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开展金融创新应遵循商业银行开展金融创新时应遵循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商业银行开展金融创新应遵循的一些知识点,和商业银行开展金融创新时,应遵循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中国的金融领域有哪些创新?为了实现现代化经济,如何实施创新战略证券公司业务发展中如何进行融资渠道创新?如何处理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中国的金融领域有哪些创新?未来3-5年中国金融市场的主要创新发展趋势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发展以及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规模的不断上升,山东思脉特奇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SMCTS)认为中国金融市场(主要包括股票、债券和货币),其产品多样化、金融科技的应用和与国际产品、服务标准的对接是现在和将来市场创新的发展导向。
股票
股票市场应准许更多像MSCI这样的外资机构投资者在华设立分支、合资公司,有助于股市提升市场效率和投资者的长期价值意识,改变以投机为导向的行为。在新产品方面如房地产信托基金(REITs)也能有效吸收由于住宅房地产降温而退出的投资人。
理财
银行和保险公司的理财产品有望通过成立专业化的理财分公司,为投资者特别是高净值客户提供专业化服务,这也有利于金融服务机构更好地分类和管理资本充足率。
环保、社会和治理
随着环境保护、公司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ESG)方面的重要性不断加强,SMCTS预期未来金融产品将推出专门针对这三方面的板块,这样有助于公司提升在这些方面的意识,也有助于特别是上市公司在可持续发展报告方面取得进步。
金融科技
金融科技如人工智能和区块链将在技术、量化和多数基本面分析中得到应用,提升大数据共享和解析的优势。再就是,通过新兴科技将重复性、劳累的工作自动化例如客服的部分工作交由机器顾问来完成。
国际标准
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中国金融产品和服务仍处于传统的股票、债券、货币存贷和银行商业金融业务为主的发展阶段。一些其他投资类产品或模式如私募基金、期权等金融衍生品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市场规模,未与国际标准接轨;这方面的改善和创新将为金融市场的多样化和可持续性发展提供支持。
总的来说,SMCTS认为中国金融创新应从产品和服务的国际标准和质量入手,开发能培育投资人长期投资意识的产品和市场规范,通过机构者的规模交易提升资本市场的效率和信息透明度。最后,在职业准则和道德规范方面,金融监管者应加强上市公司管理者和投资机构在内部交易、信息披露、客观高质量分析报告等方面的控制和促进公司建立职业准则和道德规范管理体系。
更多实用新型短文,请关注头条号【SMCTS战略管理和技术】
为了实现现代化经济,如何实施创新战略1、要着眼于坚持问题导向。
要敢于触及矛盾、长于解决问题。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能力不够强,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
增强问题意识,就是要以解决问题为工作导向,化解矛盾、破解难题,抓紧解决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中的重大问题。
2、要着眼于推动创新发展。
发展动力决定发展速度、效能、可持续性。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首先要解决好动力问题。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坚持创新发展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根本之策,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3、要着眼于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风险。
要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和底线思维,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风险特别是金融风险这场攻坚战。
要加强经济风险特别是金融风险的隐患排查,坚持标本兼治,注重以完善体制机制来防范化解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4、要着眼于保障和改善民生。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根本目的。如果发展不能满足人民的期待,不能让群众得到实际利益,这样的发展就失去意义,也不可能持续。
