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汶川医疗卫生恢复重建对口支援工作会召开

卫生部汶川医疗卫生恢复重建对口支援工作会召开 更新时间:2010-8-26 0:21:36   卫生部汶川地震灾区  医疗卫生恢复重建对口支援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  为交流总结恢复重建和对口支援工作经验,部署灾后恢复重建项目收尾和竣工验收工作,并对下一阶段对口支援工作提出具体要求,2010年8月24日-25日,卫生部在成都召开汶川地震灾区医疗卫生恢复重建对口支援工作会议。卫生部副部长陈啸宏,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陈文华,甘肃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张正峰等出席会议。会议由卫生部规财司司长李斌和副司长刘殿奎分别主持。  陈啸宏副部长在会上介绍了医疗卫生系统恢复重建取得的显著成绩。他说,一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灾区省委、省政府的直接指挥下,在各地区、各部门、社会各界,特别是对口支援省的大力支持下,汶川地震灾区和对口支援省卫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紧紧围绕重建工作重点,发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艰苦奋斗、奋力拼搏,全面推进恢复重建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一是“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重建目标基本实现。对口支援省和灾区各级卫生行政坚持科学重建、和谐重建、务实重建、艰苦重建,卫生系统灾后恢复重建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截至2010年7月底,灾区3省开工建设项目1,667个,其中已经竣工1,370个,分别占规划总数1,750个的95%和78%。其中,四川省开工建设1,355个,其中已竣工1,196个,分别占该省规划项目数的95%和84%;甘肃省开工建设221个,其中竣工105个,分别占该省规划项目数的94%和44%;陕西省91个项目全部开工建设,已竣工69个占该省规划项目数的76%。纳入对口支援的24个受援县规划项目648个,目前631个项目开工建设,576个项目已竣工,分别占规划项目数的97%和89%。  预计到9月底,超过90%的项目将竣工投入使用,基本实现“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重建目标。  二是医疗服务能力已达到甚至超过灾前水平。在对口支援省的帮助下,经过灾区广大医务人员的奋力拼搏,目前灾区医疗服务能力已经达到甚至超过灾前水平。第一,建立了更加完善的基层医疗服务网络,基础设施条件大为改善,千人口床位数等主要医疗资源指标已明显超过灾前水平。第二,灾区医疗服务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对口支援省医疗队通过开展“传、帮、带”等形式,提高灾区医疗技术人员业务能力,帮助灾区县级医院开展了纤支镜应用技术、高难度骨科手术等40余项新诊疗技术。第三,基本医疗服务数量和质量全面超越震前水平。据统计,2009年四川省灾区共开展诊疗服务约2,204万人次,较2008年增加26%。  三是公共卫生服务实现全覆盖。各对口支援省卫生行政部门组织选派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疾病防控和卫生监督人员,赶赴灾区,积极开展对口支援工作。据统计,从对口支援工作启动到2010年7月底,19个对口支援省共派出数十批千余人次卫生人员赴灾区开展疾病防控与卫生监督工作。工作人员深入农村、社区,现场指导实施消杀工作,组织疫苗接种,开展饮用水、食品以及环境卫生等监督监测,加大卫生知识宣传力度,提高应对重大突发疫情的处置能力,卫生防疫和卫生监督实现全覆盖,受灾地区未发生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圆满实现了大灾之后无大疫的目标。灾区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覆盖率达到100%,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到98%以上,餐饮单位、公共场所卫生监督覆盖率达到97%以上。地震灾区法定传染病发病率稳中有降,与前3年相比,报告病例数下降30%。  四是心理援助和心理康复效果明显。在中央专项资金支持下,对口支援省协助灾区省选派骨干力量,建立和完善灾后心理卫生服务网络,培训当地卫生专业人员,开展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等工作。目前,已在全部51个重灾县建立灾后心理卫生服务网络,开展了受灾人群心理健康教育、高危人群心理疏导、一线救灾干部心理保健培训和心理减压疏导等工作。灾区3省共设立心理咨询门诊4,600多个,已开展高危人群心理干预10.5万人次,治疗患者近千人,培训人员1.4万人次,省内外派出对口支援灾区的心理卫生专业人员近万人次。所有灾区县均开通了灾后心理援助热线电话,有的地方还设立了灾后心理援助网站,为干部群众提供便捷的心理援助服务。  同时,灾区卫生技术人员队伍建设进展顺利,各项对口支援工作深入推进,灾区医疗卫生服务软实力得到大幅提升。  陈啸宏指出,在灾区省和对口支援省的共同努力下,医疗卫生系统恢复重建取得了阶段性重大成果,但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需要及时研究、解决。