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名匠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文章目录:
1、东莞拟评定首批10名“莞邑工匠”,名单正在公示2、向劳动者致敬看看东莞劳模、工匠都有哪些奋斗的故事3、“名城名匠”评选见分晓,快来看看有没有你认识的……
东莞拟评定首批10名“莞邑工匠”,名单正在公示
记者今日(11月2日)从市人社局获悉,东莞市首批“莞邑工匠”即将产生,拟评定何玉成等10人为2019年东莞市“莞邑工匠”。目前,名单正在市人社局官网公示。获得“莞邑工匠”荣誉称号的个人及其所在单位,将由市财政给予资助和奖励,其中包括20万元的项目资金支持和10万元的个人奖励。
“莞邑工匠”是指在东莞市产业人才队伍中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精湛技艺、丰富实践经验和有突出贡献,在本行业领域中创新创造能力强、影响带动作用大、业内认可度高的技术技能人才。“莞邑工匠”每年评定一次,从东莞市“首席技师”(在享受政府津贴期内的“首席技师”除外)、“名城名匠”、技师工作站内具备技师以上职业资格或具有同等技能水平的技术技能人才中产生。
根据相关评定办法,对获得“莞邑工匠”荣誉称号的个人及其所在单位,由市财政给予资助和奖励。其中包括资助资金:对“莞邑工匠”申报的项目给予20万元资金支持,分2期拨付,第一期10万元在授予荣誉称号后拨付,第二期10万元在中期考核合格后拨付;奖励资金:在管理期满并综合验收合格后,给予“莞邑工匠”个人10万元奖励。
资助资金和奖励资金拨付至“莞邑工匠”所在单位账户。资助资金按项目实施内容专款专用,主要用于项目调研与交流、人员培训、职业技能和科技开发中产生的差旅、会务、培训、设备、材料、劳务、资料、技术服务、出版等费用。奖励资金于项目综合验收合格后由“莞邑工匠”所在单位转付给个人。
全媒体记者 王子玺 张欣仪/文
向劳动者致敬看看东莞劳模、工匠都有哪些奋斗的故事
1日是是“五一”国际劳动节,在这个劳动者的节日里,向各个岗位的辛勤劳动者致敬。石碣镇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名镇,活跃着众多劳动者忙碌的身影,他们是东莞劳动者的典型代表,走进这几位劳动模范、工匠,分享他们奋斗的故事。
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孟昭光奋战在研发一线
孟昭光是高级研发工程师,从事印制电路板技术研发工作长达10余年。2012年5月,他入职东莞市五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6年来,研发室、实验室、生产线构成的“两点一线”是他的工作常态,他开创工艺新流程和专利成果,填补国内技术空白。
日前,孟昭光荣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他还曾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1次,东莞市科学技术进步奖3次,在电子行业核心期刊发表论文9篇,获得东莞市首届名城名匠、东莞市优秀科技工作者、东莞市首席技师荣誉称号。
孟昭光是一位匠人,2015年,他任《新型高可靠性超高密度HDI印制线路板关键技术集成及工程示范》项目负责人。在该项目中,孟昭光开创了任意层互联板工艺新流程,采用动态补偿、中心对位补偿等技术,在微细孔加工工艺、盲孔与埋孔的填铜工艺和叠层对准方法等方面实现了工艺创新,解决了层间任意互连和热散失带来的信号损耗等问题,填补了国内在该项技术的空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他主导开发的5项高新技术产品,年销售额达6亿元,新产品利润率、市场占有率均处于行业领先。
孟昭光一直奋战在研发一线,在生产一线工艺优化、新产品开发创新方面,拥有发明专利80余项。
市劳动模范:刘台芳成立劳模创新工作室
刘台芳是石碣教育办副主任,从事教育工作31年,他一手拿书,一手拿笔,深耕教育学术的厚土,终于化蛹成蝶,从“匠”到“儒”,成为教育行业攻坚克难的先锋、创新工作的榜样、敬业奉献的典范。
