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江奔流——来自龙川工业园明星企业的报道⑤迈诺:全球行业领袖拥有上万种产品
国外迪拜哈法利塔、马来西亚吉隆坡118大厦、卡塔尔世界杯场馆和国内上海中心大厦、深圳平安金融中心、广州塔等等,这些大家熟悉的各地标志性建筑背后,都有河源龙川企业广东迈诺工业技术有限公司(下称“迈诺”)参与建设的功绩。
作为我国专做大型建筑用钢索和金属幕墙龙头企业,迈诺承接多项国家重大科技研发项目,为中国和国际市场提供世界级钢柔结构系统,产品涵盖点式幕墙构件、桥梁钢索、门窗五金、窗控、门控系统、高山索道系列等上万种产品,参建的大型建筑项目共获得80项鲁班奖,获得国内外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和外观专利200余项,始终保持着世界行业领袖地位。
迈诺共有4个生产基地,分别位于北京、浙江和广东的东莞、河源。近日,笔者来到迈诺河源龙川生产基地,一探究竟。
打破世界纪录,生产187毫米直径密闭钢索
走进迈诺公司龙川生产基地,一座在建钢材结构办公楼映入眼帘,迈诺总裁廖东帆介绍,办公楼后面还在马不停蹄进行基地二期工程建设,预计今年12月建成投产,达产后产值达10亿元以上,税收超5000万元,可提供就业岗位300多个。“整个项目建成后,将更进一步促进龙川工业园发展,为工业园打造钢结构产业链条打下坚实基础。”廖东帆说。
廖东帆是龙川人,有深厚的家乡情怀,乘着珠三角产业转移大潮和龙川良好营商环境,2013年,迈诺决定总投资10.1亿元,将公司转移落户至龙川工业园,建设龙川生产基地。基地厂房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分两期项目建设,2015年8月首期项目建成投产。“去年我们公司产值2.15亿,纳税1123万元。”
廖东帆介绍,迈诺龙川基地主营业务分建筑外维护结构系统、索具及海底光缆、新能源、人工智能及高端装备、高端部件研发与生产五大板块,年产能达到密闭钢索及锚具20000吨、系泊及桥梁钢绳索具20000吨、金属不锈钢幕墙 200万平方米。目前,迈诺联合高校科研院所研制出行业最先进的无模多点成形机、拉蒙设备、德国思柯特密闭绳生产设备、4200吨1000米长预张拉系统、大功率激光机、三维五轴激光机、三维五轴焊接机等先进设备,将行业最尖端技术、最有效实践经验和全世界最先进生产方式引入国内。
2017年8月15日,迈诺成功生产出187毫米直径密闭钢索,一举打破欧洲人保持了20多年密闭绳索直径157毫米世界纪录。这项世界第一的诞生,不仅填补了中国密闭绳索制造及生产领域的技术空白,也让迈诺跻身国际行列,收获了许多地标建筑工程大订单,成为世界最大密闭绳生产厂家。公司参与建设项目包含世界第一高楼·迪拜哈利法塔、平安金融中心、国家体育场·鸟巢、上海中心大厦、中国建筑科技馆(中建?光谷之星)、卡塔尔多哈2022年世界杯卢塞尔体育场等大型建筑项目。
打造全产业链现代绿色建筑工业化生产基地
为了响应国家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号召,落实广东委、省政府关于促进粤东粤西粤北振兴发展及新时期精准扶贫精确脱贫的决定,2016年11月19日,迈诺联合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深圳分院、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中交铁道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等24家单位共同发起组建“现代建筑工业化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联盟”将目前零散分布在各地的50家以上现代建筑产业集群企业和科研机构,以联盟方式集聚成共同体,整体规划20平方公里产业用地,以龙川产业园为平台,首期在龙川建设一个占地5平方公里产业园,打造一个全产业链现代绿色建筑工业化生产基地。
“联盟业务涵盖超大直径钢索研发与生产基地、大跨钢结构研发与生产基地、超高层钢结构研发与生产基地等15个领域,与分散生产经营模式相比,产业联盟更具竞争力,更适合企业发展。”廖东帆介绍,技术创新联盟组织,有利于有效整合产业技术创新资源,提高产学研建结合组织化程度;有利于促进科研与生产紧密衔接,实现创新成果快速产业化;有利于加强技术集成创新,联合突破重大共性技术难题,在创新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在“现代建筑工业化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基础上,迈诺牵头,成功孵化了广东创新院绿色建筑研究有限公司,并于2018年10月设立“广东创新院绿色建筑研究有限公司支持粤东西北新型研发机构建设”项目,项目以支撑引领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需求为目标,推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和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加快研发绿色建筑及建筑工业化领域的下一代核心技术和产品,以企业为投资主体,通过创新机构整合各方资源,打开从“科学”到“技术”再到“产品”的通道,突破传统创新链条易断弊端,为粤东粤西粤北绿色建筑及建筑工业化实现规模化、高效益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使粤港澳大湾区建筑产业走向国际。
项目计划在三年建设期内,完成16项工程,完成收入1.8亿元,实现企业利润3000万元,增加税收2000万元。
打破国际垄断,自主研制大型纵向数控蒙皮拉形机
在船体外板、飞机蒙皮、建筑幕墙、城市雕塑等民用生产领域,个性化三维曲面零件需求越来越广泛,零件精度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制造周期要求越来越短。但曲面零件需要模具才能生产出来,难以实现数字化、快速化,制造成本一直居高不下。
“世界上能够生产专业化蒙皮拉形设备的厂家只有美国Cyrilbath公司和法国ACB公司,ACB公司已经被Cyrilbath公司收购,目前国际上形成一家独大的绝对垄断地位。进口一台大型数控纵向蒙皮拉形机需1000万美元,机器大修需350多万美元,蒙皮拉形机产品维护及技术支持严重受制于国外。”廖东帆说。
为了突破这一“卡脖子”技术,2018年迈诺承接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专题“高强轻质合金钣金成形关键装备研制与应用”项目。迈诺联合科研机构和高校行业领导者,充分应用多点模具技术快速可变、蒙皮拉形技术易于控制回弹,以及冲压成形速度快的特点,联合研制金属曲面零件数字化制造装备,实现曲面零件设计、成形、定位、测量、裁切、搬运操作全过程数字化、智能化,打破了国外垄断地位。
“项目研制的数控蒙皮拉形机,集成多种先进技术,具有大型、重载、精密、智能、柔性等特点,实现大型蒙皮拉形装备国产化,解决了航空蒙皮装备卡脖子问题。”廖东帆介绍,通过这个项目的实施,可以突破铝合金型材数控滚弯工艺技术、钛合金三维热拉弯变形区等应变控制及回弹补偿控制等技术瓶颈,研制出国内首台套1200吨大型蒙皮拉形机,解决我国航空产品用铝合金型材数控滚弯设备、钛合金热拉弯技术及工艺瓶颈,是中国制造2025计划中急需解决的一类关键装备。该设备研制成功,将打破国际垄断局面,率先实现金属曲面零件的智能制造,并使我国在该领域保持技术领先。
【全媒体记者】黄敏立
【通讯员】曾祥太 谢祖敏
【实习生】钟文俊
【作者】 黄敏立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