要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上,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证券公司业务发展中如何进行融资渠道创新?文/陈妍,编辑/姚顺意
我国资本市场在金融开放的大环境下日渐成熟,作为重要参与者,证券公司的数量和业务规模发展迅猛。据中国证券业协会统计,2018年,131家证券公司营业收入合计2662.87亿元。证券业竞争随之白热化,证券公司只有不断调整业务结构、拓展业务版图和突出专业能力,才能赢得竞争优势。在传统经纪等中介型业务获取佣金的基础上,转向融资融券等资本中介型业务赚取利差,利用自有资本开展自营投资业务获取收益,以及设立专业子公司为客户提供资产管理服务等,这些资金高耗型业务使得证券公司的可支配资金规模成为决定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因此为了扩大和保持市场地位,寻求合规有效的融资成为证券公司飞跃性发展的重要环节。
证券公司融资与业务发展关系实证某上市证券公司成立于1993年,注册资本35.89亿元,2017年A股上市。成立至今,其业务重点及收益结构不断变化,从以传统经纪业务为主逐步发展到以融资融券、自营投资与股权投资为主,投行、咨询、资管业务比重逐渐上升的多元化业务结构,由此融资需求日益增加。目前,该证券公司主要依靠债券回购、发行收益凭证、同业资金拆借、发行公司债券、次级债以及股权融资等方式筹集资金。
1.配合业务发展总量动态缩放融资总量
近5年来,该公司总资产规模从242亿元扩大到577亿元,收入规模从22.6亿元增加至40.1亿元,业务规模的增加离不开融资的支撑。2014年至2015年,我国证券市场出现牛市行情,上证综指最高5178点,为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该公司进行了大规模融资。2014年进行增资扩股,股本从18亿元增加到31亿元,资本实力几近翻倍,同年首次发行次级债;2015年大量增加外部债权融资。在充沛的资金支持下,公司积极拓展业务,融资融券等信用业务进入快车道,两融业务增长也同步促进了证券经纪业务的增长。2015年,该证券公司的客户数量和日均交易量均大幅上涨,证券经纪业务和两融业务收入出现井喷式增长,营收迅猛增长。2016年,证券市场大幅下行,该公司当年营收随之下降,外部融资也同步缩减。2017年,该公司成功实现A股IPO,资本实力增强,并于震荡市场内维持业务平稳发展,降低外部债务融资规模以改善整体流动性风险。该公司近5年资产负债和营收情况如图1所示。
▲图1业务发展总量与融资规模关系(由公开年报数据整理,单位:万元)
2.配合业务发展阶段动态优化负债结构
为赢得竞争优势,该证券公司不断向多元化、创新化和专业化的综合性业务转变,经营能力逐渐成熟稳定,资产负债结构逐渐得以优化。通常中小型证券公司的权益资本会远低于大型证券公司,因此资产负债率相对偏高,负债规模有限,这也是中小型证券公司发展需要突破的核心问题。中小型证券公司随着业务规模增加,会积极寻求权益资本增加,资产负债率也逐步优化至合理水平。在2013年至2015年间,其资产负债率相较行业前列的综合型券商和行业平均水平偏高。为降低财务风险,该公司近5年来资产负债率呈现下降趋势。2014年和2017年该公司两次增加股本,2014年还增加次级债(可并入资本),资产负债率大幅下降。在权益资本支持下,该公司未来可以搭配更合理的外部负债水平,既可以促进业务发展,又能将财务风险控制在较低水平(表1)。
▲表1各年资产负债率对比(数据取自WIND,单位:%)
3.配合业务发展风险动态调整融资种类
该公司融资总量与营业收入变化基本一致,更重要的是融资种类由零长期负债逐渐向合理的长短期负债组合发展。2013年,该公司业务规模较小,营运资金的主要来源为股东投入和短期负债资金,对外负债总体处于较低水平,手段相对单一。2014年,通过发行次级债,补充了稳定的中长期负债资金,短期融资则仍以债券回购为主。2015年,证券市场大幅上涨,该公司各项业务大规模发展,并设立了两家专业从事股权和金融产品投资的业务平台。为支持多元化业务发展所需的长期资金,增加了次级债和公司债发行规模,短期融资方式也更加多样化。2016年,行情下行导致金融风险凸显,为防范流动性风险,该公司减少短期负债来源,增加中长期负债,往稳健型财务结构方向调整。2017年,资金市场较为紧张,短期融资方式中债券回购市场大量萎缩,该公司通过发行收益凭证来补充短期流动资金需求(图2)。
▲图2某证券公司近5年负债结构(由公开年报数据整理,单位:万元)
证券公司融资特点及现行融资渠道比较相较于金融市场成熟的发达国家,我国证券公司的业务发展呈现出创新多元化和长期化趋势,因此券商融资特点发生显著变化:一是融资规模与营收规模、市场增长速度高度匹配;二是为增加负债规模,趋向不断提高权益资本;三是为形成稳定的资金来源,融资期限更偏向长期。我国证券公司现行可采取的融资渠道主要分为短期和长期融资。
1.短期融资渠道
短期融资通常是期限一年以内的融资方式,各类短期融资渠道在发行对象、可融规模上均有不同限制(表2)。
▲表2各短期融资渠道对比一览表
2.长期融资渠道
