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炒股击鼓传花是一个坏比喻
对于炒股“击鼓传花”是一个坏比喻
“炒股票”不是游戏,不能听风就是雨,也不能踏进别人预设的节奏里,更不能心随境转、不知进退。
“击鼓传花”是一个集体游戏,幼儿园里的小孩子、新年联欢会上的小学生经常玩。
小孩子经常被要求玩这个游戏,估计是幼儿园教学大纲里有相应的要求吧。确实,除了没有一点儿风险外,这个游戏还大有好处,对锻炼小孩子的反应能力以及耳、眼、手的协调能力,都大有帮助,甚至可能对心肺功能的提高、交感神经的强化也有助益。小孩子也普遍喜欢玩这个游戏,一群小孩儿围坐一起,既是独立个体,也有频繁的交流和接触,传花也好,递球也罢,乱鼓催人急,游戏很容易就高潮起来。
不过,毕竟是小孩子的游戏,年龄稍长,玩的人就很少,这大概也是身心已经成熟者的本能反应或标志吧,因为对一个成熟的身心系统而言,这个游戏太没有挑战性,关键游戏规则也有漏洞,赢无奖,输无罚,所谓的“惩罚”――唱支歌、跳段舞、表演个节目――看起来也更像奖励。
虽然身心成熟者几乎没人玩这个游戏,但这倒并不妨碍其经常被拿来标识另一些成年人爱玩的“游戏”,比如“炒股票”。不知道国外的语境中,是否也有类似的比喻,但“击鼓传花”想要标识、也能标识的东西,却很为中国股票投资者心领神会。不过,平心而论,“击鼓传花”,虽然和“炒股票”有貌似之处,但细究起来,两者还是存在跨维度的差别的,实在不好乱比。
先说貌似之处。
首先,二者都是集体活动,而且都是人越多越好。其次,二者都有“标的物”在参与者之间交接,而且,接的终极目的,几乎都是为了交出去,即使如巴菲特,也不会死拿着一个股票不撒手。第三,二者都属有节律运动,一交一接间,交接的速度也随着节律的变化而变化,于是自然就出现高潮和低谷。
貌似之处也就如此吧。除此之外,两者实在很难相提并论,最本质的不同之处是,“击鼓传花”不过是个游戏,目的是娱乐,无论输赢,大家的心态一般都很放松,最终也能实现身心的愉悦,而“炒股票”的目的却是赚钱,是有风险的投资活动,有时候风险还很大,尤其当投资者加了杠杆之后,风险就更大,虽然也有投资者时不时就吹嘘自己在“游戏”,但“游戏”过后的结局往往都不堪。
因此,“击鼓传花”并非一个好比喻,用它比喻“炒股票”,颇有误导之嫌――实际在诱导投资者接受这样一种心理暗示,即“炒股票”不过一种无伤大雅的游戏罢了。既然是游戏,目的在娱乐,输赢当然也就无所谓。但实际操作起来,“无所谓”很容易变成“有所谓”,极端情况下,甚至还是要命的“有所谓”。
由于事关真金白银、身家性命的增减、去留,兹事体大,“炒股票”的时候,投资者的心态就很难自己把控住,场外“鼓点”高低、急缓地一变,或者上下家“快、快、快”地一催,交接的动作马上就变形,往往以为接过来的是“彩球”,谁知到手的却是“炸弹”,以为送出去的是“炸弹”,谁知却是实实在在的大“彩球”。这就决定在“炒股票”全过程中,绝大部分投资者会成为输家。不过,这也难怪,自控能力对绝大部分投资者而言,都属稀缺资源,否则,肯定个个都要成佛了。
前景如此可怖,是不是就意味着“炒股票”这种“游戏”,绝大多数人就不能参与了?那倒也不是,因为两方面的答案都能讲得通。其一,本着专业事交给专业人做的原则,“炒股票”当然还是由专家代理比较好,毕竟市场越来越复杂,工具越来越精密,股票的规模越来越庞大,尤其“注册制”的大门完全打开后,市场局面肯定会让许多投资者应接不暇,专业人士的优势可能会更突出。
其二,找不到信得过的专家,或者就想亲自操刀,当然也可以,但恐怕首先要挣脱“击鼓传花”的束缚,“炒股票”不是游戏,不能听风就是雨,也不能踏进别人预设的节奏里,更不能心随境转、不知进退,如果非要给“炒股票”戴一顶比喻的帽子不可,或许,用“俄罗斯轮盘赌”修饰一下,会更容易让人保持比较清醒的头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