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之后 中国已迎来新经济增长周期?

危机之后 中国已迎来新经济增长周期? 更新时间:2010-1-15 16:21:43   危机之后 中国已迎来新经济增长周期?

每经记者 朱小雯

话题缘起

经过金融危机冲击之后,中国经济逐季回升。近日,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许宪春回顾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阶段,将其分为三个经济增长周期,并认为我国现在已经进入新一轮的,即改革开放以来第四轮、本世纪第二轮经济增长周期:“从分季看,去年一季度的6.1%构成了第三轮经济增长周期的季度谷底,我相信它也是新一轮经济增长的谷底,也是新一轮经济增长的起点。”

在中国经济的复苏趋势表现出持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一些经济学家对中国经济前景表示乐观,认为2010年中国经济有望进入本世纪以来的第二轮高增长、低通胀的黄金增长周期。应该怎样看待中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所处的位置和阶段?回答这个问题,也是我们判断今后的宏观经济走势的基础。今天,我们邀请3位专家来对这个问题进行解析。

经济仍处于高速增长趋势?

NBD:应该如何界定一轮完整的经济增长周期?许宪春对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周期这样划分:第一个周期从1981年到1990年9年时间;第二个周期是1990年到1999年,也是9年;第三个周期从1999年到2009年。

刘元春:理论上可以这么分。如果从固定投资增长来划分,大概是从1978年到1989年,1989年到1997年,1997年到2008年。中国经济增长周期具有共同性和不确定性,形态不是很稳定。

NBD:各位是否赞同去年一季度的6.1%构成了新一轮经济增长起点?

何志成:是开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周期,还是仍然处于高速增长的趋势中?我更倾向于后者。主张新的经济增长周期又将开始的经济学家,主要考虑的是中国经济经历了2007~2008年的经济调整和金融危机,认为经济曾经减速,增长周期曾经中断。其实,中国经济增长周期并未中断,在一个经济增长的长周期中必然出现经常性调整,关键要看这个调整时间长不长,对经济和社会财富的打击大不大。可以这样说,中国经历调整的时间段非常短,损失很小,而且加速很有力――2009年第二季度就出现经济加速。这种 “短调整”、“加速快”的特征不仅说明中国经济向上的趋势很难改变――即使是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同时也说明中国经济还处在高速增长的长周期中。所谓“新周期开始了”,这样的判断意义不大。

张斌:不能肯定中国即将进入新一轮高速增长时期,原因在于这次我们在谷底停留的时间太短。这段时间越短,说明我们为未来经济增长所作的准备越不充分;政府政策和企业的调整越不充分,新一轮的增长可持续性就越难保证。如果把当前的经济增速提高认定为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开端,我认为这一轮的经济增长周期会比前几轮短命。

刘元春:我认为中国目前不一定就进入了一个新的经济增长周期。按照GDP增长的波峰波谷来划分周期的话,2009年一季度是一个波谷,二季度GDP开始反弹,理论上可以看作一个新周期的开始。但是,这个反弹是否可以平稳过渡到高增长时期,我认为现在还很难判断,因为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与上一轮周期相比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判断新周期的另一重要标志是,企业是否愿意为下一轮的增长进行主动投资,目前还看不到这一标志。此外,虽然去年12月份的外贸强劲反弹,但是欧美等发达地区的经济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面临通胀与资产泡沫威胁

NBD:经历金融危机后,我国在未来一段时间的经济发展与之前的周期对比有什么不同?存在什么新问题?

刘元春:2000年到2008年这一个增长较快的周期,动力主要来自房地产和出口;而这一轮的增长动力已经有了明显差别,出现了动态变异,但2009年之后出现怎样的变化现在还不是很明确。

何志成:中国经济最大的问题是“单肺经济”结构,缺乏自主的知识产权,没有能够唱响世界的知名品牌。过去30年,我们很多经济门类的增长是恢复性的,是在分配机制、社保机制没有健全的时候单兵突进,是完全依靠“单肺”――房地产和进出口推动的。这些问题未来会不断地干扰我们。

NBD:一些经济学家预计,2010年我国将呈现“高增长、低通胀的黄金增长周期”,不知道各位是否认同?

刘元春:我认为不会,只能说一季度和二季度会呈现较高的增长,而全年是前高后低的态势。原因首先在于基数效应;其次是政策刺激效果还在继续发挥作用;第三是投资和信贷的大量增长,在一二季度密集性、实质性地发生效益,导致较高的反弹;第四是预期性反应,大家预计政策在前两个季度全面调整的可能性不大,因此抢在这时做出决策,导致数据虚高。说到通胀,我认为通胀率今年不会太高,但是通胀压力肯定是比较大的,整个经济状况比2009年好,但是变数太多,非常考验政府的调控步伐和政策组合。

何志成:在未来在经济增长中,很难说没有通胀,更难说没有资产泡沫。中国经济的高增长往往是靠货币发行高增长推动的;货币流持续的高增长与快速铺摊子所必然产生的产能过剩,是中国经济增长周期中潜在的最大顽症和威胁。

NBD:2010年经济增长可能面临波动,或者增长有所放缓的因素何在?

刘元春:三四季度可能面临调控目标失控,政策刺激效应下降,调结构和改革措施叠加,造成企业的生产秩序和环境发生较大变化的风险。

张斌:风险主要在于通胀、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和银行坏账。

政策调控需要相对平稳

NBD:需要怎样调整政策?

刘元春:总量和结构都调,调控步伐要相对平稳,力度平缓,在调控效果上不要急于求成,否则将导致很严峻的后果,比如在房价虚高的问题上,调整就不能急,避免大上大下。大致来讲,货币政策要注重节奏,财政政策总量不变,只是结构要进行调整。

张斌:告别了“保增长”的首要任务,新的任务是“调结构”。调结构比保增长困难得多,保增长是在做加法,皆大欢喜,很容易得到社会各界的接受。调结构是既要做加法,也要做减法,不仅是企业要做减法,政府也要做减法,这就很难了。截至目前,我们看到的大多只是停留在政府通过做加法来调结构,减法还没有真正去做,这样调结构会非常缓慢,甚至可能因为加法做得太多而进一步恶化,而且会带来通胀和金融市场动荡的危险。

何志成:我们还要注意,中国经济的高增长离不开全球经济的高增长,起码是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高增长。未来十年,中国将越来越成为让世界传统发达国家 “眼红”的国家,甚至一些发展中国家也会指责中国发展太快――剥夺了其他国家的发展权,贸易摩擦甚至货币战都可能爆发。

可以这样说,如何处理通胀与高增长之间的关系,如何减少因为高增长带来的外交摩擦,是中国经济未来高增长所面临的最大难题。

结束语:看来各位对中国经济是否已经迎来新一轮增长周期持保留态度。与金融危机之前的经济增长的特征进行比较,找准现阶段的动力点,是我们判断未来走势,以及找准结构问题中不可忽视的课题。同时,我们必须警惕今年可能造成增长波动的通胀和资产泡沫等。谢谢各位的精彩分析。

对话记者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朱小雯

对话嘉宾

刘元春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

学院副院长

何志成 中国农业银行总行

高级经济师

张 斌 社科院世经所金融

室副主任

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三维测量仪

影像测量

三维测量仪

自动测量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