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25基点增幅惹争议利率计算周期是否需调整
“25基点增幅”惹争议:利率计算周期是否需调整
“25基点增幅”惹争议:利率计算周期是否需调整 更新时间:2010-10-21 6:54:13 早报记者 罗晟 中国央行昨日首次将利率调整幅度改为25个基点,放弃了调幅为算盘式被9整除的传统。这一与国际接轨的做法让市场猜测,中国的利率计算周期是否也已由目前的360天调整为国际通用的365天? 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昨天在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国内商业银行采取统一的360天利息计算周期,其调整在程序上需经财政部批准。 来自银行业的人士昨天也证实,国内银行仍然采用的是360日计息周期。 眼下,中国利率计算周期是否应调整的话题,正在学者专家之间展开争论。 “25”与现行计算无冲突 “央行选择加息25个基点,表明中国央行将在未来选择国际惯例的365天的利率计算周期。”澳新银行中国经济研究总监刘利刚在昨日发布的报告中指出,此次加息是央行常规做法的重要转变,意味着中国银行业利率的复利算法将会出现明显的变化。 刘利刚昨日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澳大利亚、美国等主要国家的商业银行均以365天为利率计算周期。而中国银行业按照360天计息,包含了农历和九进制算盘等传统计算方法的因素。为了使利率能够被9整除,因此中国央行此前选择27个基点的加息幅度。 “原因是在算盘上,加9的倍数比加10的倍数容易得多。因此,现代的中国央行继承了旧时期的这个特别传统。”花旗银行驻北京经济学家彭程在接受外电采访时表示。不过,他还称,“但很明显,电脑和市场参与者也许喜欢更整齐的数目。” 鲁政委则在中国利息计算周期是否需要调整的问题上持不同看法。他认为,25和360均是5的倍数,未来央行若继续按照25个基点或其倍数的国际基准利率调整惯例,不会与现行周期计息冲突,故利率计算周期调整的必要性也欠缺。 高盛/高华中国区经济学家乔红在昨日发布的报告中称,央行将基准利率上调25个基点,而不是27个基点,更符合国际惯例,但其影响与先前调整27个基点的影响基本相同。 “将放弃加息27个基点” 从世界主要国家的央行加息幅度来看,均是25或其倍数。以今年的情况为例,澳大利亚央行在6月宣布加息25个基点至4.25%;加拿大央行在6、7、9月间分别三次加息25个基点,基准利率由0.25%升至1%;韩国在今年7月加息25个基点至2.25%。 乔红称,在此之前,中国央行倾向于将利率水平和利率调整幅度保持在能被9整除的数字,因为这有助于简化国内银行体系的利率支付。因此,中国过去的利率调整幅度一直都是9的倍数。 据了解,在2002年之前,中国调整基准利率,其幅度有过45个基点、180个基点、99个基点和153个基点等,2002年之后均使用27个基点或其倍数,即27个基点、54个基点和108个基点等。尽管调整幅度不同,但这些数字都可以被9整除。 乔红称,此次加息25个基点意味着在计算机化的中国现代银行体系中,上述简化利率计算和支付的必要性可能已经有所下降。 鲁政委和刘利刚在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均认为,中国央行将放弃此前加息27个基点的做法,而采取与世界主要央行相似的一次加息为25个基点或25个基点倍数的做法。 “长远来看,中国银行业与国外银行和客户的业务往来将更多,因此有必要使用统一的利率调整幅度。”鲁政委说。 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