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会助推长三角区域经济纵深发展.
上海世博会助推长三角区域经济纵深发展
上海世博会助推长三角区域经济纵深发展 更新时间:2010-1-23 1:11:12 新华网上海1月22日电 上海世博会离开幕已不足百日,“坐拥”盛会的长三角地区的经济神经也再次亢奋。对长三角这一面临转型的“经济高地”来说,世博会的机遇可谓千载难逢。
上海世博会是一块“大蛋糕”,将为刚刚走出金融危机阴影的长三角区域经济创造更多增量;同时,也有望成为催化剂和推进器,为长三角经济的转型升级进一步加码,为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协调发展提供动力。人们期待,通过共办、共享,上海世博会带给长三角的不仅是发展的“量”的提升,更有发展的“质”的突破。
长三角率先受益“后危机时代”确保增量
上海世博会,同样是长三角的世博会。大量的场馆工程,长达半年的会期,全球200多个参展方,预计7000万参观人次……云集的客商,诸多的机遇,无不让刚刚从金融危机阴影中走出的长三角各省市“怦然心动”。
2009年12月底,江苏、浙江开会布置2010年经济工作时,提出了“新任务”。江苏省委书记梁保华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要求,“充分利用上海世博会的机遇,主动推介江苏,扩大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在主动服务、积极参与中分享更多的发展机会”。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提出,“最大限度地利用上海世博会带来的宝贵机遇,分享世博会结出的丰硕成果”。
世博大幕未启,长三角“世博经济”早已先行。2009年,江苏先后三次组团赴新加坡、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地宣传推广江苏旅游,还精选了55条江苏“世博之旅”精品旅游线路向国际游客推出。其中,南京精心策划包装的“中世纪古都的瑰宝――南京明文化”、“一个朝代的缩影――南京民国文化”、“雨花科技之旅”等五条线路入选长三角世博主题体验之旅示范点。
江苏的建筑大军对世博会的商机紧抓不放。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王翔介绍,省内建筑企业总包的世博会展馆及附属工程项目达15个之多,包括英国馆、比利时馆、俄罗斯馆、震旦馆等,项目合同额超过32亿元。
位于浙江北部的德清县距上海约180公里。分管外经贸的副县长王少华上任不到一年,来上海已有八九趟。他说,大多数是冲着世博会来的,拜访世博会各组织方,问信息、找机会,回县里再向企业推介。目前已经有国外客商对莫干山脚下的农庄表现出了浓厚的投资兴趣。他说:“‘接轨上海’是近几年德清的发展战略之一,世博会是送到家门口的好机会,政府更需要为企业牵线搭桥、做好服务。”
市场嗅觉敏锐的浙江企业早已把触角深深扎进上海世博会的沃土之中。浙江如意礼品工艺有限公司作为上海世博会产品特许生产商之一,已与上海世博会组委会签下协议,生产世博会玩具、礼品在内的156款产品,金额逾3亿元。浙江大益电子有限公司将为世博会上海馆配置大功率的LED射灯,同时包括路灯的更新使用,订单预计有300多万元。
上海世博会组委会副主任委员、执委会执行主任、中国贸促会会长万季飞曾经算过一笔账,展览业对相关产业的经济拉动系数为1∶9,筹备期间,世博经济每年对整个长三角地区投资的拉动约为30%;在举办之年,世博会对长三角地区投资的拉动将超过50%。
借助“世博效应”加速转型升级
为保证世博期间拥有更多的“蓝天碧水”,上海不少高耗能、高污染、高危险的企业必须进行调整。仅2009年,上海主动完成结构调整项目近850项,主动淘汰产值296亿元,并向外转移300亿元不适合发展的工业产值。
作为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之一,长三角经济近年在土地、环境、劳动力等传统生产要素方面受到的制约,也比其他地区更加突出。人们期待,上海世博会能成为“催化剂”,使长三角成为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先行区。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强调,充分利用举办世博会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广交国内外朋友和企业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努力使世博会成为推进上海发展转型的契机。下决心调整外贸发展方式,逐步扩大高新技术产品、装备制造产品和服务贸易的比重,大力发展离岸贸易,进一步提高贸易便利化程度,使上海成为中国最佳国际贸易交易地。
