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需求说逼中国高价买粮.
“中国需求说”逼中国高价买粮
“中国需求说”逼中国高价买粮 更新时间:2010-12-23 7:56:32 近日,美国将乙醇的税收抵减政策延期一年,此行为必将导致食用玉米短缺,抬高玉米价格。作为世界主要的粮食进口国之一的中国将成为最大的受害者之一。可以预见,国际玉米价格会在“中国需求说”的影响下逐步走高,中国将再次被迫高价买入玉米。如何走出“买什么什么贵”怪圈成为了中国必做的课题。
12月17日,CBOT玉米期货因乙醇的强劲需求等因素的影响,收至将近28个月高点。其中3月合约上涨9美分,报收596.50美分/蒲式耳;5月合约上涨8.75美分,报收604.25美分/蒲式耳。
由于畜牧业等下游产业发展迅速,中国玉米需求缺口近期被炒得很热。各粮食出口国都盯上了这个“大蛋糕”。美国谷物理事会称,明年中国的玉米进口量可能增至740万吨。如果全部来自美国,其玉米出口将会增长15%。
由于粮食进口数量较大,并缺乏定价话语权,“买什么,什么贵”的怪圈也同样出现在粮食领域。“‘中国需求说’一直都是国际粮价出现波动的诱因。2004年我国小麦进口突然增加时,就曾带来了国际小麦价格的暴涨。”北京东方艾格农业咨询公司分析师马文峰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说。
回顾我国的粮食安全战略,不难发现我国总是处于一种静态“防御”状态。即确保95%的自给自足率的同时,如果出现供需缺口往往会从国际市场“一次性”购进。
“粮食缺口的‘硬伤’,常常让中国不得不吞下国际粮价暴涨的苦果。而且进口粮食时,国家常常大张旗鼓,唯恐国际粮商不知道这个消息。”马文峰说,在2010年我国传统粮食贸易格局发生逆转的前提下,这种方式隐藏了巨大的危机,甚至会重蹈大豆覆辙。
其实,从技术角度而言,我国可以避免“买什么什么贵”的尴尬。可选的方法是,把静态的粮食安全转为动态,更倾向于把粮食看作一种商品,实行“低买高卖”的策略。国际粮商就较难判断中国是在自然购进,还是在弥补缺口。
在低买方面,今年的小麦进口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其购买价格远远低于当时的国内小麦价格。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8月份,小麦进口的平均单价为252.7327美元/吨。“低价购进的小麦很给力,国际粮价高企后,我国进口粮食的合同就很少见了。”马文峰说。
社科院农村所研究员张元红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也表示,我国储备粮进口单一,也是造成“中国需求说”很重要的原因。中国有必要拓宽进口渠道。
据悉,进口小麦的大多是广东、浙江、山东等地的面粉企业。“国家要想低价购进也很简单,只要及时给需求企业及时下配额。”马文峰介绍,这些企业的进口也是中粮代理的,只不过走的是市场渠道,属于自然购进。相反,如果是发改委给中粮下的死命令,中粮往往不会考虑成本问题。
“在高卖方面,在保证国家基本需求的前提下,高价时期出口一部分粮食也未尝不可。但由于粮食不同于普通商品的特殊性存在,不能大批量地出售,以免对国内粮价造成很大影响。出口下游的加工产品到是一个选择。”马文峰说。
中投顾问食品行业首席研究员陈晨则不同意低买高卖的策略。他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说,低买高卖是一种市场化交易手段,粮企作为市场主体必以追求最大经济利润为目标,但将极大地伤害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以及民众消费者的利益。如果把控不好,很容易打乱我国粮食市场经济秩序,不利于我国粮食安全。
张元红的担忧来自于粮食不适合长期储存,储存的成本较高,浪费现象也很严重。而且,国际粮价波动性很大,较难做出正确判断。
但不能忽略的一点是,粮食进出口的配额一直在国家的掌控之下。“只要国家在进出口数量上控制到位的话,应该能避免出现这一点。对国际粮价的预判也是我国必须要做的功课。”马文峰说。
相关文章:
未来十年能源需求或再增20亿吨央行明日再次地量发行10亿元3月期央票陈德铭: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将是中国经济发展新亮点上周新增A股开户数环比增2.4%中国基本医疗保障已覆盖12.59亿人解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粮安则天下安我国占全球进口总额比例位列第二将积极扩大进口草原“风车”创造奇迹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稳定粮食生产系明年首要任务商务部:明年中国将积极扩大进口促进贸易平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