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接近红线四五月或踩刹车
CPI接近红线 四五月或踩刹车
CPI接近红线 四五月或踩刹车 更新时间:2010-3-14 0:00:53 超预期,成为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公布后市场的第一反应,2.7%的涨幅与全年3%的调控目标已经近在咫尺;而同时,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均稳步上涨,经济过热的担忧又再次响起;两难之下,货币政策的下一步棋将怎么走? 数位经济学家表示,短期内加息的可能性并不大,下一步踩刹车的时间或将在二季度的四五月到来。 意料外的CPI 负利率时代已经到来?3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显示,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了2.7%,这一数字不仅高于市场的普遍预期,也创下了自2008年11月以来的新高,并且高于目前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 “春节因素和翘尾因素”被看成CPI超预期的主要原因。银河证券研究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指出,2月份正值中国的农历春节,食品价格、烟酒等价格涨的都很高,因此这一数字这并不奇怪。 数据显示,2月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6.2%,环比上涨3.3%。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也称,食品类价格的上涨推高了2月CPI2.01个百分点。 另外,左小蕾也指出,翘尾因素的影响也不容忽视,2月CPI环比仅上升1.2%,这个水平并不高,而去年2月CPI的水平是负的,所以翘尾因素的影响很大。 尽管2月份的CPI的涨幅超普遍预期,不过国家统计局发言人盛来运在发布会上表示,今年通货膨胀情况总体上温和可控。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表也认为这仍属于温和通胀,不过他提醒说:“目前CPI的涨幅已经超过一年期银行存款利率,目前最关键的就是要避免因CPI的上升而引起预期的变化。” 红线:3% 预期的波动还未呈现,数家机构已经纷纷上调了他们此前对中国2010年全年CPI的预测。巴克莱资本在3月11日的研究报告中,将中国2010年CPI预测从3%上调至3.5%. 而在两会上,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时,并没有沿用上年4%的目标值而是下调为3%. 国家统计局的观点认为,短期来看,3月份CPI涨幅将较2月回落,今年全年将保持温和通胀。 这一判断也得到了数家机构的支持,上海浦发银行资金总部市场研究中心的观点认为,节后、3月初的物价继续走低。“由于春节后包括猪肉和蔬菜在内的食品价格已出现明显回落,预计3月CPI环比略有回落,同比在2.5%左右。”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表示。 如果将时间拉至全年,中信证券诸建芳等经济学家认为达成官方提出的全年CPI增幅3%,问题不大。 “由于粮食连年丰收,猪肉价格在前半年将保持不升反降的态势,所以这方面不会对通货膨胀产生影响;同时货币供应量未来可以预见的减少会对通货膨胀产生影响。尽管政府提出的资源品价格改革可能将加大物价上涨的压力,不过,总体来看今年CPI涨幅还是属于温和可控的。”诸建芳表示。 上述观点基本代表了目前的主流观点的一部分,此外,还有经济学家,由于目前多数部门仍存在产能过剩,或将迫使生产商继续低价竞争,因此通胀压力并不明显。 不过,法国巴黎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陈兴动特别提出在考虑今年全年CPI涨幅时,由于劳动力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推动型通胀因素不容忽视。 “我认为今年将成为劳工成本的一个转折点,沿海地区的劳工短缺正在造成劳工成本的上升;同时农民的成本也正在上升。过去一段时间蔬菜、水果的价格上涨被解释成主要是天气原因造成的,但我认为更主要是劳工成本的上涨造成的。”陈兴动表示。 “其次,农产品的供给也并不是完全可以高枕无忧,现在已经出来了农民惜售的现象,再加上七个省的粮食旱灾等,粮食价格的上涨是必然的。”他表示。 “考虑进口商品价格波动,我认为全年CPI超过3%的警戒线是肯定的,会突破4%,甚至超过5%”。陈兴动表示。 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也提醒说,当真实利率为负时,中国央行需要仔细审视日存款数据变动,以评估储户的行为动态,以判断通胀预期是否会成为新的通胀来源。 踩刹车或在5月 值得注意的是,3月1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经济数据除了CPI超出市场预期外,前两个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零售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出口等数据也普遍好于市场的预期。 尽管官方对上述数字给出了“投资高位回落,消费稳中趋快,出口趋于协调”的描述,并表示由于去年基数过低的原因,并不存在经济过热的现象,不过市场方面还是传来担忧的声音。 清华大学教授袁钢明表示,“工业增加值上涨到20.7%,中国经济过热时都没有这么高,目前的增速确实过快。” “地方政府的投资热情一点也不比去年少。”陈兴动也表示,“从统计数据看,尽管今年1-2月份新开工项目的数量比去年少了71个,但是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比去年上涨42%,经济过热是肯定的。” 两难之下,货币政策的下一步棋将怎么走?分析人士认为,央行回收流动性的任务艰巨。 “从今年2月份新增贷款来看,贷款量还是相当大的。”陈兴动表示。人民银行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月当月新增人民币贷款7001亿元,较1月1.39万亿的新增规模下降约五成。 尽管主流观点认为,近乎一半的下降显示了信贷收紧政策开始奏效,不过,陈兴动提醒说并不能单看数字表面,还有两方面需要考虑。“一方面,2月份的有效工作时间只有15天,远远低于一月份;其次按照惯例,1月份的贷款中还有10%的贷款是从去年12月份转来的,因此平均到每日的贷款量来看的话,1月份和2月份的贷款相差不大,央行和银监会还将继续面临较大的调控压力。” 如何调控?由于CPI目前已经高于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货币政策方面加息的理由看似更加充分。不过,市场人士表示加息并不会很快到来。南方基金首席宏观研究员万晓西认为,暂时不会加息,具体还要看3月份数据。 长城证券分析师吴土金也表示,由于近期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大和金融危机后投资回报率和自然利率水平的走低,都会对央行的加息冲动形成一定抑制,因此目前在货币政策的使用上,并不存在用加息来抑制投资过热,短期内货币政策调整应该还是以准备金率、控制信贷规模等数量调控为主。 “二季度将成为货币紧缩压力最大的时间窗口,尤其是在4月上旬一季度宏观数据明朗之后,很可能再次上调准备金率,目前也不能排除届时加息的可能。”吴表示。 “今年最不确定的就是宏观经济不确定,走一步看一步,政策会不断的踩刹车,目前就货币政策来看,提高资本金充足率是最有效的办法。”陈兴动表示,“至于加息,政府再次踩刹车的时间有可能在4月底到5月初。” 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