长期融资通常是期限一年以上的融资方式,现行常用的长期融资包括发行公司债券、次级债、公开发行股票和并购等。公开发行股票是较好的长期资金来源,不仅可以规范公司治理、提高知名度,而且扩充了权益资本,进而可增加债权融资额度,但单次规模有限、程序复杂以及耗时较长,还可能导致控制权风险,目前国内131家证券公司中已有40余家在沪深A股上市。次级债由于可按一定比例计入附属净资本,因此颇受证券公司青睐,但碍于利率较普通负债高、筹措难度大等问题,使用范围并不广泛。公司债券得益于流通性强、融资对象广、标准化程度高、方式灵活和简便快捷等特点,成为长期债权资金的主要来源,公司债券根据审批机构、发行场所不同又区分为公司债、企业债及中期票据等,在资金使用用途、发行条件等方面存在差异,其中公司债要求累计债券余额不超过净资本的40%。
证券公司融资渠道创新和管理建议2019年7月,证监会发布《证券公司股权管理规定》,明确将证券公司分为综合类和专业类两类证券公司。证监会在时隔12年后重新启动内资证券公司的设立审批,以及加大金融业开放力度,放开外资控股证券公司比例限制,此举将促使证券行业充分竞争,从而打破同质化发展格局,对证券公司融资能力的考验进一步加大。与此同时,伴随我国资本和货币市场不断成熟,证券公司获取资金的机会也大大增加。构建适合个体证券公司发展阶段的融资模式,做好流动性风险管理,成为战略发展的必经路径。
1.分析政策导向,筹划创新融资渠道和金融工具
成熟的市场中,证券公司的资金来源一般10%为股本融资,20%为长期债权融资,而占比70%的资金来源为动态融资,即以业务需求为基础,通过短期资金融通,包括使用客户担保品和发行资产支持证券等提供充裕资金。而相形之下,中国的短期融资却在融资用途、渠道和期限等方面严重受限,抑制了证券公司的资本中介业务发展。随着业务规模扩大,证券公司应积极筹划发行创新资产支持证券,通过合伙企业或信托计划等形式,以融出资金形成债权为底层资产,进而盘活存量债权,拓宽资金来源。寻求与证券公司的合作渠道,构建融资融券业务的资金来源。分析债券市场政策和趋势,在融资期限和资金用途上寻找最为匹配证券公司业务特点的债券种类,提高标准化债务融资工具规模。
2.预判市场环境,提前评估融资渠道、总量和结构。
由于证券公司的融资规模与营收能力和市场大环境高度相关,因此应加强证券市场行情和资金市场松紧的形势预判,提前做好融资结构调整准备,包括建立短期和中长期的融资渠道配合,充分发挥短期资金灵活、低成本的优势,也要利用好长期资金稳定、安全性高的特点,在降低资金成本的同时减少流动性风险。结合业务发展阶段,对比行业平均水平,动态优化公司资产负债结构和资金来源渠道。
3.建立规模优势,股债同行,增强净资本实力。
根据上交所发布的《科创板股票发行和承销业务指引》规定,证券公司作为保荐机构必须成立另类投资子公司跟投所保荐的股票,并且锁定时间不少于24个月。此类规定对证券公司净资本又提出了新要求。中小型证券公司只有不断寻求增资扩股和公开发行股票的可能性,或通过合并、并购等方式提升净资本,增强规模优势,才能避免在可见的新一轮行业整合大潮中被淘汰。
★作者简介:陈妍,中级会计师,财务部总经理助理,主要从事财务审计方面工作。
如何处理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对于这个问题,首先咱们了解一下什么是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
金融创新(英语:financialinnovation),是变更现有的金融体制和增加新的金融工具,以获取现有的金融体制和金融工具所无法取得的潜在利润。它是一个为盈利动机推动、缓慢进行、持续不断的发展过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确立,金融发展将主要依靠社会经济机体的内部力量——金融创新来推动。
金融监管是政府通过特定的机构,如中央银行、证券交易委员会等对金融交易行为主体作的某种限制或规定。本质上是一种具有特定内涵和特征的政府规制行为。金融监管可以分成金融监督与金融管理。金融监督指金融主管当局对金融机构实施的全面性、经常性的检查和督促,并以此促进金融机构依法稳健地经营和发展。金融管理指金融主管当局依法对金融机构及其经营活动实施的领导、组织、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的活动。
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之间属于制约关系,同时也是一种保障。
金融创新的实质永远是微观个体为了利润最大化而所作的创新,而这样的创新是伴随着诸多风险的。这些风险最后都由投资者买单,做为微观的金融业个体,为了实现个人利润的最大化,他们是不会考虑风险波及的影响的。
所以,金融业的所有行业都在为一件事而努力,就是赚钱。这样,矛盾就出来了。金融业为了赚钱而创新,不顾及投资者风险;而投资者也不能承担很大风险做投资,这样的矛盾使得金融市场就无法运作了。因此,金融监管的作用就在于此了,即为了保障投资者的权益也同时为了保护良好的投资环境,制约金融创新的发展。
另一方面,也为创新的金融产品提供一个保障。中国的股期的上市可是经过了多少年的研究,不断地选择最优时期才做出的决定。所以说,这样的监管为的就是确保金融创新能够在市场里稳健发展。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