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银行与多家P2P解约网贷清退仍在就继续
上海银行与多家P2P解约 网贷清退仍在就继续
上海银行与多家P2P解约 网贷清退仍在就继续
摘要
“我们和上海银行的协议是到4月份到期,现在收到通知,不再续约了。”一家华南区中大型网贷(P2P)机构内部人士告诉证券时报记者。
“我们和上海银行的协议是到4月份到期,现在收到通知,不再续约了。”一家华南区中大型网贷(P2P)机构内部人士告诉证券时报记者。
事实上,此前因退出存管或终止与部分P2P合作而屡见报端的,就已有贵州银行、上饶银行、江西银行等。
一面是网贷行业继续自我出清,一面是存管银行倒逼P2P优胜劣汰。而在正常经营P2P数量跌至历史低点(1082家)、网贷合规备案仍未被监管放行的眼下,负责监管网贷资金进出的存管银行,正在不同程度地主动放弃这块业务。
融360最新数据显示,目前有955家正常运营的网贷平台上线银行存管,占正常平台总数的88.26%。
一家与上海银行签订支付结算资金存管业务协议满两年的P2P,近期被告知一年的协议期满后不再延期,合作关系自动终止。“不过上海银行给了我们足够的(系统)迁徙过渡期,新的存管行系统上线也很快,迁移工作还比较顺利。”该网贷人士告诉记者。
无独有偶。记者采访获知,除了上述网贷平台,立足垂直细分农业领域的布谷农场,也面临合约到期不续的境况,其将存管系统切换到新网银行。
这两家网贷平台的共同点是均未出现过任何一起爆雷事件,且底层资产践行小额分散原则、并能一一对应至真实资产的平台。
“两年前上海银行跟我们谈合作的时候,就反复评估我们的模式和资产情况,看得出来它特别在乎我们的业务会给它带来隐性的声誉风险。合同期签订的时间也比较短,一年一签,但我们为自己最多争取到了两年的合作期。”上述P2P人士告诉记者。
“声誉风险”确实是银行方面重要的考量之一。上海银行方面回复记者,上海银行将继续对符合该行管理要求及监管要求的签约平台提供服务。
记者盘点32家存管银行的相关情况,可从其开展P2P存管业务的部门,一定程度上推导出该行对于存管业务的态度。建行、民生、平安、华夏等少数几家大型银行及股份行,均将这一业务划归至传统的托管业务部;多数城商行、互联网银行等,均将其划归至支付创新部、智慧金融部、互联网金融部、网络金融部、普惠金融部、直销银行部、零售金融部、电子银行部、数字银行部等与P2P普惠金融业务内涵高度相符的职能部门。最特殊的是三家银行:青岛银行将其置于贸易金融部、招行和西安银行将其划归至公司业务部门。
“每家银行态度不一样。看得出来,大多数中小城商行可能更为积极想争取这块业务,都是按业态把存管划分到特设的二级部门,或者一级部门创新项目里面专营。”一位存管银行人士称。
记者统计发现,32家存管银行的P2P资金存管系统版本并不统一,分别有V1.0、V1.1、V2.0、V3.0、V4.0等18种不同的编号。记者查看银行发布的《关于个体网贷资金存管系统通过测评声明》,可以看出每个版本下面又会搭载1到2个独立存管系统。
“同样是V1,但是A行的V1和B行的VI也不一定一样。而VI和V2肯定是不一样的。区别很多,举个例子,比如资金流出流入先到哪个账户环节等都不同。”新网银行行长赵卫星说。
前述P2P人士告诉记者,目前情况看,如果一家银行开发多套存管系统,而接入的P2P平台又不想被清退,只有两个解决方案――要么平台切换到这家银行已通过测评的系统,要么切换到别的银行与其此前系统同版本的系统。
除上海银行外,上饶银行、江西银行等几家白名单中的“存管大户”将与部分网贷平台不再续约或者解除合约。不少平台将被迫更换存管银行。
“现阶段部分存管银行密集地(部分)停止网贷存管业务,是对网贷行业分化加剧大趋势的提前应对,尤其是存管平台中缺乏优质大平台的情况下,银行预计已上线存管平台通过备案的概率较低,存管业务的营收空间下降。”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表示。
截至1月16日,共有43家银行通过网贷资金存管系统测评,进入存管银行白名单,其中32家披露了银行存管信息。北京银行、浙商银行、厦门农商银行、杭州银行、上海银行等11家银行尚未披露存管信息。
据记者统计,32家银行共计对接645家网贷平台,其中530家平台上线全量存管业务。新网银行对接的平台数量排名第一,共计106家;已经终止和部分网贷平台合作的上饶银行,以及宜宾市商业银行分别以78家和69家平台数排名第二和第三。
业内人士分析,此前市场普遍预计2018年6月30日为网贷备案大限,上线银行存管成为很多平台的强制需求。“在这种背景下,银行也将网贷存管当作一项有前景的新兴业务加以拓展。在此过程中,出现了银行存管重形式、轻管控的问题,一些银行不具备开展网贷存管的客观条件,一些平台也不满足基本合规要求。”上述人士直言,“大跃进式发展之后,银行对部分平台进行清理也就在意料之中。”
除上述645家网贷平台外,仍有四成的正常运营平台暂未披露对接的存管银行。
“在备案尚未落地的背景下,当前并非更换存管银行的最佳时点,不过续约与否是银企双方选择,既然存管银行不再续约,平台就需要提前做好存管银行的更换工作,将影响降至最低。一般情况下,除非平台找不到新的存管银行,否则不会对其后续备案等进程带来太大的影响。”薛洪言表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