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需要积极的股市政策.
中国需要积极的股市政策
中国需要积极的股市政策 更新时间:2010-3-14 0:00:53 华东师大李志林博士 对当今低迷的中国股市,广大投资者很不满意,因为,金融危机发生地、重灾区和经济负增长的美国股市,只比危机前跌25%;同样经济负增长的香港股市也只比危机前跌30%不到,而经济增长8.7%的中国,股市至今仍比危机前跌50%以上。 股指涨幅与经济增速相比,也大大落后。从2000年―2010年,中国GDP总量增长2倍,上市公司业绩年均增长20%,但股指仅从2073―3014点,10年中只涨45%,平均每年涨4.5%,远低于GDP9.7%的增长率。而10年中巴西股市涨了7倍,俄罗斯股市涨了6倍,印度股市涨了5倍,香港股市涨了1倍,中国股市的表现实在差劲。 是因为“中国股市泡沫多”吗?否!目前在3000点左右已盘整了几个月,按2009年业绩,平均市盈率仅20倍左右,是20年股市罕见的、通常是可以发动大牛市的低估值,与只选30个样本股做统计的美国、香港股市的估值相差无几。 那么,中国股市为什么长时间在3000点徘徊、不敢涨上去呢?我以为,关键是:没有像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投资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那样,采取积极的股市政策。 积极股市政策应包括哪些内容? 1、在货币政策上要给投资者一个明确的预期。近期美联储、欧洲央行多次表态,相当长时间内将维持低利率政策,所以,美欧股市出现几个月来连续的稳步上涨态势,对经济复苏和恢复市场信心起到重要的作用。而中国股市从元旦后一路下跌300点,主要原因是市场被货币政策将改为“紧缩”、“加息”、“退出”所困扰,严重影响了投资者信心和新资金入市的决策。在这方面,尤其需要货币当局对市场有一个合理的解释、引导和预期,以消除市场的误解。 2、对加大直接融资比例要作正确的理解和安排。发达国家的直接融资中80%是债券融资,20%是股市融资。而在中国,将直接融资与股市扩容划等号,简单理解为不用还本还息的发新股。这几个月来,市场视为最大利空的银行股的“再融资门”,症结就在于只想增发,不想发债,只想做大,不想做强,理所当然地遭到市场的抵制。中国的直接融资也应加大债券比重,而股市的扩容应该保持适度性和供求的平衡性。 3、对年度扩容计划要安民告示,将股市的扩容功能与投资者的盈利功能同等重视。现在,央行对每年货币供应量都事先预告,有严格的限制;银监会对银行每年每月的新增贷款都有严格的计划,都进行窗口指导;国家发改委对每年的投资规模都有严格的控制,唯独证监会对每年每月的扩容额度却打闷包,具有或然性、随意性,以至于去年11月、12月和今年1月,每月都罕见地发行35―36只新股,造成市场供求关系严重失衡,股指至今在去年年底250点下方运行,将投资者本该在年报公布期、收获期获得的收益,过多地让新上市公司分配了去。 4、加强对新股超高发行价的窗口指导。在当今各国市场经济中,没有纯粹的市场化,都是有调控的市场化。但是,这半年多来,打着“充分市场化”旗号的新股离奇的高发行价,严重吞噬了市场的健康发展。二级市场大盘股仅十几倍市盈率,但新大盘股发行市盈率却40倍以上;二级市场中小盘股仅三四十倍市盈率,但新中小盘股发行价市盈率却60―100多倍;二级市场平均市盈率仅20倍,但新股平均市盈率却高达50倍,遂导致19只新股破发,高开低走,像瘟疫一样给出“市场看跌”的信息,加剧了空头气氛。故建议参照以往增发价不得超过二级市场20天均价的90%的规定,由交易所负责,对新股发行价,按同规模、同行业、同类型股二级市场20天平均价的90%作为上限,然后由机构进行询价,以确保一、二级市场均衡发展。 5、多元化地发展机构投资者。要改变目前公募基金“一基独大”的局面,像国家大力发展民营经济那样,大力发展民营的公司化的私募基金,既可吸引大量民间股权投资,又实施基金投资人与基民利益捆绑,减少“老鼠仓”行为。同时,应为“国有控股和参股上市公司不得从事证券投资”松绑,证券投资也是合法投资,有效投资,只要不动用银行贷款,应允许股份制公司用自有资金投资股市。这至少比投资重复建设项目,产业过剩项目和高能耗、高污染项目,对国家、对人民更有利。尤其在目前平均市盈率仅20倍情况下,更应大力鼓励投资者入市。 6、3000点一线应理直气壮地宣传股市“稳中有涨”,吸引储蓄资金流向股市。据统计,目前所有存款总计达62万亿,其中居民存款达26.3万亿,增速非常快,尤其在温和通涨、人民币升值预期下,许多居民都有通过股市投资使财产保值、增值的愿望。只要贯彻“创造条件,切实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指示,真正把股市与经济和上市公司业绩增长同步、实现稳中有涨放在重要位置上,也就是每年让股指上涨10―20%左右,如去年底是3286点,今年能涨到3600―3950点,平均市盈率也只有24―27倍。若有这种预期,那么,新增资金不请自来,加大直接融资比例的任务可顺利完成,股市对经济和消费的拉动作用将十分可观。 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