他强调,今年是夺取灾后恢复重建胜利的决胜之年,也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关键之年。总体来看,到今年9月,中央提出的医疗卫生恢复重建任务能够完成。今后,灾后重建要逐步转向以提升灾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能力为重点的新阶段。对口支援省和灾区省既要继续加大力度、全力攻坚,围绕保质量、保安全、保进度的目标,采取有力措施,夺取医疗卫生系统灾后恢复重建的全面胜利,更要着眼长远发展,适时转移工作重点,更加注重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提高灾区人民群众健康保障水平。今后一段时间,要重点做好几项工作。  一是打好重建攻坚战,确保实现9月底前90%项目竣工的目标。灾区3省和对口支援省要着力抓好在建项目的建设进度,确保实现9月底前90%项目竣工的目标。要统筹协调推进重建进度,认真组织竣工验收和固定资产接收,要继续把质量安全放在首位,坚持进度服从质量,切实抓好重建工程质量的监督和管理。要严防次生灾害发生,对于有安全隐患的医疗卫生机构,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次生灾害带来的各种损失。  二是管好用好已建成项目。现在大量重建项目已完工,灾区的规划建设一流,硬件设施一流,管理运行也要做到一流。第一,做好人员配备。灾区3省要提前安排好管理人员和医疗卫生人员的配备和培训,确保工程竣工后人员及时到位,资金及时解决,保障工程正常运行,发挥最大的功能和效用。第二,建立完善的医疗卫生机构管理维护制度。灾区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指导督促项目单位建立完善的运行维护管理制度,明确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责任,确保项目正常使用。第三,要落实运行保障经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积极协调财政部门,落实重建后医疗卫生机构的管理、维护和运行经费,确保业务工作正常开展。  三是适时转移重建工作重点,巩固和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灾区3省和对口省要适时转移重建工作重点,在继续加快医疗卫生机构项目重建、确保基本完成重建任务的基础上,将工作重点转向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上来,推动灾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上台阶,为灾区群众健康提供良好的保障。要做好对口支援队伍撤离后的工作衔接,采取措施巩固援建成果,灾区卫生行政部门要针对地震康复伤员多的特点,加强与有关部门协作,积极整合康复资源,促进伤员康复工作有效推进。要继续大力整治灾区环境卫生,加强传染病监测与防控,开展健康教育。要加强食品、药品和饮用水安全工作,主动监测食品、药品安全风险,提高饮用水卫生检测能力和水平,严格卫生监督执法,保证群众食品、药品和饮用水安全。  四是健全心理援助工作长效机制。地震灾害对受灾群众造成的心理冲击大,心理康复需要时间较长。灾区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在日常工作中推广灾后恢复重建心理援助的有益经验,逐步提高心理援助水平。要大力宣传灾后心理卫生知识,要认真总结和评估灾后心理援助工作的效果,积极推广有效的工作模式和方法,提高心理卫生专业人员服务能力和水平,要以全国精神卫生防治体系建设规划的实施为契机,加强灾区精神专科服务能力建设,建立健全心理卫生服务网络,完善灾后心理援助工作专科机构对基层机构的指导和督导制度,不断提高心理援助工作水平。  五是强化灾区人才队伍建设。今后灾区卫生工作的着力点应当放在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方面,实现卫生人才队伍服务能力和业务水平持续提高,更好地维护人民健康。要加快灾区急需人才补充,加强灾区卫生人员培养。  同时,灾区各级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要在全面完成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恢复重建任务的同时,加快推进医改各项工作。各对口支援省要以“回头看”的形式,会同受援县卫生部门,组织专项检查,巩固援建成果。  会上,陈文华副省长做了讲话,他代表灾区3省政府对20个对口支援省市大力援助表示感谢。会议期间,与会全体代表参观了四川绵竹市、安县有关医疗卫生机构,了解恢医疗卫生机构恢复重建情况和医疗卫生秩序恢复情况。会议代表在会上观看了四川、甘肃、陕西灾区医疗卫生恢复重建进展情况专题片,并听取3省卫生厅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进展以及20个对口支援省和3个受援县工作情况介绍。  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有关司局的负责同志,四川、甘肃、陕西灾区3省和对口支援19省、直辖市及深圳卫生厅有关负责同志,受援县及其所在地的卫生局长参加了会议。会议还邀请了青海玉树地震灾区卫生行政部门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会议。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影像测量系统

3d测量仪

影像测量仪系统

光学影像测量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