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交所连发五问,海正、辉瑞“离婚”案瞒不住了?-贝达安进制药有限公司
11月17日,海正药业与上交所紧急沟通,按照后者的要求,海正应在11月18日前,公告澄清自己与辉瑞制药4年来的“联姻”境遇,正面回应“离婚”传闻。然而,截止健识局发稿时为止,这份公告仍未发出。梳理国内近40年,中外药企的数十宗合资合作案例,现状令人唏嘘。外企要的,主要是中国市场和渠道,而本土药企,则期冀通过合资提高自己的研发制造能力,让产品“走出国门”。尽管双方都很努力,但矛盾和分歧,一开始就埋在了“貌合神离”的联姻中。
从11月16日接到上交所问询函的那一刻起,海正药业已认识到,自己和跨国药企辉瑞之间,四年合资“婚姻”的恩恩怨怨,不得不公告天下了。
对业绩大幅下跌,并深陷“离婚”传闻的海正药业,上交所的问询函连发五问,直指各界关注焦点——子公司海正辉瑞“处于离婚前期”,“辉瑞方面正考虑撤资,清算离场”的媒体报道是否属实?“特治星”供货不足与辉瑞撤资事项是否相关?高管频繁离职的原因?董事长为何长期代行董秘职责?以及公司内部人员是否曾向媒体或投资机构披露过被报道的“离婚”事宜?
对上述问题的答案披露时间,上交所给出的期限是:2016 年 11 月 18 日之前,要求书面回复。
2015年初,先声药业与跨国药企默沙东“分手”,海正与辉瑞的合资公司“海正辉瑞”曾被业界寄予厚望。孰料一年后,海正、辉瑞的“联姻”也被曝存即将分手,这场备受业界看好的联姻,因何唏嘘?
一支决定生死的抗生素
2012年9月,经过一年多的谈判,海正辉瑞制药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合资公司总投资2.95亿美元,其中,海正药业和辉瑞制药的持股比例,分别为51%和49%。
作为当时规模最大的中外合资制药项目,公司成立之初,就备受各界关注。
其时,海正药业正努力从中国本土原料药“大亨”向制剂企业转型,还想借助辉瑞的品牌效应和研发制造能力,开拓国际市场。而辉瑞,更看重海正药业的原料药产业链。
按照双方达成协议,海正药业向合资公司注入75个品种,包括肿瘤药、抗感染等品种,占公司制剂内销收入的85%以上,而辉瑞注入“6+2”个品种,涉及内分泌、青霉素等品类,销售规模略大于海正。
可是,海正辉瑞成立之初,获得转入(药品)品种的生产批件,尚需时日。于是,在过渡期内,辉瑞指定海正辉瑞以分包装,在中国生产旗下原研药——特治星(通用名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用于治疗敏感细菌所致全身或局部感染),并由海正辉瑞的全资子公司浙江瑞海,承担特治星在中国大陆的独家市场推广和分销业务。
从此,特治星成为海正辉瑞主营的“明星”产品。
2013年,新公司合并报表,海正辉瑞当年实现销售收入43.19亿元;2014年海正辉瑞的销售收入急需攀升为49.51亿元,净利润5.11亿元,为海正药业贡献了25.25亿元的收入和2.61亿元的净利润,占当年公司净利润的84.61%。
但,昙花一现。
2014年底。辉瑞海外工厂因生产过程改造,暂停特治星的生产;2015年,因特治星供货量陡降90%以上,海正辉瑞销售收入锐减,全年销售额跌至28.21亿元,利润额3.05亿。
因为特治星的长时间断货,海正辉瑞不得不大幅裁撤抗生素销售队伍,仅留下框架。
2015年11月,特治星恢复供货,海正辉瑞积极维护市场。2016年上半年,海正辉瑞营收16.90亿,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45亿,比去年同期增长16.5%、9%。
生产批文注入姗姗来迟
按国家食药监总局规定,企业要生产某个具体品种的药品,必须取得生产批文。合资公司成立后,海正注入了大量生产批文。
海正药业2015年年报显示,公司共有116个品规被纳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其中61个品种及批文已转入海正辉瑞;未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产品中,有18个品规被纳入部分省份增补医保目录,其中7个批文产品已转入海正辉瑞。
辉瑞的生产批文迟迟未见注入。从公开资料看,特治星生产批文未注入。2015年年报,海正药业披露的营业收入、毛利额排名前5的8个药品中,属于海正辉瑞有5个品种,其中有三款为辉瑞注入,从年报下面批注来看,这3款品种的生产批文并未注入海正辉瑞,仍是辉瑞生产,海正辉瑞负责在中国大陆地区分包装和市场推广、分销。
一位在外资药企工作多年的人士指出,生产批文国内转移比较简单,国外批文的注入一方面程序繁琐,另一方面,还需要认证等流程。这认证应不仅仅是国内监管部门的认证,也包括国外监管部门的认证。但是,近年来,海正药业却频频被国外监管机构查出问题。
2015年9月,由于实验室数据不完整,海正药业主要生产基地——台州工厂接到FDA进口警示函,阿卡波糖等15个原料药被暂停进入美国市场。
2016年5月30日至6月4日,西班牙、丹麦和WHO(世界卫生组织)对海正台州工厂进行了联合GMP检查, 9月20日,欧盟药品管理局(EMA)网站发布信息,撤回了台州工厂的GMP证书。