刘台芳主编的《小学语文自主发展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获得全国小学语文研究成果二等奖,广东省中小学教育创新成果二等奖,该研究成果多次在全市乃至全省推广,取得很好的辐射影响。他曾经荣获“东莞市劳动模范”称号,并成立了刘台芳劳模创新工作室。近年来,他应邀到大学和中小学讲学100多场,受训超过2万多人次。在市进修学校举办中小学教育科研骨干培训班8期,为全市培训科研骨干1000多人,获得广泛好评。
石碣教科研工作十分薄弱,为改变困局,刘台芳通过“三个推动”、“三个帮扶”、“三个优先”建立科研长效机制——即依靠制度管理推动、校长带头推动、名师引领推动科研工作;通过专题讲座帮扶、开放研讨帮扶、指导小组帮扶科研工作;通过学校奖励优先、学习机会优先、评先评优优先等措施推动科研工作。全镇公民办中小学形成了“一网六课四结合”的科研特色。
2012年以来,石碣镇教育科研课题立项数量和成果获奖数量均居全市前列,共有市级以上课题194项,其中国家级课题 2 项,省级课题12 项,市级重点招标课题4项,市级精品课题10项,市慧教育专项课题1项,市规划课题 165项。 近五年来,石碣科研成果获市级以上奖励111项,其中市级奖励79项,一等奖8项,二等奖17项,三等奖54项;省级奖励32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24项;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或获市级以上奖项的论文达400多篇。
石碣工匠:郑虎鸣拥有专利137项
郑虎鸣是东莞市泉声电子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副董事长,从事电声行业30多年来,经过自己和研发团队的不懈努力,开发设计了一系列得到市场认可的电声产品,并在电声技术专业杂志上发表了二十多篇论文,得到了业界广泛认可,被聘为“中国电子元器件行业协会电声分会专家组”专家和广东省电子协会理事。日前,郑虎鸣被评为“石碣工匠”。
1999年,郑虎鸣加盟东莞泉声公司,带领工程研发团队专注电声产品研究,到目前为止已取得137项专利证书,其中发明专利17项,实用新型专利82项,外观专利38项,其中专利产品微型麦克风获得东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电声分会2016年科技进步二等奖,数字式传感器荣获东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等多个省、市级奖项。
2002年,泉声公司率先在国内开发并批量制造背极式电容传声器及其核心材料背极板应用技术,使国内传声器行业上了一个新台阶;2013年泉声公司又研制开发金属铍膜微型扬声器,突破业界常规使用的PET膜片大量应用于小米活塞耳机,当年销售量就突破2000万条,同时该技术获得中国内地、中国台湾,以及美国发明专利。
【记者】何建文
【通讯员】王松平 袁健斌
“名城名匠”评选见分晓,快来看看有没有你认识的……
说到鲁班,大家都不陌生
但对于他发明的东西
大家都认识么?
鲁班枕,又叫“瞎掰”,相传是两千六百年前的鲁班发明的。一物两用,放平是枕头,折起来可当凳子坐。
其实除了鲁班
中国古代还有很多堪称“神器”的发明
匡几
组合,拼接,收放
要是放到现代依然是时尚家居啊
宋朝一个叫黄伯思书法家发明的
其实这类“神器”能够不断发展
离不开“工匠精神”
而在东莞
同样也有具有工匠精神的名匠
还记得一个月前“名城名匠”评选活动吗?
经过两个多月的推荐、投票、评审
如今,东莞市首届“名城名匠”评选
结果正式出炉
▼
黄汉勇
燃气管道手术师
赖光兴
造出我国第一台双源热泵机
冯沛潮
中堂龙舟制作技艺的传承人
卜育才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孟昭光
5项高新技术的掌握者
杨晓光
广东省陶瓷艺术的大师级人物
王长明
研究成果打破日本专利垄断
王程
方型锂电池工艺领先国内外
徐贫生
创作56个民族场景微雕
梁志
“中央企业青年岗位能手”
梁彦江
坚守一线岗位11年的冲压线长
此外,还有何玉成、张树祺、丁小敏、何华山
王长明、胡润环黄欧、蓝武强
贺龙等一批技术大牛也纷纷入围。
这20名“名城工匠”入选者
堪称行业内的“大师级”
在他们身上凝聚着东莞工匠精神!
对此,小编要坚定不移地
点赞
编辑:焜仔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