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港市门窗厂家
文章目录:
1、找到了捐一万二扔下钱转身就走的山东大爷,回答很硬核2、日照回应“贫困户生活环境疑问”:卫生习惯较好、爱养护花草3、吃货们看过来舟山沈家门夜排档快完工了,蛮漂亮的
找到了捐一万二扔下钱转身就走的山东大爷,回答很硬核
这两天,
日照市东港区一环卫工大爷
在派出所扔下一万两千元捐款
和“急转武汉”字条转身就走的视频火了
这位大爷找到了,他叫袁兆文,今年68岁。他说:“人家能豁出生命,咱不能做点贡献吗?我只是为武汉人民献出一滴水的贡献。”回答真是“硬核”!
“为白衣天使加一点油”
1月31日上午,日照市东港公安分局西湖派出所户籍员王小丽正在值班。一位老人推门进入屋内。王小丽问:“你好,有什么事吗?”
老人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纸包,用力地放到她跟前的桌子上,说:“看留言。”随即,他转身快速离开。
打开纸包,里面是整整齐齐的一沓百元钞票,还有一个纸条。纸条上写着:“急转武汉防控中心,为白衣天使加一点油,我的一点心意。东港环卫。”
这沓钱上的封条都还没拆掉,她清点后发现,共有一万两千元。
监控显示,从老人推门进来到他离开派出所,只有短短的17秒。透过监控,可以看到,老人大约60多岁,身穿羽绒服,头戴橘红色帽子,戴着口罩。
这位老人是谁?他为什么扔下钱就走?为什么一下子捐了一万两千元?
派出所民警调取了室内和附近道路的监控,并到附近村子的检查点进行核实,最终确认了老人的身份。
他叫袁兆文,今年68岁,家住日照市东港区西湖镇袁家村。袁兆文在村里从事环卫、保洁工作,隶属于浙江鸿良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日照分公司。
“献出一滴水的贡献”
2月1日,大年初八上午,袁兆文依然上街打扫卫生。新的一年,从大年初一起,他便坚守在岗位上。
进入他的家,“文明信用户”的牌子悬挂在门上。堂屋上贴着“人在福中”的对联。院子里养着不少只鸡,正撒着欢。里屋的桌子上放着一包药,是袁兆文用来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和胸弊心痛病的。
袁兆文不用手机,文化程度较低,主要从电视、大喇叭上获取到疫情的信息。
疫情中,最让袁兆文震撼的是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的故事。这家医院是当初最早集中收治不明肺炎患者的医院,院长张定宇身患渐冻症,坚守一线,与病毒赛跑、与死神竞速。
袁兆文告诉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古人说,国家有难,匹夫有责。我土话土说:人家能豁出生命,咱就不能做一点贡献吗?这是完全应该的。”
他说,从大年初一开始,他就成宿地睡不好觉,看到医务人员在疫情一线奋斗着,他反复地问自己可以为他们做点什么。
1月31日,他从村里出来,到农村商业银行取了钱,然后便到了派出所。选择到派出所,是因为他觉得这是最安全的一个地方,肯定会把钱代捐过去。
为什么不留名?袁兆文说:“我觉得自己做的只是一件小事,不值得上嘴一提。我只是用一滴水的恩情,来报答国家,只是为武汉人民献出一滴水的贡献
。”
为什么把钱扔下就走了?袁兆文说:“怕民警追上来,把钱再塞给我,那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后来得知此事的袁兆文所在公司经理找到他说,这一万两千元钱,可以找公司“报销”,由公司承担。这遭到了袁兆文的严词拒绝。
“自己捐了就是捐了,就是八头牛来也拉不住。捐出钱的那一刻,自己心情舒畅,感觉欢喜和痛快,比吃了好东西还舒坦。”袁兆文说。
“将爱心传递下去”
除了从事环卫工作,袁兆文家里还有一亩二分地,种点粮食和蔬菜。和袁兆文握手时,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可以感受到,他的手很大很厚,满是老茧,这是一双操劳的手。
袁家村党支部书记袁玉平说,自从2012年从事保洁环卫工作以来,袁兆文兢兢业业,勤勤恳恳。2019年3月,日照市东港区环境卫生管理处曾授予他“东港区优秀环卫工人”的荣誉称号。
袁兆文有两个儿子,大儿子不幸离世,留下一对小女孩,由老两口拉扯着,如今一个上小学,一个上初中。两个孩子的奖状张贴满了一面墙。
他的二儿子在外打工,主要从事铝合金门窗的安装工作。
“孙女的书包、衣服,都是学校资助的。每年还有位好心人给大孙女捐助善款。对于这些事,我们一家人都很感恩。人家能资助我,在这个疫情的特殊时刻,我很想将这份爱心传递下去。”袁兆文说。