驱车沿沪宁高速公路驶出嘉定区域,下高速后往西再行驶约10分钟,就到了昆山的花桥。抬眼望去,是气派不凡的商务大楼,舒适优美的现代化小区,优美如画的城市公园。很难想象,这里几年前还是一个高污染企业、低端加工制造业密集的乡村小镇。
花桥国际商务城管委会副主任唐乃新用“三个转变”概括花桥转变:从制造业为主转变为金融外包、物流等服务业为主,服务经济比重已超过50%;从乡镇转变为城市;就业人群从简单劳动力为主转变为白领为主。他说,花桥的迅速发展得益于上海的辐射和带动。
统计数字显示,2009年,上海的新能源等9个重点领域的产值,从2008年的6500亿元增加到7400亿元左右。而上海第三产业的增加值,也有望首次占到六成左右。
据了解,在上海世博会的半年会期里,每月将举行一次主题论坛。这6个主题论坛的主题涉及“信息化与城市发展”“城市更新中的文化传承”“环境变化中的城市责任”“科技创新与城市未来”“经济转型中的城乡互动”以及“和谐社会中的家居城市”等。
上海世博会环境顾问、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与管理研究所所长诸大建说,这些论坛集中探讨如何提高城市发展的质量,长三角地区应充分接受世博理念,加快建设宜居的城市体系。
在共办共享中加快协调发展
在刚刚过去的2009年,国务院确定9个区域发展规划为国家发展战略。国内区域经济的版图将面临重构。长三角期待能在共办与共享世博盛会中进一步促进各省市间的融合协调发展,从而在区域经济中继续领跑。
2009年11月底,长三角地区党政负责人聚首苏州。他们在座谈中一致认为,上海世博会是推进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契机,“在分享世博机遇的同时,保证世博会成功举办是今明两年长三角地区共同的责任和使命”。
筹办世博会这几年,长三角地区日益密集的高速公路与即将通车的高速铁路是长三角各省市“共办世博,共享世博”的生动案例。
作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重大工程,2009年最后一天,连通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与浙江嘉兴、湖州、杭州的上海S32申嘉湖高速公路正式通车。随着这条贯通上海南部与浙江北部的高速公路“大动脉”的全线通行,上海自北向南,从西大门出城通道达到了7条。此外,时速达350公里的沪宁城际、沪杭高铁和京沪高铁虹桥站部分设施,也将在世博会期间相继建成投入运营。长三角各大城市将在世博会前后形成网络状的高速交通连接。
“借助于世博会,长三角正在加快形成‘一日交通圈’,早上去另一个城市办事,当晚就能回来。”诸大建说,“这就是一个国际级大都市圈的交通形态。”
长三角旅游空间也将进一步被打开――上海已在长江吴淞口地区开建一个国际邮轮港项目,计划在世博会之前投入使用,接待乘坐国际邮轮入沪的世博游客。在这个项目实施的同时,长江中下游首条游轮旅游航线也已开通。可以预见,今年5月起,“世博之旅”将与“长江游”有效衔接。
筹办世博会以来,长三角各省市全方位合作、一体化发展的画卷正徐徐展开。世博会、上海国际金融和航运中心建设等构成区域合作分工的平台,交通、医保、工商等基础领域的网络建设和制度衔接正在提速,生态补偿机制等前瞻性课题直接为环保等新兴产业的区域发展联动铺平了道路……记者在上海给昆山花桥国际商务城管委会副主任唐乃新打电话,已经不用拨区号――上海的电话线网,已经在花桥“落地”。
经验表明,大型展会的辐射作用和商机溢出效应会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强有力的“推进器”。诸大建认为,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上海世博会,将使长三角成为世界级大都市圈的时间提早10-15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