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行业银信受限促转型政策导向重本业
信托行业:银信受限促转型政策导向重本业
信托行业:银信受限促转型政策导向重本业 更新时间:2011-3-3 10:39:57 平台之殇,大而无方。信托业具有区别于其他金融业天生的制度优势,全牌照反而使其较难形成明确定位和核心竞争力,过去只要有利可图就一哄而上,往往在经济过热时期会推波助澜,通过各类项目和投资贷款导致信贷规模增加,影响宏观调控,从而在短短30年内经历了6次整顿,而在国家调控时期,信托公司也总是首当其冲,成为被整治的对象。 银信合作是行业资产规模快速增长的主要推动力,目前贷款类银信合作产品占比40%以上。银信合作产品从06年开始出现爆发式增长,最初的合作,集中在由商业银行代售信托产品并代理资金收付,而后银行逐步占据了银信合作中的主导权,进而成为绕开监管、变相放贷的通道。2010年末贷款类信托资产规模为1.57万亿,银信合作的规模1.66万亿,假设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中50%划分为贷款类,银信合作的贷款类规模至少近1.26万亿。 预计此轮信贷资产驱动的信托规模扩张将告一段落。银信合作的方式给信托业带来了快速发展的契机,也为银行提供了表内资产转移和增加中间业务收入的渠道,但由此导致的银行过度放贷,2010年7月监管层叫停银信合作产品,单一资金信托的发行量骤减。目前银行基本上停售了银信合作产品,并需要把表外资产逐步转入表内并按150%的拨备覆盖率计提拨备,同时老产品的到期清算,三季开始单一资金信托资产余额逐季下降。 行业法规日趋完善,政策导向回归信托本业。近期针对信托的政策频繁出台,被动管理的通道业务腹背受压,对信托公司开设证券投资账户、银信合作和房地产信托均进行限制,尤其是《信托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的出台和后续督导执行,结束了过去信托公司规模无限扩张的形式,未来将降低信托公司固有资产的收益率,同时限制了受托资产规模的杠杆率。监管层明确指引信托公司的盈利模式从过去的规模驱动转向效率驱动,转向能发挥其灵活投资优势、体现主动管理能力的高端财富管理。 信托回归高端理财条件形成。金融理财的发展需要两个条件的支持:一是社会财富积累程度较高,且形成一批拥有财富的群体;二是富裕群体对资产保值、增值的需求强烈。我国当前已经具备这两个条件,同时从日本的经验来看,信托业两次大发展的背景均是法律上银行业对信托领域的禁入,同时信托筹集长期资金和财富管理的功能契合了当时经济增长特点。 我们首次给予信托行业中性评级,可以关注率先聚焦于高端财富管理业务的公司,如平安信托,以及在传统业务领域具有优势、资产质量较好的公司,如中信信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