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165家上市公司将董责险加入“购物车”最高投保额达7.5亿-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英文全称
董责险持续走俏,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完全的统计,今年上半年,已有165家上市公司发布购买董责险的相关公告,其中投保责任限额最高达到7.5亿。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鼓励上市公司为独立董事投保董事责任保险(董责险),责任险发展迎来新机遇。有研究测算,我国董责险若能在2030年达到85%的覆盖率水平,则2021-2030年董责险保费共计可收入76.2亿元。
已有165家A股公司披露购买计划
6月29日,科华生物公告称,拟为公司及公司全体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购买责任险。赔偿限额不超过人民币8000万元(具体以保险合同为准)。保费支出为不超过人民币55万元/年(具体以保险合同为准)。保险期限为12个月(后续每年可续保或重新投保)。
独立董事意见认为:公司购买董监高责任险,有利于完善公司风险管理体系,降低公司治理和运营风险,促进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等相关责任人员充分行使权利、履行职责,促进公司健康发展。该事项的审议程序合法、合规,未损害公司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利益的情形,符合《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等相关规定。因此,同意将该事项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6月27日,深赛格也表示,将为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投保不超过人民币5000万元/年(最终以签订的保险合同为准),每年保险费总额为不超过人民币40万元/年(最终以签订的保险合同为准)投保期限为12个月。
目前,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开始购买董责险。《中国上市公司董责险市场报告(2023)》显示,2022年共有337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购买董责险的公告信息,投保公司数量同比上升36%。而2021年投保公司为248家、2020年为119家。另据公告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已有165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购买计划。
董责险全称为董事、监事及高管责任保险(英文全称Directors and Officers Liability Insurance,简称“D&O保险”),是以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对公司及第三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为保险标的的一种职业责任保险,也是全球上市公司治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不过董责险并非万能,当被保险人基于故意、恶意实施违法甚至犯罪行为时,保险公司将不承担由此引发的赔偿责任。
其实董责险并非一项新险种,自2002年进入中国,至今已20年。但由于之前国内上市公司投保意识一直不高,董责险仍属小众险种。不过近几年随着风险事件的发生,董责险的投保数量逐步增多。
除了上述两家公司之外,今年上半年,广晟有色、尤夫股份、金刚光伏、欣旺达等公司也发布了购买董责险的公告,有些公司甚至已经连续多年购买董责险。
董责险费率提升
从今年公开的上市公司购买董责险方案来看,被保险人涵盖了公司全部董监高人员,拟购买的责任险限额最高为7.5亿元,最低为1000万元。根据保障额度和保障范围不同,上市公司拟支出保费最高不超过200万元,最低不少于5万元。
顺丰控股的董责险今年力拔头筹,公司为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投保责任保险的公告显示,被保险人为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今年保险费总额200万元左右,责任限额为每年7.5亿元,成为今年以来投保董责险保额最高的上市公司。
业内人士表示,当前,A股上市公司董责险保额最常见的是5000万元,其次是1亿元,不过从趋势来看,金额呈现逐步走高的态势。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正将董责险配置提上日程,选择1亿元保单限额的公司数量也明显增多。
光大证券分析师王一峰的研报表示,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董责险的覆盖率依然不高,未来发展空间巨大。我国董责险若能在2030年达到85%的覆盖率水平,则2021-2030年董责险保费共计可收入76.2亿元。
但对于董责险目前发展的情况,中国地方金融研究院研究员武忠言认为仍有一些不足。他表示,从供给侧来看,一是供给主体短缺。从董责险的市场供给主体来看,目前国内只有平安、人保、华泰财险、美亚财险、长安保险等少数保险公司经营董责险产品,拥有专业核保团队的保险公司更是屈指可数,其他公司一般只能跟随领头公司承接小部分份额。二是产品本土化、标准化、个性化不强。董责险在我国是舶来品,目前市场上通行的董责险条款主要是从欧美市场借鉴而来,其保单结构与条款措辞在A股市场上“水土不服”;目前各家保险公司在承保范围、追溯期等条款截然不同,特别是免责条款中对“主观故意”的认定方式迥然相异;此外,产品在创新投入上裹足不前,同质化严重,产品种类和保障条款不够丰富,合同文字冗长、晦涩难懂,风险保障的针对性和特色化严重不足等。
随着董责险需求的增大,董责险的费率也水涨船高,呈逐年小幅上涨趋势,据统计,2018年费率在4‰左右,而2020年上涨至6‰-7‰,2021年上涨至7‰-9‰。而2022年更上一层楼,最高已经达到2%。今年有可能随着需求的增多更进一步。
对于董责险费率变化的原因,业内人士表示,董责险定价因素较复杂,需综合考虑投保公司的行业、市场表现、诉讼风险、公司治理、财务状况、舆情以及董监高个人情况等多种因素,因此不同公司间的差异较大。
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副院长孙宏涛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投保董责险除了保护董监高之外,对于公司治理也有积极意义。他表示,“董责险的存在促进了高管的开拓和创新精神。在做经营决策时,不必畏首畏尾,害怕承担责任。另外,投保董责险也可以吸引优秀人才加入,确保管理人才梯队的建立。”
中银证券的研报则表示,董责险逐渐被市场熟知,但由于董责险一般涉及金额较大,为多家分层级联保并且进行再保险分保,对于单独公司的理赔压力并不大。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