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双创周day3丨人工智能如何赋能产业院士们这样说
作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人工智能如何为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赋能?
6月15日,“人工智能+”产业论坛在杭州未来科技城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政产学研金”各领域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这一话题。该活动由浙江大学主办,浙大控股、浙大人工智能省部共建中心和浙大社科院联合承办,是2019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重点活动之一。
在上午的主论坛上,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能战略咨询委员会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教授和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春江教授分别登台演讲。来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
潘云鹤:
人工智能,我十分看好长三角
“很多人讲,浙江省既要抓数字经济又要抓人工智能,这两者的关系如何?”在题为《人工智能2.0及数字经济》的演讲一开始,潘云鹤院士就给出了他的界定:“人工智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战略抓手。”
为何要大力发展人工智能?潘云鹤院士说,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基础薄弱。他给出的一个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为686亿元。
而在国内,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较好的几个区域是粤港澳、长三角、京津冀、东三省。“长三角是一个很平衡的地区,学者也很强,企业发展也很强,所以我是十分看好长三角的,是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
他说,现在所说的人工智能,可以成为“人工智能2.0”,关键理论和技术集中在大数据智能、群体智能、跨媒体智能、人机混合增强智能和自主智能系统。“我们认为很重要的应用是智能城市、智慧医疗、智能制造等。”
在现实生活中,人工智能2.0已经显露端倪。比如,大数据上的深度学习+自我博弈进化技术,基于网络的群体智能已经萌芽,人机融合增强智能发展迅速……
赵春江:
人工智能应用,农业前景广阔
当人们都在谈论人工智能时,将人工智能与农业联系起来的很少。在题为《人工智能农业应用展望》的演讲中,赵春江院士表示,人工智能在农业领域应用前景广阔。
“国外研究机构的报告预计,在2017年到2021年期间,人工智能在农业中应用的复合增长率为22.68%。”赵春江院士说,在实践当中,人工智能技术在农业里的应用并不陌生。
人工智能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机器人应用是其中一个重要内容。他介绍,我国农业领域应用机器人起步于1990年代,主要集中在自动驾驶拖拉机、小型农业移动平台、嫁接机器人、移栽机器人等。
在《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就有涉农的内容:“智能农业。研制农业智能传感与控制系统、智能化农业装备、农机田间作业自主系统等。建立完善天空地一体化的智能农业信息遥感监测网络。建立典型农业大数据智能决策分析系统,开展智能农场、智能化植物工厂、智能牧场、智能渔场、智能果园、农产品加工智能车间、农产品绿色智能供应链等集成应用示范。”
“未来,人工智能+农业的应用会越来越普遍。”他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