圳和珠海特区成立10周年大庆,江泽民总书记在深圳了解了股票市场的情况后,回头对一起出席的刘鸿儒说,返京途中一起就股市的问题聊一聊。

在返京的飞机上,江泽民总书记在刘鸿儒聊了两个多小时。当时,田纪云、温家宝等领导人也在场。针对当时对于股市的反对意见,刘鸿儒大胆而坦率地向江泽民总书记阐述了自己观点“股票市场试点不能撤销,改革需要顺应经济发展趋势,不能后退,否则在国内外影响太大。”

最终江泽民总书记被说服了。临下飞机前,江泽民对刘鸿儒说:“股票市场的试点应该保留下来,继续试验,暂不扩大。”

就这样,中国的股票市场算是度过了一次劫难。

尽管后来刘鸿儒一再谦虚地表示,保留这片改革成果,是党中央的英明决定,但知情人士都说,是刘鸿儒影响了中央的决策,在关键时刻救了中国股市。

1990年12月,深圳交易所试营业,上海交易所成立。中国股市拉开了崭新的一幕。

火山口上的主席

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讲话,明确了社会主义也要搞资本市场的论断,中国的股市制度建设也随之加快了脚步。从1992年2月后,在国务院的指示下,国家体改委联合有关部委制定了13项股份制试点配套法规,随后各地股份制公司迅速萌生,股票热进一步席卷神州南北。

同年8月10 日爆发了深圳“8•10事件”:在深圳有关部门发放新股认购申请表的过程中,由于申请表供不应求,加上组织不严密和一些舞弊行为,申购人群采取了一些过激行为,受其影响,深圳股市几乎全面停顿。

股票市场的迅猛发展,客观上要求成立一个独立的监管机构。而“8•10事件”则成为了中国证监会的诞生导火线。国务院在紧急采取措施平息“8•10事件”以后,便决定成立集中统一的证券监管机构。其中,首先成立的是由13个部委成员组成的国务院证券管理委员会,另外同时成立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后者主要负责日常监管和决策的执行。

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朱镕基亲自担任证券委的主任,但谁来担任首任证监会主席?大家都认为非刘鸿儒莫属。因为刘鸿儒从1980年起就开始集中全力研究如何建立发展证券市场,到1992年时,已经有10余年的经验,在这一点上,无人出其右。就这样,刘鸿儒被推倒了中国证券市场监管的最前台,成为了首任证监会主席。

虽然经验丰富,但刘鸿儒也时刻感到这个工作的巨大压力。直到现在,他和朱镕基的一段对话仍然时常被人提起。当时刘鸿儒被朱镕基找去谈话,刘鸿儒说:我这是火山口的工作,不好做,也做不长。朱镕基回答说:责任不要你承担,我来承担。刘鸿儒回答说:出了事情哪有让总理承担的,当然有我来承担。

就这样,刘鸿儒租了保利大厦的两层楼作为办公室,拿着借来的办公经费,开始了第一届证监会的工作。

证监会初期的工作很辛苦,毕竟部门创立之初家徒四壁。当时刘鸿儒邀请台湾的证券专家到北京开座谈会来介绍经验,座谈会的钱还都是台湾专家出的,因为那个时候证监会还没有开支。但是刘鸿儒却没有因为这些外在原因就放慢了工作的步伐。为了学习外国的证券知识和经验,刘鸿儒动用自己的“关系”,请海外的朋友收集有关世界股市发展的相关资料。同时,他也把国内的工作放到了强化规范与防范风险上。此外,他还启动了《证券法》的起草工作。

刘鸿儒跟证监会的同事讲,我是第一任主席,我们第一届的任务就是开荒、修路、铺轨道,把这些事情做起来,任务就算完成了。

离任后的“刘头”

在担任证监会主席的这段时间,刘鸿儒获得了同事一个充满情意的绰号——“刘头”。1995年,“刘头”从证监会主席的位置离任,开始了他证券人生的另外的辉煌生涯。只不过,刘鸿儒不再以监管者的身份在哪里摇旗呐喊,而是更像一个学者前辈一样,呵护中国的资本市场。

刘鸿儒十分重视金融人才的培养。在刘鸿儒看来,要推进金融业改革,必须培养一支既懂得市场经济又了解中国国情的队伍。 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早在1980年代初,当时身为分管银行改革的人行副行长的刘鸿儒,就动议组建央行研究生部。1981年,央行研究生部在北京海淀区五道口东升公社尚未启用的一个卫生院里诞生,从此以后,五道口也渐渐地成为了中国金融人才黄埔军校的代名词。这些年,除了在央行研究生院,他自己还在多个大学担任教授,博导,把自己的丰富知识传授给后进者。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中国保监会副主席魏迎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所长夏斌、上交所总经理朱从玖、深交所总经理张育军等都出自他的门下。

作为一个学者型的官员,刘鸿儒一直坚持对证券市场的理论研究与总结。30多年来,他发表了多篇专注与译著,论文数百篇。

回顾刘鸿儒对于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独特贡献,我们不难看出,刘鸿儒在金融界的“教父”地位实在是无人可撼。中国证券市场能在二十年中取得这样伟大的成就,与刘鸿儒的功绩是分不开的。我们理应为他这么多年来的操劳和努力,给予更多的掌声。

[1][2][3][下一页]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18年6月18日股市

办税简易处罚

5g人工智能远程手术

中国股市a股第一市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