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专家能讲好真故事吗
“假专家”能讲好真故事吗?
券商分析师的江湖历来不平静,近日华创证券的电话会议遭遇现场“打假”,在增添新段子之余,也令业内进行反思。
回顾近几年情况,证券业内的各类八卦话题,出现频率最高的主角之一当属分析师。盘点来看,在各类话题中,业务乱象有“研报抄袭互撕”;博人眼球者有“不雅饭局”“董事长殴打前分析师”;违法违规者如“传播虚假信息”“操纵市场”“因老鼠仓入狱”等,不一而足。
在“不雅饭局”之后,券商研究业务的考核指标大多发生了变化。许多券商新的考核指标直接要求与分仓收入挂钩,即佣金派点。在此情况下,具备丰富的公司资源和独到的信息渠道,对分析师来说成为重要的卖点。在这种情况下,不免有分析师“跑偏”,邀请所谓“专家”为电话会议增色。
的确,拥有上市公司资源无疑是分析师核心竞争力之一,有些业内“老人”人脉广,能获取一些信息,时不时地和买方私下聊聊,这也是拉近关系的办法。不过,在监管严查之下,上市公司也不会轻易透露内幕消息。在这种情况下,才有了各类“专家”的生存空间。
据第三方公关人士介绍,为会议和活动邀请专家时,“邀请的专家不一定都认识”,谨慎起见会跟本人核实,但对于“包装得比较好”的也容易分辨不清。而专家们收取的邀请费往往比较可观,根据邀请对象的级别有所差异。中介也会抽取一定的介绍费用,“已经是比较成熟的业务”。
从邀请的嘉宾身份来看,动辄为公司“高层”或“总监”级别,如果“专家”身份属实,则不可能也没必要选择第三方推荐的方式出门“走穴”。据悉,第三方公司邀请的“专家”开的价码大多不过万,直观来看,与其头衔和身价相当不匹配。这样邀请到的专家,真的能讲好“故事”?
事实上,付费通过第三方找“专家”,也许是穷尽一切手段后无奈的选择,而不是信手拈来的便宜资源。只有在其他途径均无效、形式紧急的时候才适用。资源匮乏并不能成为借口,一个电话打给第三方公司自然是方便快捷,但很可能会给自己乃至公司带来无穷后患。
当前,券商研究行业同质化竞争、分析浮于表面、研究报告重量不重质等问题仍然存在,研究过剩和模式畸形的问题仍未能得到根治。总之,对于年轻分析师来说,不要总想着剑走偏锋,扎扎实实做研究要比博人眼球更加重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