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梁宏亮 每经实习记者:温雅兰 每经编辑:刘艳美

图片来源:新华社

都市圈和城市群,是近年来热度很高的话题。

人口和经济在近十年来不断向中心城市集中,中国的“大城强城”们,在过去十年正变得更大更强。

轰轰烈烈的城市化进程中,县城是否应该都发展成为“大城强城”?

新一轮区域发展进程之下,县城是否只能在夹缝中生存?

其实不是。

“当我们认清现实,转变观点后,县城的发展将是一条康庄大道。”上海海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李杰伟在“数据看城市格局暨《强城时代》(城市发展报告第1辑)新书发布会”上给出判断。

根据李杰伟的统计,在1870个有数据的县城里,有1196个县城在2010至2020年间人口在减少。那么,对于这些人口流失的县城来说,又有哪些不同的发展之道?

四类县城:各有各的发展方向

2022年,《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发布,第一次明确提出引导县城分类发展的方向。

据李杰伟介绍,基于自然气候、位置交通等因素造成的差异,县城大致可以分为四类:大城市周边县城、专业功能县城、保障型县城和人口流失县城。

大城市周边县城,一般距离大城市比较近,融入都市圈比较容易,各种产业都能发展起来。例如昆山,电子制造业、旅游业、农业都很发达。作为一个紧挨着都市圈的县级市,昆山的GDP水平即使放到直辖市和地级市的排名中,也能位居上游。

“这类县城放到国际上也好、放到中国也好,都已经是妥妥的‘大城强城’了。它实际上是与大城市连片发展的,以都市圈的概念来看,这类县城其实是都市圈的一部分。”李杰伟说。

专业功能县城则走的是另一条道路。在这些县城里产业相对而言比较“专”,由此形成发达的产业集群。其中最典型的是金华的三个县——“小商品城”义乌、“影视城”东阳和以小五金闻名的永康。

“在这种县城里,会经常听到这种话——这扇门,是我亲戚家产的,那扇窗户,是我朋友家产的。”李杰伟说,此类县城即使没有制造业的支撑,也能凭借特色农业、木材加工、旅游等专业的产业集群,带动县城发展,走向百强县前列。

第三类县城——保障型县城,包括农产品主产区县城、生态功能县城、资源型县城和边境县城等。假如县城在距离和产业特色上都不具有优势,那么想在经济上发展起来就很困难。

不过,李杰伟认为,这些县城的发展也并非没有希望:“假如县城人口逐步减少、人均资源占有量增加,再配上土地改革,实际上县城的宜居度可以达到很高水平。”

最后一类则是人口流出县城。“虽然前几类县城的人口或多或少都有流出的情况,但人口流出县城经济和人口承载力相对较弱,因此人口流失情况相对比较严重。”李杰伟说。

人口流失:上千县城面临的挑战

从2000年、2010年、2020年三次人口普查数据来看,在距离大城市或者中心城市50公里或者100公里范围内,人口流入的县城居多;在100公里到300公里之间人口流入和流出的县城是势均力敌的;距离大城市300公里之后基本上人口减少的情况居多。

根据李杰伟及其团队的统计,2010年至2020年间,人口增长超过13万的县城有36个,人口增长3-13万的县城有169个。

其中,增长超过13万的县城大部分为“大城市周边县城”,还有一部分为“专业功能县城”。李杰伟和他的团队研究表明,距离大城市近的县城人口流入不一定多,但是人口流入多的县城大多分布在大城市和大港口附近。“甚至我们发现,其实这其中很多县城就是都市圈的概念,应该属于‘大城强城’的一部分。”

从距离上来看,人口增长3-13万的县城到城市群核心城市的距离大部分在300公里之内。“龙里县距离贵阳市不到40公里,依托于地理位置优势以及贵阳市便捷的交通网络,已经发展成为西南地区快递物流集散中心。而以农业为主的贺兰县,距离银川20公里左右,依托银川的交通物流,如今上海人民也吃到了贺兰的高原蔬菜。”李杰伟举例说。

而剩下1582个县城的人口在十年间增加不足三万,甚至处于减少状态。

“如果我们把所有人口减少的县城都在地图上描绘出来,就会看到一条连绵的人口流出带。这条人口流出带由1196个县城组成。有数据的县城是1870个县城,有1196个县城人口在过去十年人口在减少。”

人口流失较多,即人口减少超过3万的县城共有619个。这些县城主要是农业区和老工业区,在某一发展阶段他们的经济比较好,人口规模也比较大,但现在产业发展动力不足,无法支撑起原先的人口规模,其中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关中平原以及川蜀等地区。

李杰伟提醒,对于这样的县城,我们要密切监测人口和经济,尤其是做扩张性规划的时候要非常谨慎。

“这些县城往往有一定的产业基础,拥有不错的交通和地理条件,产业和人口维持在一定水平上,人们过得其实是可以比较富裕的。这种情况下要避免进行扩张性的规划,背上沉重的债务,这对未来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他说。

解决之道:走差异化发展道路

在李杰伟看来,中国县城的发展与“大城强城”的发展是有机统一体,需要在经济和人口空间布局大框架下进行思考,同时根据县城的地理位置、资源禀赋和产业的差异,因地制宜,实施差异化发展。

“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需要走差异化发展的道路,基于区位和产业进行分工,更多地人均方面的指标而不是总体方面的指标。关注宜居、便捷、可持续和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那么,“人口流入县城”和“人口流出县城”,如何实施差异化的改革?

人口流入多的县城,可以通过增强人口、公共服务和环境承载力,来使之适应常住人口增长的趋势。同时也可以促进外来人口市民化、推进都市圈和城市群一体化,为附近县城融入创造条件。

而对于人口流出量较大的县城来说,必须首先更新治理观念。在农业用地面积、自然资源总量一定的情况下,人口的流出有利于人均收入的提高,要加强人均指标而非总体指标的考核,对于留在当地的人而言,通过土地制度改革,实现农业规模化、现代化的经营,保障基本公共服务,适度在中心城区集中供给。

据李杰伟观察,“合村并居”现象已经开始发生,未来越来越多的乡镇可能会合并。“我们认为,这样实际上可以降低行政管理成本,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他说,“我们要加强公共服务最优地理范围的研究,保障各方面的利益。我们期望县城与‘大城强城’能够在集聚中走向平衡,在发展中促进相对平衡。”

每日经济新闻

欧大师铝合金门窗厂家

欧大师高端系统门窗厂家

欧大师隔热隔音门窗订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