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期间财经领域五大澄清
两会期间财经领域五大澄清
两会期间财经领域五大澄清 更新时间:2011-3-14 9:46:03 ■ 本报记者 包兴安
盘点两会期间有关金融、财经领域的各种澄清,主要目的是倡导理性看待财经事实,减少不必要的曲解,从侧面揭示金融、财经领域正在发生的新变化、可能出现的新苗头、人们还没有认识的新现象。
1.“圈钱”提法属于公司治理问题
澄清单位:中国证监会
缘由:目前很多人说“发行股票融资就是圈钱”。
全国政协委员、证监会主席助理朱从玖说,目前很多人议论动不动就发股票融资圈钱,监管部门对这个提法很关注。市场上形成这种意识,本质上还是公司治理问题。他进而表示,买股票的人,无论是大的机构还是小的投资者,其实都是股东。如果把自己当成公司的股东之一,看成是公司的一份子,就不会认为是圈钱,因为那是自己的公司。因此,圈钱问题的本质就是公司治理问题。必须要解决小股东对公司的认同感,要在这方面下功夫,否则这个问题很难有一个合适的解决。
就如何培养这种认同感,朱从玖表示,这需要一个过程,需要从制度、监管、投资者风险教育等各个方面综合努力。其中,无论是机构投资者或者中小投资者,都应该具有风险意识,这特别重要。
朱从玖指出,在目前国情下,很多公司天然地存在着一股独大,小股东在公司的位置相对低一些。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更应保持警惕,必须对公司作出仔细选择,否则很难对公司的行为形成约束。
2.理性看待新股发行“三高”现象
澄清单位:中国证监会
缘由:去年以来,新股IPO上市首日频现破发潮之后,市场上把“三高”现象归结为引发投资者用脚投票的根源。
全国政协委员、证监会主席助理朱从玖回应了新股发行“三高” 的质疑。朱从玖认为,新股二级市场表现并没有验证普遍的三高现象。他举例称,去年发行的347只股票中,首日破发的有26只,随后市场调整,迄今仍破发的不足60只,首日破发比例低于10%,目前累计破发比例低于20%,远远低于同期的中国香港和美国市场。
朱从玖认为,新股定价的理性正在逐步增强,这表现在今年年初破发潮之后,一级市场定价有明显的回归迹象。
对于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进展,朱从玖表示,后续会有什么具体的措施还没有定论,但目前有不少课题在证监会的视野中,包括存量发行,对于询价对象和询价机构的进一步优化,比如券商配售,以及进一步规范定价和询价等。
3.沪深交易所不会合并
澄清单位:沪深交易所
缘由:面对国际上交易所合并的浪潮,有人建议沪深交易所应进行合并。
全国政协委员、深圳交易所理事长陈东征表示,目前国际上交易所格局正在发生变化,很多大的交易所都在进行新一轮的并购潮。而我国特有的国情决定,上交所和深交所不可能合并,沪深交易所维持适当良性竞争是必要的。
陈东征表示,深交所与上交所去年已达成协议,市值5000万-8000万之间的公司,开始适当的良性竞争,而适当的竞争是很有必要的。“两个交易所,两条腿走路。对于中国的中小企业资本市场的支持力度是很大的,独家交易所也有其特有的弊病。”
对于上交所和深交所的体制问题,陈东征指出,其实早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就已经做好了公司化的准备,在准备上市,可是金融危机显示了交易所的自身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冲突。他认为,现在看来,公司化并不是交易所唯一正确的发展方向。
全国政协委员、上证所理事长耿亮表示,“上证所无与国外交易所合并计划,但无不合并不代表不合作。”
4.央企可支配利润只有2000多亿
澄清单位:国资委
缘由:2010年央企实现利润总额超1万亿元,人们质疑这些资金都用在什么地方了。
国资委主任王勇表示,央企的毛利润是1万多亿。这一万多亿央企首先要交20%的所得税,剩8500多亿。现在78%的央企都上市了,1万亿里面有88%的利润都是从上市公司得到的,上市公司是公众公司,上市公司60%的资产是国有控股,40%的资产是股民的,是战略投资者的,这40%的资产,约3000多亿是要回报给股民的,所以央企只剩下5000亿左右的利润。”
王勇称,在5000多亿中,要扣除20%作为国家发展的风险基金,就剩下了3000多亿,央企还要上交国有资本收益600多亿,所以实际上央企的可支配利润只有2000多亿。
对于这2000多亿的用途,王勇称,2000多亿要用于央企的发展,还有1200多万的职工,700多万农民工和600多万的离退休职工的吃饭问题。此外,这部分钱央企还要解决大量的历史遗留问题,比如企业办学校的支出。
5.高铁建设思路不会改变
澄清单位:铁道部
缘由:铁道部长易人,有报道称中国原来的高铁建设思路将发生变化。
铁道部部长盛光祖肯定地回答说:“不会”。他说,中国的高铁发展,将继续按照国家中长期铁路发展规划前进。
盛光祖介绍,中国铁路企业目前负债约18000亿元,总资产约33000亿,负债率约56%。针对高负债率是否与大量的高铁建设有关的提问,盛光祖表示,“铁道要发展,有一些负债是正常的,但在安全范围之内”。
针对接近债务警戒线的担忧,盛光祖称,“红线”是一个引起注意的负债比例,18000亿元负债,在国有企业中,仍然是比较低的。盛光祖介绍,不仅中国,国际上的大公司负债率超出56%的多的是,“目前负债在安全范围内,群众可以放心”。
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