捐款前,袁兆文并没有和家人商量。得知他做出这一“壮举”后,家人表示了理解和支持。
他的儿子袁春玉说:“从网上看到视频才知道这事,寻思这不就是父亲嘛。等他回来,我询问他时,他就是笑了笑。一位老人能做到这一步,值得钦佩。我和媳妇也都很支持。”
东港区委宣传部和西湖镇党委负责人已前往对袁兆文的家庭情况进行了解,表示会让“好人有好报”,将为凡人善举“护航”。
“自己也应该做些什么”
袁兆文的善举,在网上引发热议。
“爱吃猫的鱼”说,大爷还是你大爷,您把钱拍桌子上的样子好帅。
奢赟说,大爷。大善。大爱。他的心是多么的纯良呀。
张庆霞说,这就是我们山东人。向您学习,向您致敬!扈晓军说,日照大爷,您就像这座城市的名字一样,将温暖无私的奉献给有需要的人!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张永斌 视频剪辑 刘涛)
责编:樊羽玮
日照回应“贫困户生活环境疑问”:卫生习惯较好、爱养护花草
近日,有网民对山东日照市东港区南湖镇人民政府公众号“南湖发布”2月20日文章《南湖奋战“疫”线?:紧盯疫情防控 不忘脱贫攻坚——暖心物资送到贫困户家中》中一贫困户家庭照片产生疑问,反映其是否应该评为贫困户。
针对网民关切内容,南湖镇党委政府立即进行调查核实,于2月26日将有关情况说明如下:
关于该户是否满足贫困户标准的问题。经调查,该户为南湖镇花峡峪村王某年,71岁,系因病致贫。2014年3月以来,因脑梗等病连续多次住院治疗;其配偶刘某祥,68岁,常年患糖尿病、高血压。2015年10月经本户申请,村民主评议会议通过,村、镇、区按程序分别进行公示公告无异议后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贫困户纳入符合程序。目前该户已脱贫,根据中央关于建档立卡贫困户“四不摘”(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的要求,继续享受扶贫政策。
镇党委委员、副镇长焦安志为贫困户送上爱心蔬菜 “南湖发布”微信公众号 图
对于该户生活环境的问题,经调查,该户两位老人卫生习惯较好、爱好养护花草,且其女儿经常回家看望,帮助收拾庭院、给予生活资助。铝合金门窗是其女儿2016年左右出资购置安装。因该户居住环境整洁卫生,2015年、2016年先后被评为镇级洁美家庭示范户、区级洁美家庭示范户。
另外,关于桌子上有玉溪烟的问题,经向该户了解,图片中的玉溪烟是王某年妹妹家女儿生二胎时的喜烟(农历2019年9月份,送来喜包里还有一盒红泰山),老人平时不舍得抽,将其用于春节期间待客。
南湖镇党委表示,真诚感谢网民们对我镇扶贫工作的关心与监督,镇党委政府将继续严格做好贫困户动态管理,执行落实好扶贫政策。
吃货们看过来舟山沈家门夜排档快完工了,蛮漂亮的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唐旭锋 通讯员 王哲莹
去舟山的朋友,除了去普陀山玩,沈家门海鲜排档也是心心念念的打卡地。吹着海风喝着啤酒,再配点透骨新鲜的海鲜,那小味真是绝绝子。
因为滨海改造的原因,这些年来,沈家门夜排档也经历了两次搬迁。最近一次是2018年,夜排档再一次搬到了东港。
去年10月起,位于沈家门渔港边的沈家门排档实施提升改造,目前工程进展如何?小时新闻记者从普陀区相关部门打探了一番。
从现场来看,在沈家门滨港路东侧,长达700余米的夜排档主体已经建成。工人们正在进行铝合金门窗安装及内部装修工作。
黄色红色橙色的钢结构小屋一字排开,很是惹眼,装饰上全都是卡通式海洋生物……
“目前,沈家门夜排档主体结构基础水泥浇筑已经全部完成,大部分店铺门面房整体结构也已完工。”普陀区财政局经济建设科科长胡洪峰表示,现在正值台汛期,我们正抓紧时间安装店铺南北面的铝合金门窗,确保店铺安全度过今年的台风期。
据悉,目前沈家门夜排档提升改造项目已完成总工程量的70%,预计8月底完成主体工程
改造后的夜排档有哪些亮点呢?
小时新闻记者了解到,经过提升改造后的沈家门夜排档,设立了48个标准铺面,占地面积约5千平方米。另外整体为装配式钢结构并采用可回收材料,利用率达85%以上,更加绿色环保同时抗风能力达到了14级。
目前虽然处于禁渔期,但位于普陀东港的海鲜排档还是在正常营业的。待新改造的沈家门营业后,经营户们又将重新回来。据有关工作人员介绍,新的沈家门夜排档还将打造高品质的“阳光餐饮街区”,届时消费者可看到店内的“阳光菜单”,每个菜明码标价。
目前,沈家门夜排档搬迁时间暂未定,等到正式搬迁的那一刻,小时记者将及时发布消息。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