生产批文未注入无法生产,海正辉瑞只能打销售牌,以加强对辉瑞的吸引力。但有医药营销人士向健识君指出,海正其实并不善于营销,“他家的减肥药一一奥利司他的销售一直没做起来,去年把销售权交给碧生源后,很快就放量了。”虽然,非处方药与处方药的销售渠道、销售方式均不同,但是,其销售能力由此可见一斑。
同时,海正辉瑞辉瑞频繁换帅,一年之间连换两任CEO,CFO、副总裁等重要岗位成员也接连离职。多处公开资料印证,这与母公司对海正辉瑞的业绩压力过大,不无关系。
辉瑞产品的销售权最受关注
目前,海正药业公告未出,我们尚不知道双方是否已经分手。业内最为关注的是,一旦辉瑞撤资后,海正药业如何保住过去4年里,辉瑞在合资公司注入的相关品种的代理销售权。
分析人士指出,辉瑞既然愿意把原研产品交给合资公司分销,一旦分手后,辉瑞应该也不会将这些品种纳入自营渠道,销售外包仍是大概率事件。
海正必将积极争取销售权,一方面,辉瑞的品牌对于海正药业急需开拓市场,有较大助力,另一方面,过去四年里,海正为合资品种搭建销售网络,已耗费巨大,不会轻易舍弃。
但是,争取销售权的成本,将会很高。
2016年2月,康哲药业与阿斯利康签订了独家许可协议,耗资32.75亿人民币拿下了阿斯利康两款产品独家销售权。在协议达成的三年内,康哲药业必须达成约定的销售目标,否则阿斯利康可以收回该品种的授权。5月,泰凌医药9.8亿人民币向诺华制药收购国际知名的骨科品牌密盖息、相关知识产权、许可证及其他资产。10月,三生制药6.7亿元收购阿斯利康四款糖尿病产品的独家销售权。
海正和辉瑞的合作,本应是海正的一次蜕变,但现在看来,却成为一个关乎兴衰的严峻挑战。
合作之初,海正药业资金状况良好,原研药产业链发达,积极向制剂企业或国际化转型。但如今,家底已不如当初丰厚。在转型上,海正从研发和销售上两处着力,在药品研发上,临床自查核查之后,海正能够上市或者接近上市品种已经不多,不少重磅品种还处于临床阶段,离上市销售有距离;销售上,如果和辉瑞的分手,无疑也是一大打击。
“海正转型为制剂企业心态过于迫切,疏于其本身原料药业务的管理,大意失荆州,原本的优势,反而成了劣势。”一位医药界人士感慨。
中外药企合作成功者不多
健识君粗略统计,自1979年我国颁布首个中外经营合资企业法以来,国内先后成立了19家中外合资企业,其中6家变成外商独资,2家股权变更后外资占据了绝对控股权,1家经营权归中方,1家中方变大股东,只有9家保持原样。能够一直保持蜜月期并不算多。
改革开放初期,市场并未完全开放,国内希望以市场换取技术,合资成为外资药企在中国市场取得“绿卡”的通路。
1980年,国内首个合资制药企业---天津大冢制药签约成立,随后的几年陆续成立了西安杨森、中美施贵宝、苏州华瑞等一波合资药企。
这是第一波合资潮,世界排名前20的企业基本都进来了,目前这波企业基本仍然存活良好,但大多数企业的股权结构已经改变。这点不难理解,双方类似于父母指婚,当开放程度越来越高,市场经济逐步发展起来后,合作基础自然难以
辉瑞制药、苏州华瑞、苏州胶囊、双鹤费森尤斯等许多企业已经变为外商独资或外资占大头,中方难有太大发言权,昆明贝克诺顿等则改为中方独资,只有中美史克、天津大冢、中美施贵宝等为数不多企业依然是中外合资状态,其原因在于国内合资方为天津中新、上药等,在国内制药企业里面有较强的实力。
2009年后,随着跨国企业大量专利到期,国内新一轮医疗体制改革启动、国内政策环境剧变,新一轮的以渠道为核心的合资热潮涌起。先声与默沙东,太阳石药业与赛诺菲、滇虹药业与拜耳……外企看重的是本土企业的渠道,而本土企业希望换来高端产品,升级自身产品线。
这本是自由恋爱的结果,双方也都对合作的业绩和市场前景充满想象。
但这些合作,迎头赶上了新医改的大潮,迎面遭遇医药反腐、营销合规、药品流通体制改革和药品采购的多元化变革,药价遭到大幅“挤压”,医药行业增速集体下滑。中国的医药圈已普遍意识到,靠增加中间环节,躺着赚钱的日子过去了,本土企业,跨国药企的日子都不好过。
“外企追求合规,销售转型,但在目前医保控费、两票制降价等重压下,国内企业也同样面临渠道困境。”业内人士说。
遭遇行业寒流,“联姻”时的双方诉求均难达成,又缺乏基本共识,分手是注定的结局。
行业专家,“企业之间合资合作,关键是几点,一是新公司的产品线能够与母公司形成互补,或为母公司提供新资源;二是合作双方责权利划分清晰,三是执行层面的沟通一定药顺畅。”但即使做到上述三点,合资企业的顺利发展,还要视行业环境而定。
经历了两代“笑与痛”纠结的合作蜕变,近年来,中外药企的合资合作,也开辟新的路径。
2013年,浙江贝达与安进公司建立贝达安进制药有限公司,负责将安进公司抗癌药物帕妥木单抗引入中国市场。
2016年,药明康德与Juno Therapeutics宣布在中国建立上海药明巨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双方开展肿瘤等药品研发;上海复星医药(集团)与美国汉霖生物制药的合资公司在2016年又获美国VC投资。
以药物研发为支点的合资公司,显示出蓬勃的生命力。之后发展如何?健识局将继续关注。
作者:季世和、司徒阳明
来源:健识局(ID:jianshiju0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